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玛雅神龙传 >

第38部分

玛雅神龙传-第38部分

小说: 玛雅神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哪去了?”我红着脸含糊道。我是想送她,反正都是借花献佛的事,但怕给她造成误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再一会农场也下班了。”他说着就闭目养起神来。我这个身体没有“疲劳”两个字,只有胡思乱想。
4:30我们吃了些东西后就开始穿那一套行头了,我带上师叔指定的各种工具,可是通道只有1。2米,这让我1。82的身子怎么走?还要走560米啊!我正发愁,师叔拖出通道中两个竹制容器道:“躺在里面,稍微在通道上用点力,就能前进了。”说着自顾着躺进容器,用钉鞋在通道顶部一蹬,倏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原来通道本来就很光滑了,下部又给他摸了层无色无味道的油,能不滑吗?躺在底部弧形的竹容器中,我感觉就像躺在小船中。我学着师叔的样子,用钉鞋一蹬,身子就像火箭般往前直窜。这方法果然妙,那能节省多少宝贵的体力与时间啊!我估摸着自己天分也该是不作第二人之想了,可一时半刻大概还想不出来。
不过,我发现通道壁大多数很光滑,但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稍粗糙的地方。师叔传来声音说这每一段都是30米,但他没说是怎么造成的。容器在一个特别粗糙的地方停了下来,我不得不用脚撑着往前。这个区域大概有10米,看来就是师叔说的内城墙了,我估计很大程度是用传统方式挖出来的,真是辛苦师叔他老人家了。我也发现每隔100多米左右还有一个侧孔,却不知干什么用的。
500多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不过这个空间也真够小的,我只能坐着,但师叔猫着身子行动自如,看来有时瘦小还真是占尽便宜。他拿着一个仪器,仔细调整着挖的方向,自己才挖了半米就把洛阳铲丢给只能坐着的我了,惨哪!不过,看来这个通道应该是采用爆破的方法而成的,用洛阳铲挖的小洞就是安置炸药的吧?
我跪坐着还猫着腰才能使用洛阳铲,师叔则在后面用仪器照来照去的。心中突然有一个怪念头升起:在宝物已经得手的情况下,背后的师叔会不会突然下毒手?让我也成为一具光荣的“立尸”!虽然我相信师叔不会,但在巨大的财宝面前谁又能控制自己的贪欲?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我自己还得防着自己一手呢!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看来还是多长一个心眼为好,反正第六感灵敏就多留意一下背后吧!
老实说干这个活也没什么难度,但跪坐着又深着低头很是别扭。我边按他指示把带出来的土放到我们睡过的容器中,边问:“这么小,难道就不可以把洞搞得大一些?”
听筒里马上传来师叔不满的声音:“你以为要多大就可以多少大啊?你知道每扩大一厘米直径,产生的震动与声音又会增加多少?”这种专业知识我还真不懂,只得闭上嘴。
铲头锋利,咱又身强马壮的,2米左右的小洞很快就出来了,也就换成射铲操作了。这个就好了,我屁股落地就可以操控了。射铲轻轻“嘣”的一声射出,进入土层几乎没有声音,再一个收回,马达马上把细钢丝绳收回来了。厉害!果然天才设计。本来有个5米8米的普通洛阳铲都难以操控了,还要用去大量的体力,现在基本上只要带足备用蓄电池就万事大吉了,我看师叔这个业余兴趣简直就是帝皇们的噩梦!
师叔开始还拿着仪器东看西照的,后来干脆在躺在后面一个容器中睡了。真是的!我做苦力,他睡大觉?其差别何止千里!懂礼貌的都知道怎么也得毕恭毕敬旁边陪着,就是露出点同甘共苦的脸色也好呀!好在咱气量大,不跟他一般计较。
当我调整到第三档的时候,射铲的反冲力就大了,但咱是坐如钟,中盘纹丝不动。突然,我头盔左侧的红色小灯闪烁起来,还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响。我吃了一惊,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感觉,马上传来师叔的声音道:“把右边压缩空气打开,左边换上备用的。”原来是这回事,看来师叔还没睡得像死猪。
30米的距离终于搞定了,师叔叫我退开,他拎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挤到了前面。我看他把那炸药一个接一个推入小洞,好一会后又让我把挖出来的泥土递一些给他,他用这泥封小洞,还砸实了。他让我把多余的泥土丢到30米外的孔中,原来那侧孔是这个用处的。我用容器边的搭钩一搭,三下两下就到那个侧孔了,还真是方便。
等我回到原处,他已经全部搞好了,我们乘着容器又到侧孔处,他又把自己躺着的容器放到面前。只听到“嗡”的一声,一把泥土飞溅而来,弹在师叔拿着的容器上“啪啪”作响。
“地面上十米外就听不见了,但要是耳朵贴地就清清楚楚了。”他声音传来,一顿后接着道:“这是压挤式定向爆破,要是普通爆破,我们就是变成两颗炮弹了!”听来还真到处是知识哪!
我们回到打孔处,直看得我一楞,眼前就是一个与身后一模一样的通道了,只是刚才师叔封土的那一小段通道壁有些粗糙,而封土几乎全部变成了灰尘。那需要多少的力量才能把土层挤压出这么一个通道来?没亲眼看到还真不敢相信!
师叔随手浇上一些油,我们又到了新的打孔地点。我看了一下腕表7:07,也就是2小时可以打30米通道,那么按师叔说的距离,大概11:30就可以打穿了。当然,还是老样子:我负责做苦力,师叔老人家负责睡觉。
我的压缩空气罐都用掉五个了,90米的通道也已经打出来了,可还没见到司马道的踪影,不会方向有偏差吧?我回头看了眼师叔,他还是那样睡着,彷佛不关他事的样子。
“噔”的一声,射铲碰上石头的声音传来。我一阵兴奋,师叔懒洋洋的声音传来:“该是到了!”
一阵飞泥过后,我们迅速来到尽头处。“果然不出我所料!”师叔兴奋着道:“阿易,收工吃饭!”
钻出地洞回到密室,我才肯定自己不是地老鼠。他说后半夜是人生物钟最不容易集中精神的时间,所以正式行动安排到明天清晨。现在的任务就是洗澡、吃东西、睡觉!当然,床是照顾老伯伯的,小伙子睡沙发就够了。
第05章完
本站文学作品为私人收藏性质,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第06章:秦陵地宫
           一清早喂饱肚子后就开工了,不过这次还得再套上布满大大小小袋袋的百家衣,系上满是钩挂孔插的腰带,并装满了师叔指定的东西。除了必不可少的压缩空气罐,有铁膨胀、滑轮、吸盘等,甚至还带上了一大捆细钢丝。我看很多东西根本就不可能用着嘛!搞得我一身鸡零狗碎的。
我们很快就到了师叔说的司马道边,入目的是一块大石壁。“厚2米,离地面15米。”师叔看着探测仪器道。两米厚的青石墙?太夸张了吧!按正常的盗墓方法,我看不把司马道炸飞天断不能进入,这秦始皇不是存心跟我们捣蛋嘛!
师叔先在石墙旁分两次炸出一个很大的侧孔,看来是准备放置那块挖出来的青石了。他拿出蓄电池供电的切割机在青石上割圆圈,这个切割机估计不是地摊上进货的,因为石粉飞溅的青石像快刀下的豆腐般,很快就割出了个近一米直径的圆圈。接着他用手钻往中间打洞,不知什么用途。这个手钻更是好货色,迅速转动的钻头一点声音也没有,但一接触青石,十公分长的钻嘴就像是烧红了的铁枝插进了牛油,钻到孔成。
他让我把袋中的铁膨胀给他一个,我马上就知道了他顾虑爆破时那巨大的石块掉到司马道去。递给他后,我后退几步用洛阳铲在另一侧墙上打孔,最后让小半个铲柄露在土层外。果然,师叔表扬的声音传来:“嗯,好像还不是白痴嘛!”这到底是夸我还是损我?听得我直皱眉。
他剪下一段细钢丝,用钳子把它固定在青石中的铁膨胀尾部的圆环处,然后就开始把聚能药卷一个连接着一个嵌入割出的裂缝中,我则接过钢丝钳把钢丝另一端牢牢固定在露出的铲柄上。
我们各自完成任务后就退开十几米,“咋”的一声轻响,只有一股青烟迎头而来。哇!师叔的定向断裂爆破技术果然有些门道,差点就是无声无息中切割青石如豆腐了。一次没能割穿就再来一次,他又稍加大了点药卷量,用包着布头的钢丝送到预定的位置。
又是“咋”的一声,不过这次声音明显加重了。刚到达石墙前就听到司马道里面传来一阵密集的“哒哒哒”声响,直把我们听得面面相觑,我甚至透过头盔看到师叔严肃的脸。毫无疑问,定是有碎石块掉下去了,触动了里面的机关。
大约过了半分钟,声响终于停止了。松了口气的师叔说幸好没有听到沉重物体移动的声响,否则就麻烦了!接下来就是搬移石块的事了,我们两人合力也非常吃力才能稍微把青石拖动,但石块滑到抹过油的通道上就顺了。看看差不多了,师叔一把就把圆柱石推入侧边的大孔。
师叔向前探出头,久久不动,好一会才传来他的感叹:“一队人马也死了个通透!”说着又警告我道:“阿易,千万小心!”我答应着,下面到底怎么样?场面很大吗?可他挡在前面,一时也没办法看到。师叔手脚套上吸盘,固定住,然后小心翼翼地先伸出一个手,然后两个,再双脚也出去了。
我靠近洞口,哇!下面十米之内的通道及两米以下的侧墙密密麻麻全是箭矢,很多根本就是钉进了侧墙与地面之中,而一块两拳大小的石块几乎被箭矢掩盖了。箭矢钉进青石?这个锋利及力度估计可以对穿二三个人了,而这种密集程度下的整队人马肯定都成马蜂窝了,断没有侥幸逃脱的可能。
司马道高度竟达10多米,宽也有近10米,真够雄伟的。不过,这么看来,我身下8米就是机弩了,并且按这个射出的范围估计,每隔10米就是一个机弩群机关组,有巧妙的方法相连。再丢下石块去应该不会再有机弩发射了吧?但我绝不敢试。外围的防御就这么厉害了?看来还是小心一些才能撑得万年船啊!
师叔像一只壁虎一样吸附在侧墙上,空出一手划亮了一支化学火把,整个通道就完全暴露在了我们面前。侧壁的石块长约8米、宽约5米,拱型的顶部更夸张,10多米跨距的石条一块接一块覆盖着通道,师叔居然说厚是5米。我难以现象当初安装的情况,估计是利用人海战术与杠杆原理吧!我看石块与石块的衔接处几乎看不出任何的痕迹,想来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了。
侧墙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上面布满了彩绘,而拱顶的都是浮雕。我看到的彩绘是船只与众多的小孩,莫非描绘的就是秦始皇派五百童男童女往蓬莱仙岛求不死之药的场面?可惜火把照亮的10多米范围连完整的一幅都看不到,也只能算臆测了。顶上的浮雕是云彩、仙鹤、龟等物相,应该可以肯定反映的是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思想吧?估计这就是道教的前身了。
师叔说这条特别的司马道是供秦始皇死后寻道问仙的通道。死后寻道问仙?师叔说得还真逗,但仔细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秦始皇晚年笃信方术,积极寻求“神仙不死药”,在可以**不死的神仙思想指导下,修一个死后寻道问仙的场所绝对是合理且必然的。不过,为什么非得一定要走出地宫这么远去寻道问仙?估计又是方士口中风水、天地灵气什么的缘故吧!照这么看来这通道还不是专为方便我们出入而设计的了?那咱还是小心为上。
我学着师叔的样子出去,这东西果然好用,稳稳地吸附在侧墙上了。师叔把火把递给我,自己拿着手钻在侧墙处打孔,不知什么用处,不过既然是打孔肯定是要用上铁膨胀的了,我递了一个给他,他边固定着边道:“回来就不用那么吃力了。”
滑着钢丝回来?我马上想到了身上的细钢丝与那个两头胶木柄的短钢丝索的用途,看来师叔办事有些思路,或者说胸有成竹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他伸手从我背着的细钢丝圈中抽出一端固定,又让我边跟上他边放钢丝。
他爬一步,仔细观察几下,然后再爬一步再查看,有时还拿出探测仪器来照照,小心得简直不用我提醒。不过,我真想提醒他的是:照这种蜗牛速度怕几天都爬不到秦始皇的面前,但我考虑再三还是安全第一了。
我们提心吊胆着成功爬出10多米,化学火把就灭了,但我不敢扔地下,怕污染环境嘛!重新换上红外目镜的我又只能看看物体的轮廓了,与刚才看到的宏大场面不知差了几个级别。我发现每10多米的墙上就有灯台,里面还有固体油脂什么的,能点燃那一定可以大饱眼福了。但师叔一句话就否定了:“有些是陷阱,不要节外生枝!”看来是经验之谈了。
爬了二十多米后师叔就加快了速度,虽然还是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们壁虎似的爬出100多米,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当然出现任何意外的后果都是产生两具新鲜的尸体!这么看来2000多年前的秦陵设计者也真没料到我们会来这一招。
师叔停下来在头顶的浮雕处打孔,这样就能利用高度差,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迅速、安全地离去了。不过,这浮雕及刚才的彩绘就对不住了,反正地宫那么大,想来也不缺一块两块的不是?
然后当然是继续前进,可我们辛苦地都爬出300多米了,而前面黑漆漆的好像永远没有尽头。这劳什子的秦始皇!不就摆一堆尸骨嘛,干嘛造得这么大的?也不为我们考虑考虑!不过,汞度计显示这里汞蒸汽的浓度已经大大上升了,虽然还没发现有液态的水银出现,估计离地宫也不远了吧!
我已经能够听到师叔的喘息声了,疲劳就容易产生麻痹与粗心,而这些都是致命的,当然我也清楚师叔那永不服老的性格。唉!为了照顾老伯伯的面子,我只得说自己有点累了,虽然身体连半点感觉也没有。当然,我这个要求马上得到了上级的“恩准”。
师叔边休息边拿出红外望远镜,很快就道:“再100多米就是地宫了,麻烦的还是那个封门。”封门?我记得封闭墓道的一般用封门石,如果是有造型的那就叫封门了,当然“六王毕,天下一”的秦始皇一定不会用到简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