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烈日擦肩而过-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轻微的震动后,杨帆立刻打开了朝向天际的姿控火箭,防止登陆艇由于反冲再弹回太空。在这么小的重力环境下,大型物体间碰撞的结果和台球差不多。
终于,姿控火箭的气流把登陆艇死死地按在彗核表面。杨帆关上了所有的发动机。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登陆艇纹丝未动,他们确确实实地来到了彗核上。
杨帆松开满是冷汗的手,向后仰倒在座椅上。此时,他仿佛听到遥远的地球那里呼起一片欢呼声。当然,真正的欢呼声要在几分钟之后才能响起来。
第六章
“报告指令长,我们登陆艇成功了。”或许是刚才耗费了太多激情,杨帆报告时的声音干涩而平淡。他自己都觉了出来,赶忙打开一瓶水喝起来。江涛和田丽也都瘫坐在椅子上,好一阵没有动静。自从飞船被宇宙尘击中后,大家一直绷紧的神经此时才算稍微松驰了一下。
片刻的闭目养神之后,杨帆腾地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宇航服。江涛也站过来,帮他系好飞行背包,又从工具柜里拿出一面国旗塞在他手里。然后,杨帆的身影消失在减压舱气阀后面。抽气声咝咝作响。减压舱里也有闭路电视,信号正在向地球直播。杨帆向闭路电视镜头挑起大拇指,以示自己轻松的心情。
减压完毕,外艇门悄然无声地滑进艇壁,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展现在杨帆面前。杨帆停在门旁,久久未动。他觉得自己仿佛正置身于地球南北极某处的冰原上。彗核表面凸凹不平。登陆艇位于一片相对平坦平原上,四周是一些低矮的冰山,都不过几十米高。彗核表面的颜色有深有浅,说明组成彗核的各种物质在彗核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彗星被天文学家们称为“脏雪球”,看来这个绰号还真恰当合适。
再往远处瞧,因为彗星的直径很小,所以地平线离得很近。虽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但是由于彗发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彗核的背阴面上也有充足的光线。彗核表面的冰层把照在上面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回去,使彗核看上去就象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宝石。这里虽然是背向太阳的一面,但谈不上处在黑夜中,亮度大约象地球上的黎明一样。
杨帆缓慢地走下舷梯,在梯子的最后一级上站好。当初在登陆火星的计划中,就确定由他第一个踏上新土地。计划中,他应该宣读登陆宣言,然后再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那个宣言宇航小组修改了无数回,但一颗硬币大小的流星却让它完全作废。
杨帆稳定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
“朋友们,我们能来到这里,是踏在无数前辈组成的阶梯上。我们也愿意作后人前进的阶梯。”
没有回答,杨帆只在耳机里听到一阵哗哗的电流声。
杨帆转过身子,扶着栏杆,朝前探出身子,向彗核迈出左脚。没想到耳机里却传来一声大喊:
“小心,力量太大了!”
听到江涛这一声喊,杨帆已经离开舷梯的左脚硬生生地收了回来,身上冒出了冷汗。当然,冷汗立刻被宇航服内的循环系统排解了。面前的大地看上去就象地球上的一个高原,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忘记彗核的重力相当微小。如果刚才杨帆那一脚随便踏上去的活,反作用力会立刻把他弹上太空。
杨帆抓牢舷梯,再一次伸出左脚,在彗核表面上反复试探,才小心地把重心移到左脚上。人类第一次踏上了一颗彗星,但却没能够踩出一个脚印来,不仅因为这里重力微小,而且杨帆是踏在几十亿年形成的坚固冰面之上。
当杨帆小心地松开手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彗核引力的微弱。希望彗星的彗核质量大约为20万亿吨,引力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杨帆平时一百五十斤的体重在这里减少得还不及地球上的一只青蛙沉。他开始试探着向前迈步,只要脚稍微一用力蹬地,身体就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飘飘荡荡,一分钟左右才能再落地。
“不要离开登陆艇一百米以内,以便援救。”几公里外,李志在天上命令道。
杨帆围着登陆艇跳开了“舞”。每一步都能飞过几十米,然后再调头向另一个方向飞去。脚下晶莹剔透,让他感觉象是走在一座冰场上。终于,他落在一片颜色较深的地方,停了下来。较深的颜色使他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这意味着冰层下面不远就是岩石。杨帆手里的五星红旗仍然束在一起呈杆状。他把旗杆的下端放到脚下的冰面上,小心地找好位置。
就是在地球上,凭人力他也不可能把旗杆插进冰层里去。幸亏这不是根普通的旗杆。杨帆双手紧握旗杆,用右手大姆指按了一下旗杆上的一颗按钮,只觉得猛地一震,旗杆下端弹出一米长的铆接杆,深深地射入冰层中去。巨大的反作用力使杨帆的身体横飞起来,不过他早有准备,双手紧紧地握住旗杆,身体几乎笔直向天,然后又从另一面落到地上。三分半钟以后,这个惊险动作在地球上引起一片惊呼。
之所以会在旗杆里安排这种构造,原来只是为了能够让国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插下的星条旗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立在那里。火星与月球不同,火星上不仅有风,而且还有很猛烈的尘爆,普通材料制作的旗子在尘暴中很快就会损坏。为了能让五星红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设计者们选用了纳米合成材料来制作旗面和旗杆,而且还设计了弹射型的旗杆,这种旗杆可以轻而易举地插入坚硬的岩石之中,使之不被暴风卷走。
插好国旗后,杨帆后退了一步,向国旗举手行礼。此时此刻,千难万险都被抛到了脑后。 登陆仪式结束后,杨帆回到登陆艇,换田丽和江涛踏上彗核。由于三个人都很疲倦,所以他们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测量和采样工作,就回到艇内去休息了。
李志指令长在几公里外的青龙号上,通过屏幕分享着组员们的快乐。信号从登陆艇那边传来,通过青龙号通讯系统做中继放大,然后传向地球,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感慨和赞叹。此时,彗星已经深入水星轨道,速度也越来越快,就象是扑火的飞蛾。弥漫汹涌的太阳粒子流干扰着通讯信号,只有青龙号上的通讯系统才有足够的功率与地球联系。
不一会儿,方自然代表宇航中心发来的贺电传送到青龙号,又从这里传向登陆艇。
“你们是真正的杰出人士,从来都是。”方自然最后用自己的话总结道。
“庆祝我们登陆成功,并预祝我们以后的旅程能够一帆风顺。来,干一杯。”田丽说着,把三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端到大家面前。这是在失重环境下使用的水杯,杯子上面套着封套,插着吸管。
“这就是彗星水吧。”杨帆端起一杯仔细地端详着,象品评师在作鉴定。
“你能肯定,人喝了它没有问题吗?”
“怎么,怀疑它有工业污染?”田丽笑道:“它比地球上所谓的纯净水还纯净呢?”
“哈,”杨帆的脑子又开始往外冒怪念头。
“如果有厂家来到这里建立个彗星水饮料厂,准保是笔好生意。唉,可惜青龙号的发动机功率不够。不然我一定把它减速致动,进入环地球轨道,然后在那里拍卖。”
“真是个生意人。”田丽把彗星水一饮而尽:“这颗彗星我捐给世界减灾组织了。我想让他们把这里的冰雪切割开来,定点发射到沙漠上空的大气层中去。你倒好,想拍卖我的捐献品。”
“早说呀。”杨帆也一饮而尽。虽然他们并未真正断过水,但如此放心地畅饮,自从“中了头彩”后还是第一回。
“咱们这么有交情,我那一份就让给你了,捐的时间写上我的名字就行。”杨帆什么时候都不忘开玩笑。
杨帆他们登上彗核已经二十小时了。还在飞向彗星的途中,他们就开始拟定彗星探测计划。宇航中心转来了各国有关专家送来的探测计划。这些计划大多很粗糙,一来各国科学家对此没有准备,几乎所有计划都是闻讯后苍促间拟定的。二来人们对彗星这种来去匆匆的过客了解很少。青龙号真正面对着什么他们都心中无数。所以各类计划好奇心重,可行性低。当然,谁都知道李志他们此行本是为了自救,所以每份计划都注明,在方便的时候,请如何如何。指挥中心为了减少他们的负担,只从中筛选了十份送转给他们。
江涛他们倒是来者不拒。仿佛重新找到了此行的价值。而且,充分了解彗核也是他们生存下去必须要作的事。于是,三个人一拨拨地踏上彗核进行探测。通过采样分析,他们已经对彗核的结构和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彗核的成份除了占较大比例的冰、岩石和登陆前就已经通过光谱分析发现的甲烷、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之外,他们还发现了钠、钾、钙、镍等金属元素,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有机体。
“早上好,”江涛小寐片刻,从睡袋中伸出头来。兴致勃勃地向其他人打着招呼,“今天有好戏看了。”
杨帆看了一下手表说:“现在是晚上八点,你怎么说早上好呢?”
在太空中是没有昼夜之分的,为了防止宇航员体内的生物钟发生紊乱,飞船上一直通过控制舱内光线强弱来制造人工昼夜,并且使用地球时间。
“你说的是北京时间,”江涛说:“而我说的是彗星时间,根据我昨天的计算,黎明线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很快会转到向阳面,就要迎接第一个彗星早晨了。”
与此同时,通讯系统中传来李志的声音:
“黎明线距你们还有三公里,希望你们离开那里,寻找安全场所。彗核向阳面许多地方正在融化。”
“指令长。”江涛回答道:“现在正是研究彗核汽化的大好时机,无论如何也要挺过这一天。再说我们刚进入水星轨道内侧。太阳还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李志沉吟了一会儿,可能是在计算什么。
“指令长,到太阳之前,我们只有三个彗星昼夜,后面两个肯定不适合在向阳面停留。这是最后的机会。”江涛又补充着。
“好吧,你们小心。”
于是,江涛他们三个都兴致勃勃地眺望着地平线,等待着观赏彗星上的日出。因为在彗核上无法辨别方向,所以不知道太阳会从哪一边升起来,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天空都差不多亮。
“咱们三个人每个人各守着一扇舷窗。”杨帆提议。
“不用。”江涛摆了摆手:“目前彗核的自转速度很慢,日出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不论太阳从哪个方向上升起,我们都不会错过什么。”
不一会儿,大量的白雾从高空中延一个方向上飘了过来。不用问,那就是日出的方向,彗核正面的冰层开始融化,白雾是飘过来的水蒸气。果然,那个不知是东南还是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越来越亮,接着,一道绚丽的彩虹从地平线上昂然升起。迅速铺满了大半个天际。
“这道彩虹是彗发中的小水滴折射阳光形成的,其实,更准确地说,它不是虹而应该是晕。”江涛作着讲解。
不管是虹还是晕,杨帆和田丽的视线都久久地被它吸引住,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好奇求知的本能都被它调动了起来。
彩虹越升越高,越来越长,最后,象被一把无形巨剪断然裁开一样,它整个跳离了地平线,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七彩光环,就象地球上的日晕一样。但是在这个七彩光环的中央却看不到太阳,只有一片亮的令人无法直视的光幕,白里泛青,占据大半个天际,令人觉得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杨帆他们觉得此时象是正置身于一个开满灯光的摄影棚中。彗发的密度虽小,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冰晶和小水滴,所以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很大,以致于让人看不清太阳所在。
太阳仿佛是一驾硕大无朋的闹钟,唤醒了原来宁静的彗核表面。四面八方到处都开始冒出雾气,这些雾气是那些低溶点、易挥发的物质汽化而成的。此时,厚厚的冰层还没有开始溶化。由于彗核表面没有空气,只有水蒸汽稍微阻挡一下阳光,所以太阳的威力很快达到顶点。三个人只觉得大地一震,数百米处就象挨了一颗炮弹那样,炸起一片冰花。接着又是一处,再一处,登陆艇周围仿佛遭到了排炮齐射。只不过,爆出的冰花不再落下来,反而直向天空冲去。
彗核内部有许多低融点物质,如干冰,固态氨等。表面的温度升高后,这些低溶点物质率先融化、蒸发。低融点物质集中的地方,蒸发出的气体就冲破了覆盖在它们上面的冰层,发生爆炸。再后来,低溶点物质更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持续喷发的喷泉。与地球上的喷泉不同,这里喷泉喷出的物质也笔直地升入空中,再也不会落下。最后,它们将在太阳光的压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下飘向彗核的背阴面,形成壮观的彗尾。在登陆过程中他们所看到的巨柱和帷幕状的光象,以及许许多多的针状物,都是这些喷出物质反射阳光形成的。
“如果我们的登陆艇下突然出现一个喷泉,咱们就会被推离彗核。”田丽担心地说。
“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江涛十分肯定地说:“登陆艇下面的冰面是受不到阳光照射的。周围的热量立刻被融化物质吸收,不会传过来。小时候,我们家门口有一位卖炸糕的师傅,经常赤着手从翻滚的油面上沾点油包馅,看得我眼发直,以为他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是我缺乏物理知识。现在就是类似的情形。”
田丽撇了撇嘴。不过,尽管江涛话不中听,但事实如此。尽管登陆艇周围就象激战中的战场,登陆艇却依旧稳如泰山。由于太阳占据了大半个天际,看不出时间变化。好象它要让彗核停下来,独霸在天空上。而这场大自然的激战却仿佛无止无休。幸亏这里没有空气,他们不用听轰轰隆隆的巨响。
随着登陆艇周围的冰层不断汽化,登陆艇所处的地方显得越来越高,渐渐得象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