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秦可卿死了,幸不幸自己知道,生者的不幸感表现得却是淋漓尽致、五花八门!首先是老公公贾珍,悲痛得如丧考妣,居然“哭得像泪人儿一般”;而老婆婆尤氏,却“犯了心口疼”,躺在屋里不出来;她的丈夫贾蓉,弟弟秦钟,又似乎与死者无关,表现得全无心肝。其次是两个丫鬟,一个触柱身亡,跟随死者的灵魂走了;另一个认为义女,跟随死者的尸体走了。即使主仆情深,也不不至于如此啊?她们有什么隐情呢?作者没说。
最奇怪的是宝玉,从年龄上说,秦可卿比他大得多,从关系上说,秦可卿是他的侄儿媳妇,他们之间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暧昧关系,但宝玉听到她的死讯,居然心口一热,吐出来一口鲜血!自己还辩解“血不归经”,没有关系。
秦可卿死了,贾珍要尽其所有为儿媳风光发丧,一再告诉主持发丧的凤姐,不要替我省着!于是,花重金买来一个“龙禁尉”虚名,只是为了题写丧主;请了和尚道士做四十九天法事,还在“天香楼”另设一奠;棺材用了“坏了事的王爷”的绝对上等“板儿”;异乎寻常的大出殡,从宁府到家庙铁槛寺,一路上布置得“像压地银山一样”!
一个小辈的丧事,正常说,丈夫贾蓉、弟弟秦钟等去送葬就可以了,但秦可卿出殡却一反常规,贾赦、贾政等爷爷公公,老公公贾珍,叔公公宝玉,都随灵去了,真怀疑他们怎么能弄得“压地银山一般”,按照中国古来的风俗,长辈为儿孙穿孝岂不乱伦?更风光的是,各家王公贵族,皆沿途搭棚祭拜,北静王居然亲自“路祭”,并谦逊地为死者让路。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弟弟秦钟,大出殡时,本应是最悲痛的人,事实却恰好相反!贾蓉整个过程没说一句话,没出一次面;秦钟竟然跑到馒头庵,去会情人智能,干“警幻所训之事”!被宝玉现场抓住,还要晚上“细细算账”。
贾府姑娘媳妇众多,秦可卿是长房长孙媳妇,又是家中“第一得力的人”,地位显赫。就是这个显赫之人,一生却不清不白,糊糊涂涂!宁府的少主妇,按当时风俗,本应门当户对,出身名门望族,事实却不然。他的娘家老爹,只是一个穷馊馊的“营缮郎”。这也罢了,也许贾珍是个“反潮流”人物,没这些讲究,但秦可卿的来历又大成问题,居然是从“养生堂”抱养的!究竟是私生子还是穷人抛弃的女婴,作者没交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贫苦的秦可卿,应该能干、节俭、朴素,但事实又恰好相反,仅从她的卧室,就可以看出她的极度奢华庸俗。屋里摆满了什么赵飞燕跳掌中舞用过的铜盘,安禄山掷伤杨贵妃乳房的木瓜,如此等等。这哪里是一个少妇的卧室,分明一个摆满道具的舞台!
秦可卿是否有作风问题,没有过硬证据,不敢妄断。但她在“太虚幻境”中,以“兼美”的身份,与小叔公公宝玉“柔情缱绻,难解难分”,却是事实。那个莫名其妙的“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重托,为了引导宝玉走“仕途经济”正途,居然匪夷所思地用小名“可卿”的妹妹“兼美”,去勾引宝玉干“儿女之事”。这个“兼美”,其形象风度,“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婉转风流,则又如黛玉”。等于说,宝玉拥有了可卿,就等于天下美色尽收,环肥燕瘦,尽在怀中,这是何等的艳福!
《红楼梦》中有宝玉、黛玉、宝钗、湘云那么多比秦可卿重要得多的人物,红学家们都没有为他们搞出什么“玉学”、“钗学”、“湘学”,却独独为秦可卿开创了一门“秦学”。秦可卿在天之灵,不论有多少委屈,也可以安息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脂砚斋他老人家,是他(或她)最先发现了《红楼梦》书中秦可卿的可疑之处,指出作者的大笔,似乎不应该写出秦可卿卧室那些俗艳的文字,他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作者是否“别有所属,余所不知”。
为“秦学”的问世,红学家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他们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的,《红楼梦》在秦可卿身上,删去了“四五页”,这些页的内容,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中有“遗簪”、“更衣”的情节。于是乎,就展开了丰富想象,把“遗簪”、“更衣”描绘成秦可卿与老公公贾珍,在天香楼上柔情缱绻,头上的簪子掉了,被老婆婆尤氏拾到,抓了现行。秦可卿无地自容,偷偷在天香楼悬梁自尽了。又把这些同焦大太爷的一顿混骂联系起来,更坐实了贾珍、秦可卿“扒灰”的罪名。电视剧《红楼梦》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拍摄的,看了美感全无,令人作呕!
平心而论,对“秦学”贡献最大的,当数刘心武先生。刘心武先生的“新秦学”要点有三,一是秦可卿的原型,是“削爵亲王”、也就是废太子允的女儿。东宫失势后,江南织造曹家收留了这个女儿,后来给儿子当了媳妇;二是曹家后来之所以被朝廷查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留了“废太子”的女儿;三是刘心武先生还对《红楼梦》中公媳畸恋寄予了深切同情,为他们找了好多美丽的借口。
今年初,红学界展开了一场“群殴”刘心武,痛批“秦学”的风暴,“秦学”是否被批倒批臭,不得而知,但秦可卿之谜仍然未鲜,却是不争之事实。
其实,秦可卿根本不是一个依照生活原型创作的人物,而是一个象征性人物,如果找对了《红楼梦》作者,秦可卿之谜便可迎刃而解。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康熙朝的大文学家洪昇,就是那个创作了中国传统戏曲高峰之作《长生殿》的情种!“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在康熙二十八年,历经十年辛苦,三易其稿,写出了《长生殿》传奇。一经演出,立即轰动京城,“缠头”为之猛增。在这年中秋佟皇后“国丧”期间,戏班为了感谢洪昇,为他“聚演”《长生殿》,被人告发,官府断定为“大不敬”,结果洪昇被革去功名,逮捕下狱。洪昇的一生,成也《长生殿》,败也《长生殿》,他就是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在《红楼梦》中写下了秦可卿的故事,目的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对《长生殿》的感情,并暗示《红楼梦》与《长生殿》作者是一个人。
其实,在《红楼梦》中,这种暗示比比皆是,第五回回前诗中:“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回后诗中:“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个“千古风流”、“千古情人”说的都是作者自己,自己在《红楼梦》中写的太虚幻境之“幽梦”,也就是“华胥境”,是谁“幻入”的呢,“同谁近”呢?就是自己这个情种和代表作《长生殿》!
在《红楼梦》中,洪昇经常眼睛盯着秦可卿形象,口里却说着自己的话。比如,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曲子《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萁裘颓坠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宿孽总因情。”第一句就是描写“败家”的景象,怎么导致败家的呢?因为“擅风情,秉月貌”,注意这个“擅”字和“秉”字,都是动词,不会是说书中人物,只会是说作者自己。书中哪个女人漂亮,是自己“擅”的“秉”的呢?只能是作者描写的。其后进一步解释,你们说我写情淫之书是“萁裘颓坠”的不肖子,其实在荒淫无耻方面“造衅开端”的就是你们皇家。注意这个“敬”字,它是针对洪昇的“大不敬”罪名写的,用字很险。
前面说过,洪昇创作《长生殿》三易其稿,为什么这么频繁修改呢?就是因为根据朋友毛玉斯的建议,“尽删太真秽事”,删去了初稿、二稿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秽乱宫廷、李白为杨贵妃写“清平三绝”等有损杨贵妃形象的情节,把杨贵妃写成了一个纯情的种子。作者在《红楼梦》中创作秦可卿形象的过程也是如此,先是把她写成了一个淫乱的少妇,后又改成今天的形象。书中留下一些淫秽的痕迹,很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使读者体味出《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创作过程吻合。《红楼梦》中的秦钟,原型就是毛玉斯,洪昇把他写成秦可卿的弟弟,让他的名字与“情钟”谐音,并让秦可卿成了抱养的弃儿。试想,秦可卿死了,关他屁事,所以他并不耽误送葬期间“得趣馒头庵”。
洪昇一生与杨贵妃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歌颂她而成名,为歌颂她而获罪,为歌颂她而破家,最后还为歌颂她而死亡。康熙四十三年,洪昇到江宁织造府上,畅演了三天《长生殿》,归家途中,酒后失足落水,一代文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时人悼念洪昇的诗句中,有“葬身鱼腹恨如何”,“太真生共可怜宵”,说的就是这段经历。非常巧合,洪昇死的这天,正是杨贵妃的生日,也正是李杨二人谱制“霓裳羽衣曲”的日子!可能是杨玉环为了感谢洪昇,召他回到月宫“天香楼”了吧。
其实,细心的读者不难感到,在《红楼梦》书中,秦可卿与其他人物不同,她并没有生活中的原型,只是一个象征性人物。她和她的故事,都暗暗隐指《长生殿》及其作者的遭遇。
秦可卿的形象,应该是暗隐杨贵妃,所以她在《红楼梦》中不像其他主角有生活原型,而是“来历不明”,被写成“养生堂”中抱养来的。杨贵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人,又极为聪明,能歌善舞,制曲高明,所以,在《红楼梦》中,作者让她成为兼具聪明美丽的“兼美”。《红楼梦》中常常用赵飞燕、杨贵妃比喻黛玉、宝钗,环肥燕瘦,各有风致,兼二者之美,其美可知。杨贵妃入宫前,原来是寿王妃、唐明皇李隆基的儿媳妇,后来被公爹纳为贵妃,所以,《红楼梦》书中隐隐约约写了她与公爹有不正当关系。《长生殿》中杨贵妃缢死马嵬坡后,她的两个侍女念奴和永新,一个自杀殉葬,一个守墓看坟,后又流亡金陵。所以,《红楼梦》中也让秦可卿的两个丫鬟,一个触柱而亡,一个做义女伴灵。所写这些,无非让读者在她身上看出杨贵妃的影子而已,并没有什么深意。
《红楼梦》书中的贾宝玉,当然是作者自况。作者让他与秦可卿在“太虚幻境”中“柔情缱绻”、“做儿女之事”,无非就是暗示自己是从描写杨贵妃开始,走上言情文学道路的。“太虚”是古人对月亮的代称,在《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归宿就在月宫。古代传说,月亮上有飘香的桂树,所以桂树又称“天香”,“天香楼”也不过是月宫的代指而已。宝玉在“太虚幻境”与“兼美”携手出游时,不幸被夜叉鬼扯下“迷津”,情急之下大喊“可卿救我”!暗示的就是自己因《长生殿》获罪,被朝廷斥革下狱、万劫不复的悲惨遭遇。书中宝玉听到秦可卿死讯,莫名其妙地吐血,暗示的正是康熙二十八年《长生殿》的遭遇,遭此打击,作者洪昇焉能不口吐鲜血!
秦可卿大出殡,暗示的是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国丧”,洪昇就是这个时候因为非时演剧而终生倒霉的,对此创巨痛深,刻骨铭心!“遗簪”、“更衣”就是《长生殿》中杨贵妃缢死时“娥眉婉转”的场景,杨贵妃是用白绫悬梁而死的,《红楼梦》中就让秦可卿悬梁自缢。《红楼梦》中天香楼是宁府戏楼,古代戏楼是开敞式的,不会真的有公媳幽会,掉了簪子让婆婆拣到的事情。杨贵妃是贵妃,康熙皇帝的佟皇后是死前一天方才被册封为皇后,以前身份也是“皇贵妃”。佟皇死时,年龄是三十一岁,与秦可卿相同,所以书中写她“享强寿”。所谓“强寿”,即年龄四十而死,三十多岁死亡,古人为了面子,避讳夭亡的口实,也可以勉强算“享强寿”!皇家出殡,当然是“压地银山”般气魄,当然王公贵族都要去送葬、路祭。《红楼梦》中描写的大出殡,实际上是“国丧”场面,让贾府赦、政、珍等人都去送葬,也是合乎情理的。
洪昇因《长生殿》罹祸,原因仅仅是非时演出这么简单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长生殿》写帝王家的爱情,写皇帝“占了情场,弥了朝纲”,康熙皇帝看了之后,以为“心存讽刺”,一怒之下,寻个借口加以封杀!洪昇的朋友李孚青,看出了这一点,赠洪昇诗中说:“桂子飘香是祸胎”。“桂子飘香”就是“天香楼”,就是《长生殿》,含义十分清楚。洪昇写大出殡,其实也是暗示《长生殿》罹祸的时间。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病逝,皇家国葬,当然是大出殡!洪昇聚演《长生殿》获罪的时间是中秋,正是桂子飘香的季节,这也应该是洪昇用“天香楼”透露这件公案时间背景的原因之一。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段秦可卿的“判词”,不知难倒了多少红学家!其实很简单,前两句说的是,我这个情种,与李杨情事相逢,必然写出宣扬情淫的作品。注意,《红楼梦》作者并不把“淫”字视为什么见不得人的话,他公然说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大淫人”。洪昇本人就是言情戏曲创作的最高手,这样自况,可见十分自负。洪昇因为被革去功名,造成洪家永远败落,不得复兴,所以终生背负着“不肖”的罪名。后两句说的就是为自己辩解的话,你们说“不肖子弟”是我吗?其实最先“造衅开端的”,是宁府,是你们皇家,秦可卿与佟后,就是皇家的贵妃嘛!
第三节 三春四艳
《红楼梦》中的好多谜语至今无解,譬如荣国府中,宝玉的亲姐妹和堂姐妹一共四个: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谐音为“原应叹息”,意为红颜薄命。但是,明明四个姐妹的名字都用春字,作者为什么屡次使用“三春”的概念?什么“三春争即初春景”,“三春去后诸芳尽”,“勘破三春景不长”,难道还有一个“景长”的另外一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