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思想提法删去,并且在1956年八大不提了。直到六十年代初,中苏两党开始论战后,中共中央才恢复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二是根据8月19日信的精神,在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路线处,点了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的名字。当时点名,没有特别严重的意义。犯路线错误的,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都已在文件中点了名。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比瞿、李要严重得多,不点名,对这些历史问题摆不平。
三是加重了斯大林对中国革命正确指示的份量,原来一些地方没有提斯大林名字的,都添上了“斯大林同志”,有几处还增加了他的引语。这个修改是陈伯达提议的,毛主席赞同了。
四是将左倾路线的左字都打上了引号,即一律改为“左”倾路线。此后,党的文献就沿用了这个用法。
此外,还有一些用语和文字方面的修改,如将“苏维埃运动”改为“红军运动”,将“苏区”改为“根据地”,将“暴动”改为“起义”,以及将“与”改为“和”等。
这个“历史决议”后来的命运是大家所知道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其中有高度评价刘少奇同志的贡献这样的内容,整个决议被从《毛泽东选集》中删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少奇同志恢复了名誉。新版《毛选》按照建国初期的编排,仍将“历史决议”作为附录编入。
(摘自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第三部分第75节 方强回忆“七大”以后(1)
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已经五十多年了,这次大会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为标志而永载党的史册。作为当年参加过这次大会的老战士,抚今追昔,我深深感到,党的七大在中国面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在国民党反动派即将发动全面内战的历史关头,旗帜鲜明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大旗上,率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充分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领导我们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党的六大到七大,时间相距达17年,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实,准备召开七大的动议早在1931年1月的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此后,因战事连绵,会议的准备工作只好推迟。
1938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召开七大的问题。这次会议提出,中央应“立刻进行具体准备”,成立大会各主要议程的报告草案委员会等等。这一年的3月,我奉中央军委之命,离开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政治部主任的岗位,担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当时,组织部的人不多,只有十几个人,但很精干,人员也比较年轻,我当时也只有26岁。组织部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军进行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工作十分繁忙。我们总政机关住在延安城北郊一排整洁的平房里,距毛主席住的地方很近,晚上能看到主席办公室的灯光。毛主席有时来到我们办公室看望大家,了解情况,我们得天独厚地能经常聆听到他的指示。由于在高级领导机关工作,离中央首长又比较近,使我对七大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
同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召开七大。会议还对代表名额分配、选举代表的方法做了规定。号召全党要注意调查研究,为召开七大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贯彻全会的精神,1939年1月军委决定开始组建华北战地考察团,并任命我为考察团团长。中央领导对考察团工作非常重视。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陈云等都曾接见过考察团同志,作了专题报告和重要指示。记得毛主席报告的内容是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李富春讲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问题;滕代远讲了注意研究军事工作的重要意义;谭政讲了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等。这么多的领导同志百忙中给我们讲课,使团员们很受鼓舞,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还亲自向我交代了考察团的工作方针、任务、工作方法、出发时间等。考察团是我按照王稼祥的指示,从军委直属机关、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八路军留守兵团等单位陆续调集来的,共57名同志。其中有久经考验的红军干部、知识分子干部和有各种业务专长的年轻同志,人数不多,人才济济。我们按考察团的任务编为组织、宣传、敌工、军事、锄奸、战地记者6个工作组。配置了电台、机要等若干辅助小组,成立了党支部,由我担任书记。
3月16日,考察团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前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8日,由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谭政联合署名发给华北各根据地负责同志的电报中,对战地考察团的主要任务、指挥关系、经费供给等一一做了明确规定。并强调“所有考察团的干部,任何人不得抽调,以保证其任务之完成”。战地考察团在向敌占区行进当中,沿途受到当地人民极其热情的接待和照顾。每到一地不论男女老少,见到我们这些八路军都把我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把最好的房子让给我们住,把仅有的一点细粮做给我们吃,并争先恐后地给我们带路、牵马。当时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是一种患难与共的鱼水关系。
我们考察团每到一地,就紧张有序地工作,并每天将工作情况用电台上报给军委。
11月23日,军委来电,让我带着总结材料于12月底前赶回延安,参加七大的准备工作。但这时,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随后日军又加紧向我根据地进攻,七大筹备工作再次受到影响。这时,总部又来电让我“暂缓来延”,继续进行考察工作。
1940年7月1日,考察团满载而归,回到了延安。为了把调查报告总结好,王稼祥指示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室,由我负责。大约经过4个月的时间,我们写出了约30万字的两份调查报告。王稼祥仔细审阅了这些总结材料和文章,他对我说,这是从实际中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对领导的决策工作非常重要。后来,这些材料也为七大有关报告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1941年3月我调到军委秘书厅任秘书长,兼管军委干部研究处的工作,专门负责研究八路军的干部问题。我记得,为了开好七大,党中央和毛主席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加强和扩大了中央党校,集中大部分已经来到延安的七大代表到党校学习。我和王稼祥经常到党校,邀请各根据地来的七大代表,向他们了解当地的干部情况,最后由我整理出了三份专题材料。王稼祥说,这些材料对帮助七大制定干部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情况。
1941年春天,首先在中央党校发起,紧接着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整风运动。这年的夏天,蒋介石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不断调集军队进犯我边区。这时中央调我任边区留守兵团副政委。当时我与兵团司令肖劲光一起,边组织部队做好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迎击敌人的准备,边认真搞好部队的整风工作。
在整风学习的基础上,全党高级干部在1943年冬进行了关于党的历史的讨论。讨论中我对继续清算王明的“左”倾错误提出了意见,建议不要让犯有严重错误的同志进入新中央委员会,后来我又把意见写在给中央的信上送给毛主席。不久,毛主席给我复了信。信上说:“方强同志:来信收到了。很愿同你一谈,因准备七大,近日抽不出时间,等一会再定时间约谈。同志的敬礼!”毛主席对大会代表的意见如此重视,令我十分感动。这时,我与王稼祥、谭政等同志一起被总政机关选为党的七大代表,我感到莫大荣幸。
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说明,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的智慧进行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好传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部分第76节 方强回忆“七大”以后(2)
1945年的春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欧洲战场上,法西斯德国即将灭亡;在国内,敌后战场对日寇的局部反攻已经开始,抗日战争已处在大反攻的前夜。就在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日子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了。我作为军队代表团的正式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1945年4月21日,七大举行预备会议。
任弼时首先报告大会的筹备工作。他说:“七大早应举行,但因战争关系,交通分割,迟至今日才开。”他还说:“经过整风、路线学习和审查干部,使党内思想一致,组织上更加纯洁。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是党的空前团结的反映。这是对七大的思想准备,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毛主席就七大的工作方针问题作了报告。他说:“这次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他还说:“大会的眼睛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要看到全国四亿五千万人民,要组织起强大的团结的队伍去战斗。”毛主席号召全党要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当然家庭也是有斗争的,但新的家庭里有了矛盾可以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毛主席讲得很形象,含意非常深刻。毛主席的这番话赢得了全场的热烈鼓掌。预备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六项议案。一是六届七中全会提议的毛泽东等15人为大会主席团;二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大会主席团常委;三是任弼时、李富春为大会正副秘书长;四是以彭真为主任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五是确定大会议程为:政治报告(毛泽东)、军事报告(朱德)、修改党章报告(刘少奇)、选举中央委员会;六是七大会场规则。
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
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这个礼堂是1942年由中央机关的同志自己动手盖起来的。它虽然同现在许多高大建筑无法相比,可在当时的延安它是独一无二的,显得雄伟,令人振奋。我走进会场,按照代表证上的编号坐下。抬头望去,主席台上悬挂着两面鲜红的党旗,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挂在红旗的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主席台会标的横幅上面,写着“在毛泽东旗帜下胜利前进!”
看见这条横幅标语使我百感交集。我们党从一大成立到七大召开已有24年了,这24年走了不少曲折艰难的路程,现在我们终于懂得了:革命事业只有在正确旗帜指引下才能无往而不胜。
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开幕。毛主席致开幕词。这就是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的《两个中国之命运》。毛主席指出:我们的大会是处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前夜。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斗争,我们党的任务,就是要全力以赴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毛主席讲话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大会第二天,代表们先后听取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论统一战线》的报告。刘少奇在作报告时,对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阐述,讲得非常精辟。在他们每个报告后,会场里都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代表们发自内心地表示热烈拥护。
大会在听取报告后开始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大会主席团想方设法让每名代表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代表们情绪始终是高涨的。讨论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到处洋溢着非常民主、非常团结的气氛。原定讨论的时间不够,大会主席团又临时决定延长几天,会议的议程也不断地改变。记得各代表团在讨论选举中央委员会候选人名单时,有的同志提意见具体到人,指名道姓,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来毛主席发表讲话说:一些被选举人听到意见后,提出不做候选人行不行?你们考虑。选不选自己,自己有自由。只要在自己选自己对党不利时就不选,否则就应该画自己的圈。我就准备画自己的圈。毛主席说:对谁有意见,所有同志应把自己想讲的话彻底讲清楚比较好。历史证明,凡是原则性的问题,敷衍下去,不知哪一天就会出来的。彻底搞清楚,才有利于团结。
毛主席很注意倾听代表们的意见,只要有空就到各个小组参加讨论。他讲话总是很风趣,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很吸引人。一些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他一讲顿时豁然开朗。所以,毛主席到哪里参加讨论,哪里的气氛总是非常活跃。
第三部分第77节 方强回忆“七大”以后(3)
5月31日,毛主席向大会作关于政治报告讨论的结论。他根据各代表团讨论的意见和要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首先是国际形势问题。毛主席说,把世界引向进步这是历史的总趋势。英、美联合一切反动力量反对苏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这种可能性,现在还不存在。毛主席在讲到第二个问题,即国内形势时说道:我们的《论联合政府》小册子在重庆发了几万份,蒋介石秘书陈布雷看了这本书,只说了两个字,就是“内战”。他们要打内战消灭我们。他提醒全党注意内战爆发的危险,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对国民党反动派及美帝国主义抱有丝毫的幻想。他说:我们对国民党打内战要有些准备。我们要看见光明,但是要准备克服困难。毛主席讲到了七大以后可能出现的17种困难,如内战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