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传奇之蚕丛王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王传奇之蚕丛王传》
作者:蜀山氏
作品相关
说说书中的三个配角:云姬、伯柳和恶雷
伯柳并不是一个坏人,至少从书里面看,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伤害别人的事,对于自己的老婆杀害自己亲姐姐的事也毫不知情。
伯柳是蚕族老族长重威的第二个孩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姐姐。可以想象,在一个强势的父亲和一个能干的姐姐的能量辐射下,伯柳从小形成的性格是随遇而安和毫无主见的。在姐姐远嫁父亲去世后,他顺理成章的成了蚕族的族长,可惜那时他已经是本性难移,在办理族内事物时总是附和他人的意见,总是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当然,这样是根本处理不了族中的纷争纠葛的,也是因为他的懦弱,逐渐的,蚕族权力层开始分化,最终整个蚕族变成一盘散沙。
可以这样说,伯柳唯一的错误就是他是蚕族的族长,内忧外患的蚕族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族长了,可惜,伯柳不是。这也是他让蚕族各方都对他不满的根本原因。
对伯柳最不满的,应该就是他的老婆云姬了。
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好强的女人,嫁了一个懦弱无能的男人,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奢侈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在族内议事会议中,作为族长的丈夫竟然得不到下属的尊重。这个要强的女人除了在家咒骂自己的男人是窝囊废以外,毅然凭借自己的特殊的身份在蚕族征得一席之地,就凭这点,也可以说她巾帼不让须眉了。
权利让人腐化,地位给她的好处越多,她越不愿意失去,这也是在蜀女这个威胁到她权利的人出现后,她果断的派出自己的弟弟清除了这个威胁,和当狗族来犯后,她审时度势后选择出卖全族和狗族“合作”的原因。这些也为她以后的悲剧收场打下了基础。
云姬的弟弟恶雷,本书从头到尾对他的描述写很少,总的来说,这个人是一个内心很矛盾的人。他能当上蚕族常备军的首领,能漂亮的干掉蜀女,证明他还是有一定实力和能力的,在文中也多次提到他是云姬的左膀右臂。可以这样说,是这两姐弟一内一外,一文一武相互扶持最终才达到和长老会分庭抗礼的程度的。
他也沉迷于权利带来的快感,但是,在自己姐姐通敌出买全族时,他犹豫了,这从他和她姐姐在征兵前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他对以前言听计从的姐姐的决定开始产生了困惑。这点困惑在他参加的桑木村攻防战中逐渐长大,最终变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巨大的阴影。看到自己的战友在战斗中倒下,“我这样做对不对?”他在自己的内心中不断的拷问自己。在桑木村攻防战中尽责的表现,自己手中握有兵权在蚕丛城空虚混乱时却并没有趁机对长老会的几个关键人物下手,最后在云姬的安排下真的要动手了,他也是满脸愧疚,行动迟缓,计划也不严密,最后一触即溃,这些都是他内心矛盾的表现。
云姬失败了,迫不得已和弟弟恶雷投靠了自己的“盟友”狗族。可惜,那个时候她已经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不过狗族的大王子恒还是把她派到西陵去当探子。云姬和恶雷又何尝不知道恒这样做只是为了“废物利用”。但身在狗族的他们也别无他路,只有答应前往西陵。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雅鲁二人这么快这么突然的出现,想必二人用不了多久也会逃之夭夭。
最终,东窗事发的云姬站在刑场上,在临死前,仍然没有对自己以前做的事有任何觉悟,她只是恨,她恨自己的男人懦弱无能,她恨自己的弟弟犹豫不定,如果伯柳强势一些,她也许现在还在规规矩矩地做自己的族长夫人,如果不是恶雷犹豫不定,在宴会上增加人手拼死一搏,最后胜利的是哪方还不一定,如果……。可惜没有如果,在临死前,她要用语言把自己的这些愤怒和不平发泄出来,这也是作者费了很多时间改稿的地方。
历史上的蚕丛王雅鲁
蚕丛王雅鲁何许人?得逆时寻踪。
时间,是物资运动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出现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内已有初始组猿人活动,因而印支半岛是孕育黄色人种的始黄。大约距今七十万年前羌族的祖先就是冲印支半岛沿横断山脉进入喜马拉雅山脉的一支猿人。”摘自任乃强《羌源流探索》朦昧期,古羌“茹毛饮血”。这支在猎食中用白石(石英石)作击器,偶然发现两石相撞迸发出火花,第一次取火成功。火成了古羌走向文明的吉祥物。时延至解放羌人还有用“黑者迷”(火链)取火。祉于人类。这支掌握了火的古羌族在黄河、长江流域生息繁衍,缔造了辉煌的羌文化。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证实、古羌在公元二十六世纪在中国人类原始社会进入“三皇五帝”时期,就与皇族联姻。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记载“皇帝者,少典子,姓公孙,名轩辕,也叫有熊氏。”史书《国语·晋语》亦记载“昔少典娶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亦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山海经·海内经》曰:“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生氐羌乞姓。”《新书·益壤》曰:“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也,各有天下之半。”《中国通史》道:“古羌族也称西戎……炎帝为姜姓。”《白虎通·卷》道:“炎帝神农氏,及传说中羌部首领。”司马迁《史记·三世表·正义》引《晋记》蜀之先王“肇于人皇。”“黄帝娶西陵氏即蚕丛氏亦称蜀山氏,蚕丛氏螺祖生子昌意,昌意成,再南下岷江上游娶蜀山氏(即后蚕丛氏)生帝喾·立·封其庶支于蜀蚕丛山。”《茅亭客话·鬻龙骨》曰:“耆旧相传,古蚕氏为蜀主。”西汉杨雄《蜀王本记》说:“蜀之先王者蚕丛氏。”蚕丛得帝诰封蜀西,居蚕丛山下石室。
公元前三千四百六十年八月初三蚕丛氏得长子雅鲁。雅鲁成,雄健、骁勇、多智、精骑射、善狩猎、通巫术。接任酋长后率部族依势疏导山水,使沼泽变牧场,牛、羊、马繁衍。山地、台地播种五谷,五谷丰登。精选本部族精壮男丁,习马、步攻战。训獒征战,每作前驱。每攻必克,逐步降服白马、(白马羌:居广汉地区)牦牛、(牦牛羌:居越嵩、汉源、荣径、芦山、天令、免宁、盐源一带)虎、(虎羌:称拉祜族、居云南。)白狼、(或称白兰羌,居青海北部,至唐迁徒到卢霍、丹巴、巴塘。)白苟、青衣(雅安一带)……诸羌部族。雅鲁控其四强部族于麾下,集各部族部分精锐统一指挥。余者各部由四强约束。无战事时各回本部。有战事时即听命于雅鲁。如身有四肢之灵。集各部之优习俗,可用者在雅鲁所辖之地域施行。并施行立功重奖、犯罪重罚,诸羌敬畏。对外施行远交近攻。姬、姜帝国敕封“蚕丛之王雅鲁王”。后方稳定,此时雅鲁已固有岷江,白龙江,大渡河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国力空前。司马迁《史记》记载,蚕丛氏时期“有羌民八万之众”。
其弟于永、成,雅鲁命弟率部向东南开拓疆土,雅鲁帅部至大歧山作为后援,不久雅鲁薨,于永继位。葬兄蚕丛山下。于永更名为蚕陵山。传说木比塔(天神)封雅鲁为地方之神“岐山大王,”永享人间香火。茂县沟口山上有岐山庙,就是雅鲁受香火之处。蜀地各处也有二王庙、称土主大王,川主二王即大王雅鲁、二王于永。今茂县较场干海子处的巨石上刻有“蚕陵重镇”。较场“点将台”后称“野鹤山”存有“玉垒洞、”是否蚕丛氏石室待考。其处巨石上多有前人诗词。如清·总兵·托云诗:“山中野鹤飞何处?石窟犹存宝帐图。”野鹤山,玉垒洞毁于1933年叠溪地震,至今尚残存“玉垒洞”洞门及部分石刻题词。古帝墓才称“陵”,例如黄帝陵,秦始皇陵等。
茂县沟口乡山上“许”萧诵阿嘎色威格萨《十二经·祭神》就概略地谈到雅鲁、于永二神的来源。(十二经系祖传)“许”萧在请神篇中,首请:“阿爸格萨。(天神)地,水,火神”后就请羌人祖先。“阿爸雅鲁”随后依次是羊、牛、虎、狼、狗……各部羌族祖先。说明雅鲁王麾下确有羊洞,牦牛,白马……诸羌部。
茂县赤不苏的维城,雅都等地跳“祭神”、“喜庆萨朗”时,领头者右手持一圈铜铃,左手持一块丝绢而舞,耆旧言:丝绢示阿爸雅鲁,铜铃示各羌部族随雅鲁而动。至今羌藏跳舞有此一习俗。
雅都乡雅都是否雅鲁的变音待考。羌地跳“姐色格雅鲁、若英波”萨朗时,耆旧说:“是祭神舞,”即阿爸纳达则(天神)阿爸雅鲁。舞动变化牵手即随雅鲁而动,放手即回本部落之意。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蚕丛山于永出自皇帝庶支。”其兄雅鲁亦是。羌族系养羊女部后裔。羊、本族徽号。羊,祥也,他给本部以衣、食,羊示富有。白石、火源也,(石英石)示文明,故蚕丛雅鲁尚白,他象征蚕丛部落是文明富有的部落。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器立像有发辨一根于脑后,羌区男丁亦有蓄辫子于脑后的羌族特色。
雅鲁乃大“许”对羌兵战没者,雅鲁都要扯索卦(颇有结绳祭奠的遗风)或羊骨卜卦,定其葬法;天葬(飞鸟食之)升天,火葬(焚化)升天,水葬(顺水漂流),土葬(埋于地。称不祥)。《墨子·节葬下》也云:“羌人视亲戚死,聚而焚之,烟上谓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其俗延至解放前。
雅鲁部族战事频繁,羌勇常没。雅鲁示其所部,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嫂,唯不娶同姓,故其族无鳏寡,而部族繁衍。
雅鲁自诩系炎黄舅家,是皇亲贵胄自然优于其它部族,自附特权。《羌族史》第六章说:“家中母舅权力最大,婚、丧、娶、嫁、折产、继承须母舅允诺其俗与雅鲁氏族有关。
雅鲁为在战时机动神速,羌勇为便于携带和食用,将青稞炒制磨成糌粑。将玉米粉烧制成馍馍随时可用。这种方便食品在羌区形成主食,由于食物的碱性重,需要酸性综合胃液,故羌人喜食酸物。今人总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食谱文化。
综观雅鲁王所辖区域的宗教、婚姻、生活、习俗,人文景观都顽强地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古羌风貌,说明岷江上游流域是中国西南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摇篮。难怪一些西方文学者也发出惊叹,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来证实上古之传。
蚕丛相关资料
蚕丛,又称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和有缗氏,于是蚕丛跟有缗氏说用美女来让夏桀没有打仗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后,宣布要回到朝廷。西周时期,蚕丛被其他部落打败后,蚕丛的子孙后代,都各别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最后由新势力鱼凫来结束这次战争。
【蜀人的祖先】
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从《蜀王本记》到今日川西民间口头故事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华阳国志-蜀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
“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蜀王本纪》)”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华阳国志》)还有一个版本的《蜀工本纪》则说:“(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引《御览》卷八八八)这就绐后来的学者和作家留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
【人物介绍】
蚕丛何许人也?他是“蜀”的化身,是中国华夏第一个把山上野蚕变为家蚕的人。是古蜀国第一个蜀王。他“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以其伟大的胆略和超群的智慧,在成都平原发展生产和经济,铸就了古蜀国的历史辉煌。瞿上城,是蚕丛在成都平原立国治蜀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是蚕丛王创造辉煌古蜀国历史的第一个“指挥所”。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文中感慨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他说的是传说中的古蜀国。
【成都的人文历史】
成都正式的建城史始于张仪筑龟化城,那么成都的人文历史从哪里开始呢?我们说,应当从一个名叫“蚕丛”的酋长开始。
《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王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鱼凫。”一开始就说蜀之先王名“蚕丛”,多么干脆利落,仿佛有开天辟地之概。
那么,这个“创世纪”的蚕丛到底是成都平原的人还是盆地周边的人呢?他是从蜀地百姓中成长起来的,还是从其他地方迁徙入蜀并最终取得统治地位的呢?据章樵注《蜀都赋》引《蜀王本纪》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按史家考证,这个蚕丛氏部落是氐族的一支,他们世代居住在岷山一带,由于山高路险,当然不能像平原居民那样建起“木骨泥墙”的房屋,使生活过得比较舒适,而是因地制宜,在山崖上凿起窑洞似的“石室”来居住。这是一个善于养蚕的部族,他们的长相和穿着都很奇特,“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也就是说他们的眼睛是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的,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的样式是左边斜着分了叉的。蚕丛氏成天坐在密不透风的石室中思考问题,想寻找一块更好的地方安居乐业,因为山地生活十分艰苦,对养蚕事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后来,他听说成都平原地势开阔,沃野千里,于是就率领他的部族从岷山向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