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明斯克号出击 >

第13部分

明斯克号出击-第13部分

小说: 明斯克号出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查德森艇长转瞬之间就作出了判断,对在同一个指令舱的航海长下达了“方向三百零五度”的命令。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舰艇进入目标的前方,占据从侧翼攻击卡拉级巡洋舰的位置。
  “为了用鱼叉式对舰导弹的活动雷达捕捉到卡拉型巡洋舰,与其从正面打,不如从反射面积大的侧面攻击目标。”
  艇长命令潜艇上升到水下一百米的地方。这是因为,鱼叉式反舰导弹可以在水中发射,但是,如果发射的位置过深,导弹本身就将被水压所摧毁。
  据声纳获得的情报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距离目标还有五十公里。于是,立刻从鱼雷发管发射了三枚鱼叉式反舰导弹。这种导弹的结构是,装在金属箱内,箱子一浮出水面,立刻裂开,点燃火箭助推器,飞往空中。
  在卡拉型巡洋舰“阿什莫夫号”的舰桥上负责指挥的约尔金大校突然得到战斗指挥所的报
  告:“三枚反舰导弹正向我方飞来。距离五十公里。方位九十八度。”
  约尔金大校从上级领导那里听说过,为了解放日本,美国似乎打算迟早要在太平洋方面进入对苏作战。所以,他作好了精神准备在等待着,但是,他连作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舰只会成为第一个受攻击的目标。
  “还有三分钟就到达本舰最近距离!”他接到这份报告后,立刻命令:“发射干扰雷达火箭,准备发射二十三毫米加特林炮。”
  干扰雷达火箭弹是为了迷惑鱼叉式反舰导弹的雷达,在空中制造假目标,加特林炮是击毁来袭导弹本身的自卫火器。
  当三枚鱼又式反规导弹以贴着海面的低空接近到卡拉级巡洋舰三千米处时,装载在左舷的两枚加特林炮弹喷火了。一枚鱼叉式反舰导弹受到加特林弹的截击而在空中爆炸,但另外两枚却击中了这艘近万吨的大型巡洋舰的横腹。两枚导弹分别在与舰桥垂直的侧舷和舰尾附近各炸了一个大洞。舰桥失去了指挥机能,另外,击中后部的那枚导弹穿进了导弹库,在内部爆炸,因此引起了连锁爆炸。不到五分钟,这艘最新式导弹巡洋舰断成两截,消失在日本海的波涛之中。
  “布雷默顿号”艇长理查德森通过声纳听到了从海里传来的爆炸声和海水卷成旋涡的声音。当他确认目标被击沉后,立刻把船头调向南方,以三十海里的速度迅速脱离了现场。因为他担心苏联海军的反潜侦察机会前来报复。
  “用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只,尽管击沉了,也不尽兴啊!”艇长想起了从老一辈潜航员那里听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艰苦战斗的故事。
  那时,鱼雷的射程充其量不过三千米,因此,只得冒险靠近能用潜望镜看清目标的距离,发射鱼雷。还有哑雷,即使命中目标也不爆炸。艇长在有空调设备的舒适的、与当时狭窄而肮脏的潜水艇截然不同的核潜艇中回想着这些事情,同时命令“布雷默顿号”调头向南航去。
  对于苏联来说,美国参加对日作战并不是突然的事件。克里姆林宫早在前一年的十一月底就已第一次觉察到了这种迹象。也就是在霍利总统确定了白宫的意图后开始向国会领导人作说服工作的时候。美国的国会议员,每个人都有很多出色的顾问。特别是处于领导地位的议员,国家提供经费为他们配备多达数名具有博士头衔的专家。有一名国会领导入和这些专家偷偷交谈的事情,由于顾问们不注意而泄漏出去,传来传去,最后作为不可靠的消息传到了苏联的情报机关。十二月初,苏联驻华盛顿大使向国内报告说美国可能参加对日作战,报告上注明消息不可靠但非常重要。罗斯托夫总书记接到这份报告,他虽然很感兴趣,但却没有立即相信的意思。
  “即使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地区重新进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华盛顿政府是不是就真地打算冒全面核战争的危险决心在远东对苏联宣战呢?”
  新的一年开始后,克里姆林宫才终于感到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因为苏联的海洋侦察卫星侦察到,大量美制武器正在通过海路运给上海的日本流亡政府。当时日本解放军正在获得美国新式装备从事师的改编和部队的训练。苏联在中国内部没有情报组织,它只能借助于侦察卫星传回的船舶移动、海港的装船卸货等空中照片来掌握情况。苏联的宇宙一二六五号侦察卫星在上海二百五十公里上空拍摄的照片表明,美国的最新式MI型坦克很明显地排列在码头上。
  “美国宣布对中苏战争保持中立,处于不能公开向中国提供武器的地位。提供武器的对象,只能认为是上海的日本流亡政府。”
  在克里姆林宫深处的办公室里,罗斯托夫总书记一边回想着两个月前接到的驻华盛顿大使发回的未加证实的情报,一边自言自语地嘟哝着。在他心里,对美国的决心的不安和愤怒正在逐渐加强。
  一九八Y年四月十五日黎明,美国太平洋武装部队司令亨利·阿瓦发出的采取战斗行动的秘密命令,通过发射到赤道上空三万六千公里处的军用同步卫星,传到正在西太平洋活动的美国所有舰艇、飞机和地面基地。苏联电子监听装置也抄收到了这个信号。但是,苏联的情报机关未能破译这份用高度密码编写的秘密命令。但是,由于这次使用的密码是与美军平常使用的完全不同的新密码,所以,苏联领导人确信其中一定“包含着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两小时后在日本海发生的卡拉级巡洋舰被击沉的事件,对此作出了答案。
  四月十五日中午,克里姆林宫以罗斯托夫总书记的名义,向世界发表了特别声明:
  “美国终于丧失了理智,为打倒日本人民共和国政府而诉诸了武力。它还践踏对中苏战争保持中立的协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提供武器援助。霍利总统将作为最愚蠢的领导入而永久载入史册。华盛顿政府要承担美国的这一决定产生的全部责任。苏联陆、海、空军已准备好给美国侵略者以彻底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使用了严厉的措词,但是,在罗斯花夫总书记看来,美国没有在欧洲诉诸武力反倒使人松了一口气。因为调到中国战线来的大量的苏联和东欧军队,是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面抽下来的。在远离可以说是苏联心脏部位的苏联欧洲部分的远东地区爆发有限的对美战争,对罗斯托夫总书记来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苏联方面也完全不打算把这场战争升级为美苏之间的核战争。为了保卫只不过是对华战争的后方基地的日本人民共和国,而采取招致美国对苏联本土进行核报复那样的行为,对克里姆林宫。来说是一点也“不上算”的。
  “在包括日本在内的远东地区向美军发动攻击时,不得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对方首先使用则另当别论。”
  罗斯托夫总书记的这道秘密命令发到了部署在远东的所有苏联部队。而这和美国总统霍利提出的介入对日战争时的不可缺少的先提条件是完全一致的。
  苏联在首先使用核武器方面固然有所节制,但却已着手积极地破坏和攻击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通讯和侦察体系。这两个体系在八十年代都使用了人造卫星。侦察卫星携带着超高精度的照相机,在最低高度为二百公里的高空飞行,每九十分钟绕地球一周,具有辨别地面上长五十厘米的物体的能力。低空飞行(即使说低空飞行,也比飞得最高的飞机高七倍),是为了尽量提高拍摄地面目标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接近大气层飞行,所以,同空气的摩擦使卫星的高度逐渐下降,飞行到三个月,便会遭到坠入大气层燃烧净尽的命运。
  “摧毁美国的侦察及通讯卫星!”
  苏军总参谋部在进入对美战争的同时,接到了罗斯托夫总书记的上述命令。但是,摧毁以低高度飞行的侦察卫星,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没有掌握使苏联的用于摧毁人造卫星的卫星接近以低高度、高速度移动的美国卫星的技术。
  但是,至于通讯卫星,情况就不同了。美国在西太平洋方面向东经一百二十五度(大致在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岛上空)的赤道上空三万六千公里处发射了同步军用通讯卫星。苏联战略火箭部队认为摧毁停止在超高空的卫星是比较容易的,于是从座落在苏联中亚地区的里海附近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丘拉坦基地,发射了破坏卫星的卫星。这是进入对美战争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六日的事情。
  苏联的这颗用于破坏的卫星进入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两周后,便接近了西里伯斯岛上空的美国通讯卫星。但是,美国的通讯卫星已经预测到了。美国的卫星具有能够在五十功力内探知敌方人造卫星接近并临时改变轨道的能力。
  美国的卫星点燃辅助助推器,偏离轨道三度,由正常的停止位置向西移动了五十公里,这时,苏联发射的用于破坏的人造卫星无声无响地飞过去了。美国通信卫星又恢复了原来的位置,重新建立了立即把华盛顿和夏威夷美国太平洋武装部队司令部的命令传达给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所有美军部队的态势。
  四月十五日黎明,八十五架F1ll战斗轰炸机一架接一架地离开冲绳加手纳美国空军基地飞向东方。这些飞机是美国战术空军所属的远程战斗轰炸机,是五天前从美国本土起飞,经空中加油后,横越太平洋到达冲绳加手纳空军基地的。这批飞机于日出前一小时到达潮岬海面大约五百公里的海上地点。以一万米的高度飞行,得到KC10型空中加油机的加油,然后改向东北方飞去。
  目标是关东地方南部。编队指挥官亨德森大校在起飞前的内部吹风时,说接到了命令,要他们去破坏东京附近的日本军事目标,特别是部署着苏联空军的横田及厚木的空军基地、生产和维修苏联制造的
  T 72型坦克的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国营坦克工厂。此外还说,要破坏苏联的军用通讯组织使之陷于瘫痪的任务。
  为了不被苏军占领日本后在八丈岛新设置的雷达发现,这个大型编队到达八大岛西南四百公里上空时,高度由一万米下降到了离海面只有五十米。航速保持在大约一千公里。把F1ll装备的电动高度计和自动操纵装置连接起来,那么,不靠飞行员的技术也能够进行低空高速安全飞行。
  飞机编队贴着海面从大岛和伊豆半岛中间飞过,深入到相模湾深处,在茅崎附近越过海岸线,进入日本本土上空。
  “第二十四中队攻击厚木基地!第三十六中队炸毁相模原坦克工厂!第四十八中队炸掉根田空军基地!”
  根据亨德森大校的命令。编队分成三个中队,以超低空的高度飞向各自的目标。厚木基地在日美安全体制大放异彩的时代,曾经是美国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利用的基地。日本人民政府成立后,苏联空军在这里部署了防空战斗机部队。即来格23A型截击机以及苏霍伊15型战斗机。机场周围部署了苏联制造的SA…6型地对空导弹。
  二十四架F1ll战斗轰炸机有四架EF111干扰电波飞机伴随。行动计划是,用这种飞机发射与敌入的雷达站和地对空导弹发射的电波波长相同的电波,完成迷惑敌入的任务。在敌人被迷惑的当地,载着炸弹的F1ll战斗轰炸机攻击地面目标。在电子战方面,美国空军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苏联至少落后了几年。美国的这种自信,是促使它敢于进行表面看来有些鲁莽轻率似地攻进苏联防空战斗机基地的重大原因。
  第二十四飞行队队长斯科皮昂中校在离厚木机场二十公里处向编队各机发出指示:
  “防空火器密集,机场上空危险。因此只进行一次攻击。各机投下全部炸弹后,开动补燃器,以超音速的速度脱离战场,绕过富士山北侧,向驻河湾上空飞行。集合地点是御前崎东方二十公里上空。”
  对厚木基地的轰炸是按预定计划进行的。可能是苏军雷达受到干扰的原故,地对空导弹几乎一枚都没有发射。F1ll战斗轰炸机每架载着五吨炸弹,飞向机场上空。飞机与飞机之间拉开五百米,各投下十枚五百公斤重的摧毁机场跑道的炸弹,然后立即超低空向西北方向退去。
  结果是取得了超出预料的巨大成功。跑道上到处都是深深的弹坑,机库和地面停留的米格23型截击机等顷刻之间中弹起火燃烧。进入小型耐爆机库的战斗机,虽免遭破坏,但由于跑道弹坑累累而不能起飞。不妨说,这次成功全靠贴着海面飞行的超低空入侵得来的。尽管如此,还有四架F1ll在厚木机场上空被击落。这些飞机都是被不使用雷达而是装有光学瞄准装置的五十七毫米的防空炮击落的。
  袭击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国营坦克工厂的另外二十四架 F
  111战斗轰炸机受到了更困难的条件限制。因为上海的流亡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方面在攻击为苏联生产武器的日本军需工业时,为了不伤害日本工入而在工人上班前轰炸工厂,并要求不要轰炸整个工厂,因为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只轰炸要害部分,如发电站、变电所等动力部门。这样就能够完全阻碍生产。美国方面也接受了这个要求。
  起飞前造了工厂的精密模型,向全体飞行员指明了轰炸地点。为了使得炸弹确实命中,决定全部使用灵巧炸弹。这是一种顺着激光的反射光线,准确地命中目标的炸弹。与这批飞机一起去的还有携带激光发射装置的特殊的F111,飞行于目标上空。
  这里也有三架F1ll被击落。但是,正如事前商定的那样,由于集中轰炸发电、变电设施,工厂的其他部门和附近民房的破坏得以避免。
  流亡政府的军事委员茅野事后得到这项通知后,对美国联络武官马库林表示谢意说:“感谢美国空军的关照。望今后在空袭日本时,也能尽量注意不要杀伤日本人。”
  根田空军基地具有极强的防空能力。因为这里配备有苏联海军的逆火式轰炸机。对于从相模湾飞进来的美国飞机编队来说,横田空军基地位于最远的内陆,所以在属于第四十八飞行队的二十五架F1ll战斗轰炸机到达横田上空前五分钟,就下达了进入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