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三体ii-黑暗森林 作者:刘慈欣 >

第57部分

三体ii-黑暗森林 作者:刘慈欣-第57部分

小说: 三体ii-黑暗森林 作者:刘慈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行途中已经被太空中的低温部分冷却,但冷却变硬的只是一层外壳,里面还是
  炽热的液态,被击中后像焰火一样灿烂地飞散。很快,在第二队列和已经毁灭的
  第一队列留下的黯淡“血河”之间,形成了一道平行的焰火屏障,它疯狂地爆发
  着翻滚着,像是从那看不见的敌人的方向涌来的火海大潮。飞散的碎片如冰雹般
  密集,防御系统并不能完全拦截它们,相当一部分碎片穿过了拦截火力并击中了
  战舰,这些固液混合的金属射流具有相当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第二队列中一部分
  战舰的舰壳受到严重损伤,甚至被击穿,减压警报凄厉地响起。。。与碎片的炫目的
  战斗吸引了相当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指挥系统的计算机和人都雕以避免一个
  错觉:舰队正在和敌太空力量激烈交火,没有人和电脑注意到那个即将开始毁灭
  第二队列的小小的死神。
  所以,当水滴冲向“恒河”号时,第二队列的一百艘战舰仍然排成一条直线,
  这是死亡的队形。
  水滴闪电般冲来,在短短的十秒钟内,它就击穿了“恒河”号、“哥伦比亚”
  号、“正义”号、“马萨达”号、“质子”号、“炎帝”号、“大西洋”号、“天狼”
  号、“感恩节”号、“前进”号、“汉”号和“暴风雨”号十二艘恒星级巨舰。同
  第一队列中的毁灭一样,每艘战舰在被穿透后先是变成红炽状态,然后被核聚变
  火球吞噬,火球熄灭后,被熔化的战艘便化做百万吨发着暗红色光芒的金属岩浆
  爆发开来。在这惨烈的毁灭中,直线排列的战舰队列就像一根被点燃的长达二千
  公里的导火索,在剧烈的燃烧后,留下一条发着暗红色余光的灰烬。
  一分二十一秒后,第二队列的一百艘战舰也被全部摧毁。
  在击穿第二队列的最后一艘战舰“明治”号后,水滴冲过了队列的末端,又
  以一个锐角回转冲向第三队列的队首“牛顿”号。在第二队列被毁灭的过程中,
  爆炸碎片向第三队列汹涌而来,这道碎片浪潮中,包括第二队列爆炸后仍处熔融
  状态的金属液和从第一队列飞来的已经大部分冷凝的金属碎块,在防御系统启动
  的同时,第三队列中的大部分战舰已经启动发动机,开始机动。所以在这时,与
  被毁灭前的第一、二队列不同,第三队列已经不是一条直线,但这个队列的一百
  艘战舰大体上仍排成一列。水滴穿透了“牛顿”号后,急剧调整方向,瞬间飞越
  二十公里的距离穿透了与“牛顿”号错开三公里位置的“启蒙”号,从“启蒙”
  号穿出的水滴再次急转,冲向已经机动到队列主线另一侧的“白垩纪”号并穿透
  了它。水滴就这样沿一条折线飞行,击穿第三队列中一艘又一艘战舰,在折线飞
  行中水滴的速度丝毫不减,仍为约每秒三十公里。后来的分析者在察看这条航线
  时震惊地发现,水滴的每一次转向都是一个尖锐的折角,而不是像人类的太空飞
  行器那样成一段平滑曲线,这种魔鬼般的飞行展示了一种完全在人类理解力之外
  的太空驱动方式,这种驱动之下的水滴仿佛是一个没有质量的影子,像上帝的笔
  尖一样可以不理会动力学原理随意运动。在毁灭第三队列的过程中,这种急剧的
  转向以每秒钟两到三次的频率进行,水滴就像一枚死神的绣花针,灵巧地上下翻
  飞,用一条毁灭的折线把第三队列的一百艘战舰贯穿起来。
  水滴毁灭第二三队列用了两分钟三十五秒。
  这时,舰队中所有战舰的发动机都已启动。矩形阵列已经完全打乱,水滴仍
  继续攻击开始疏散的战舰,毁灭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每时每刻都有三到五个核火
  球在舰群中燃烧,在它们的死亡光焰下,战舰发动机的光芒黯然失色,像一片惊
  恐的萤火虫。
  直到这时,舰队指挥系统对攻击的真实来源仍然一无所知,只是集中力量搜
  寻想象中的敌隐形舰队。但正确的分析已经开始出现,在后来对舰队传出的浩如
  烟海的巨量信息的分析中,人们发现最早的接近真相的分析是由亚洲舰队的两名
  低级军官做出的,他们是“北方”号战舰目标甄别助理赵鑫少尉和“万年昆鹏”
  号电磁武器系统中级控制员李维上尉。以下是他们的通话记录:
  赵鑫:北方TR317 战位呼叫万年昆鹏EM986 战位!北方TR317 战住呼叫万
  年昆鹏EM986 战位!
  李堆:这里是万年昆鹏EM986 战位,请注意,这个级别信息层的跨舰语音
  通话是违反战时规程的。
  赵鑫:你是李维吧?我是赵鑫!我就是找你!
  李维:你好!知道你还活着我很高兴!
  赵鑫:上尉,是这样,我有一个发现,想上传到指挥共享层次,但权限不够,
  你帮帮忙吧!
  李雏:我权限也不够,不过现在指挥共享层次的信息肯定够多的了,你想传
  什么?
  赵鑫:我分析了战场可见光图像
  李维:你应该在忙着分析雷达信息吧?
  赵鑫:这正是系统的谬误所在,我首先分析了可见光图像,只抽取速度特征,
  你知道发现了什么?你知道现在发生的是什么事儿吗?
  李维:好像你知道?
  赵鑫:你别以为我疯了,我们是朋友,你了解我。
  李维:你是个冷血动物,肯定是后天下之疯而疯,说吧。
  赵鑫:告诉你,舰队疯了,我们在自己打自己呀!
  李堆:。。。
  赵鑫:“无限边疆”号击毁“远方号”、“远方号”击毁“雾角”号、“霉角”
  号击毁“南极洲”号,“南极洲”号。。。
  李堆:你他妈真的疯了!
  赵鑫:就这样A 攻击B、B 被击中后在爆炸前攻击C、C 被击中后在爆炸前
  攻击D。。。每一艘被击中的战舰就像受了传染似的攻击队列中的下一艘,他妈的,
  死亡击鼓传花,真疯了!
  李维:用的是什么武器?
  赵鑫:我不知道,我从图像中抽取出了一种发射体,贼小贼快,比你的电磁
  炮弹都他妈快。而且很准的,每次都击中燃料箱!
  车堆:把分析信息传过来。
  赵鑫:已经传了,原始数据和向量分析,好好看看吧,这真活见鬼了!
  (赵鑫少尉的分析结论虽然荒唐,但已经很接近真相了。李维用了半分钟时
  间研究赵鑫发来的资料,这段时间里,又有三十九艘战舰被毁灭。)
  李维:我注意到了速度。
  赵鑫:什么速度?
  李雏:就是那个小发射体的速度,它比每艘战舰发射时的速度稍低一些,然
  后在飞行中加速到三十公里每秒,击中下一艘战舰,这艘战舰在爆炸前发射的这
  东西速度又低了一些,然后再加速。。。
  赵鑫:这没什么吧
  李堆:我想说的是。。。这有点儿像阻力。
  赵童:阻力?什么意思?
  李维:这个发射体在每次穿连目标时受到阻力降低了它的速度。
  赵鑫:。。。我注意到你的话了,我不笨,你说这个发射体,你说穿透目标。。。发
  射体是同一个?
  李维:还是看看外边吧,又有一百艘战舰爆炸了。
  这段对话用的不是现代舰队语,而是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从说话方式中也能
  听出他们都是冬眠者。在三大舰队中服役的冬眠者数量很少,且都是在岁数很小
  时苏醒的,即使这样,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如现代人,所以大多在舰队中
  担任较低的职务。人们后来发现,在这场大毁灭中,在最早恢复冷静并做出正确
  判断的指挥官和士兵中,冬眠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这两名军官为例,以他们的
  级别甚至无权使用舰上的高级分析系统,却做出了如此卓越的分析判断。
  赵鑫和李维的信息并没有上传到舰队指挥层,但指挥系统对战场的分析也在
  走向正确的方向,他们首先意识到,计算机战场决策系统所推测的敌方隐形力量
  并不存在,便集中力量对已采集到的战场信息进行分析,在对巨量的战场图像资
  料进行检索和匹配后,终于发现了水滴的存在。在被图像分析软件抽取出的图像
  中,除了尾部的推进光环,水滴没有什么变化,仍是完美的液滴外形,只是它的
  镜面在高速运动中映射著核火球和金属岩浆的光芒,强光和暗红频繁交替,仿佛
  是燃烧的血滴,进一步的分析描绘出了水滴的攻击路线。
  在两个世纪的太空战略研究中,人们曾设想过末日之战的各种可能。在战略
  家的脑海里,敌人的影像总是宏大的,人类在太空战场上所面对的是浩荡的三体
  主力舰队,每艘战舰都是一座小城市大小的死亡堡垒。对敌人所有可能的极端武
  器和战术都有构想,其中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三体舰队可能发动的反物质武器攻
  击,一粒步枪子弹大小的反物质就足以毁灭一艘恒星级战舰。
  但现在。联合舰队却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唯一的敌人就是一个小小的探测器,
  这是从三体实力海洋中溅出的一滴水,而这滴水的攻击方式。只是人类海军曾经
  使用过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战术——撞击。(1)
  ①人类在海战中最后一次成功使用战舰直接撞击战术是在1811 年的里萨
  海战中在后来甲午海战中致远号的悲剧后,这种战术被完全淘汰。
  从水滴开始攻击到舰队统帅部做出正确判断,大约经过了十三分钟时间,面
  对如此复杂严酷的战场环境,这是相当迅速的了,但水滴的攻击更为神速。在二
  十世纪的海战中,当敌方舰队出现在海天一线时,甚至有时间把所有舰长召集到
  旗舰来开一次会。但太空战场是以秒来计时的,就在这十三分钟里,已有六百多
  艘战舰被水滴消灭。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太空战争的指挥远非人力所能及,而
  由于智子的阻碍,人类的人工智能不可能达到指挥太空战争的水平。所以,仅从
  指挥层面上看,人类也可能永远不会具备与三体力量进行太空战的能力。
  由于水滴攻击的迅猛和对雷达隐形,被攻击的战舰的防御系统一直没有做出
  反应;但随着战舰间距的拉开,水滴的攻击距离也随之加长,同时所有战舰的防
  御系统也根据水滴的目标特征进行了重新设定,在“纳尔逊”号受到攻击时,该
  舰首次对水滴实施了拦截。为了提高对小型高速目标的打击精度,拦截使用了激
  光武器。当被多道激光击中时,水滴发出超强的光芒。舰载激光武器均发射伽马
  射线激光,这种激光在视觉上是看不到的,但水滴在反射时却把它变成了可见光。
  人们对水滴的雷达隐形一直迷惑不解,因为它拥有全反射的表面和完美的散射形
  状,也许,这种对电磁波的变频反射能力就是它隐形的秘密。水滴被击中时发光
  的亮度甚至使周围的核火球也变得黯淡,所有监视系统都为避免光学部分被强光
  损坏而调暗了图像,肉眼直视水滴会造成长时间的失明。当超强的光芒降临时,
  也就与黑暗无异。水滴就带着这吞没一切的光芒穿透了“纳尔逊”号,当它的光
  芒熄灭时,太空战场似乎陷入漆黑之中。稍后,棱聚变的火焰才再次显示它的威
  力。从“纳尔逊”号中穿出的水滴仍完好无损,径直冲向八十多公里外的“绿”
  号。
  “绿”号的防御系统改变了拦截武器,使用电磁动能武器向来袭的水滴射击。
  电磁炮发射的金属弹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由于其高速所带的巨大动能,每颗金属
  弹在击中目标时都相当于一颗重磅炸弹,在对行星的地面目标进行连发射击时,
  很快就能扫平一座山峰。由于与水滴的相对速度叠加,金属弹具有更大的动能,
  但在击中水滴时,只是减慢了它的速度。水滴立刻调整了推进力,很快恢复了速
  度,顶着密集的弹雨向“绿”号飞去并穿透了它。这时,如果用超高倍数的显微
  镜观察水滴表面,看到的仍是绝对光洁的镜面,没有一丝划痕。
  强互作用力构成的材料与普通物质在强度上的差别,就如同固体与液体的差
  别一样,人类武器对水滴的攻击,如同海浪冲击礁石,不可能对目标造成任何破
  坏,水滴在太阳系如人无人之境,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它。
  刚刚稳定下来的舰队指挥系统再次陷入混乱,这次是由于所有作战手段失效
  产生的绝望所引发的崩溃,很难再恢复了。
  太空中的无情杀戮在继续,随着舰群间距的拉大,水滴迅速加速,很快把自
  己的速度增加了一倍,达到60 公里/秒。在不间断的攻击中,水滴显示了它冷酷
  而精确的智慧。在一定的区域内,它完美地解决了邮差问题(1),攻击路线几乎
  不重复。在目标位置不断移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方位的精确测量和复
  杂的计算,而这些,水滴都在高速运动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但有时,它也会从
  一个区域专心致志的屠杀中突然离开,奔向舰群的边缘,迅速消灭已经脱离总舰
  群的一些战舰,在这样做的同时,会把舰群向这个方向逃离的趋势遏止住。由于
  已经来不及进入深海状态,所有战舰只能以“前进三”的加速度疏散,舰群不可
  能很快散开,水滴不时地在舰群边缘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样的拦阻攻击,就像一只
  迅猛的牧羊犬奔跑着维持羊群的形状。
  ①数学上用不重复路径联结的多个结点的问题。
  在被水滴击穿的战舰中,以穿孔为中心的一段舰体会立刻处于红炽状态,但
  也只是三至五秒的时间,核燃料的聚变爆炸很快发生,在被核火球吞没的战舰中,
  一切生命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