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抢险-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曙光”号空间站。
时间同上。
警笛已经被关闭,但空间站所到之处,红色警灯仍然提醒人们加快行动。
“航天站全体人员注意.我站将在二十分钟后通过‘自由’号原轨道,”站长郭宇下达指令,“全员穿戴宇航服。”
空间站外围,沈逢伍仍在抓紧时间完成最后的工作程序。他已经顺利地将集装箱稳定在分离作业舱边,准备进行固定。
“许倩,你的任务完成了。停止操纵机械臂,按站长命令行动。小张,”他叉对等候在“华北”号货舱里的另一名作业员说.“这里一切由我最后处理,你先回站里。”
“是,少校。”
沈逢伍小心翼翼地将货物箱固定在分离舱外的临时作业架上.然后控制飞行座椅飘到舱口处的制御板前,按动其中几个电钮,制御板上的一个小黄灯亮了起来,表示分离舱内减压开始。 .“逢伍,你还需要多长时间?”耳机里响起郭宇的声音。
“三分钟后减压完毕,将集装箱收纳好后就结束作业。”
沈逢伍沉着地回答。他心里清楚,在通过“自由”号空间站原轨道前五分钟开始,即进入危险区域。“自由”号的每一个碎片与“曙光”号的相对速度都可能达到每秒几公里。然而第二集装箱的货物,除工业原料外,还包括大量火箭燃料及液氧,一旦被空间碎片击中,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在进入危险区域之前将货物收纳进具有保护能力的分离作业舱内。
指示灯由黄变绿,提醒沈逢伍减压已经完成,他一秒钟也不敢耽搁,开始下一程序。分离舱盾形防护门缓慢打开,一条滑动平台从里面伸了出来。待平台停止在预定位置后,沈逢伍立刻动手将集装箱转移到平台上并再次固定,当这一切完成时,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逢伍,我已下令将‘华北’号货舱门关闭,你马上同集装箱一起经分离舱回站内。”
“明白。”沈逢伍边回答边控制滑动平台带动集装箱撤回分离舱,接着他自己也操纵飞行座椅飘进去。防护门在他身后无声无息地关闭了。
休斯敦航天管制中心。
时间同上。
几名专家已被召集到爱德华·布莱克周围,形成一个临时顾问小组。但是老实说。由于“自由”号整个局势仍处于不安定状态,专家们几乎拿不出任何有意义的建议。
“我们不了解目前空间站的自救能力,如果需要从地面展开营救,他们必须等待至少两个星期。现在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一和‘奋进’号正在进行准备,最顺利也要两周后才可以升空。‘哥伦比亚’号上出现的故障还没有解决。‘挑战者,二号刚刚返回地面,‘发现’号正在进行改造。”发言的是日程及执行部主任。
“从各国空间力量来看,”国际协调行动负责人插话说,“欧共体有一枚阿里亚娜火箭准备发射。但是上面已经搭载了两颗卫星,不能载人。日本的‘霍普’航天飞机正准备进行第五次试飞,前四次中已有三次失败,不能载人。中国拥有三架‘华北’级空天飞机和五架‘长江’级航天飞机,‘长江’级自从完成航天站建设后停止使用,所以能够救援的只有‘华北’了。”
从“海豚”号爆炸开始,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人能将想说的话说完。来自空间站的电讯打断了专家们的会谈:
“站长,我是保罗。第五、六号舱起火严重,有必要派人前往灭火。”
通过巨型显示屏可以看到。副站长杰克逊·保罗身着宇航服.操纵着飞行座椅小心翼翼地向空间站生活舱接近。
在他身后,另一名宇航员紧紧跟随着。
“太好了,就看你们的了。”
爱德华·布莱克示意几位专家继续讨论。
“恕我直言,想把‘自由’号上的四十人接到地面上来,没有四个月的时间是做不到的。现在唯一的选择是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用他们的空天飞机把‘自由’号的乘员转移到‘曙光’……”
“给我接通白宫电话。”爱德华·布莱克的声音略显低沉。“我要直接请示总统,寻求中国支援。”
“曙光”号空间站。
时间同上。
除了例行空间抢险演习以外,全体乘员穿戴轻便宇航服,在“曙光”号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沈逢伍脱掉喷气座椅,向指令舱飘去。当他钻进指令舱,站长郭宇转过头看了看他,又用手向一面显示屏指了一下。虽然看不清这位老同学的面孔,但沈逢伍可以想象那一定是充满严肃的。他注视着显示屏,雷达已捕捉到四个较大的碎片以至少每秒3公里的速度从距离“曙光”号不到一百米的空间飞过。每秒3公里.沈逢伍暗暗想.这足以击穿指令舱壁。
“成都测控中心呼叫‘曙光’,请回话。完毕。”
耳机里传来基地呼叫信号,郭宇稍微变换了一下身体姿势,回答;“我是‘曙光’,请指示。”
“根据美国政府请求,国务院批准由航天部负责全面协助‘自由’号抢险。在确保我站安全的前提下,‘曙光’号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灵活行动。完毕。”
“‘曙光’明白,随时接受指示,完毕。”
“下面将由休斯敦航天管制中心与你站直接联络,完毕。”
趁通讯线路还没有接通,郭宇转过身来问沈逢伍:“‘华北’号现在状况如何?”
“货物搬运完毕,燃料还未补充。轨道转移作业这是第一次.另外也没有和外国航天站的对接经验,但对接装置规格及程序都是国际统一的.应该没有大问题。”
“立刻加注燃料,准备执行抢险任务。”
“明白。”沈逄伍说完即转身行动。
“航天站已脱离危险区,紧急警戒状态解除。”随着导航员的报话,警灯停止了闪烁,乘员们开始动手脱宇航服。
“站长,与休斯敦的联络线路接通。”坐在郭宇身边的报务员说。
紧接着,耳机里传来爱德华·布莱克的声音。双方用英语衙单寒暄了一下后,布莱克诚恳地说:“郭少校,我请求您们能立刻派‘华北’号营救联合空间站的乘员。我们已经失去了至少六个人,那里还有更多人处在极其危险的状态中,等待你们的援助。少校,您的‘华北’号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这位美国官员的话语使郭宇内心受到感动。只有跨入虚无缥渺的太空,人们才会真正体验到自然的雄浑,宇宙的无情,而人在这博大的世界面前却是如此脆弱。在这里没有国境,也没有人种和民族,有的仅仅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渴望生存的共通的人。然而郭宇深知。任何感情用事的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他沉着地回答:“布莱克先生,作为一名宇航员,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和‘自由’号空闻站上的同事们的心情。我已经得到基地授权,现在‘华北’号正在加注燃料,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我和我的朋友们将会尽最大的努力。”
“郭少校的话使我感到安慰,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我相信我们已经是真正的朋友了。有关‘自由’号的飞行数据马上就传输给你们,我请求您们能尽快采取行动。”
一阵电波干扰及随之而来的喧哗声几乎掩盖了布莱克的话语,他稍停了一下,更急切地说:“对不起,少校,现在我们和‘自由’号的联络中断了。”
第三章
休斯敦航天管制中心。时间:标准时17:15:37,当地时间:11:15:37。
爱德华·布莱克一言不发地注视着控制大厅的主显示屏。雷达追踪表明,“自由”号正在通过非洲大陆南端,即将进入印度洋上空。空间站无线电静默已经持续近十分钟,而这一带空间又正是电波监听空白区域。“总该还有人活着。”
他心里暗暗地想。
几名专家注视着另一个小屏幕,那里正在重放与“自由”号失去联络前的最后记录。
“注意,第六号舱在放电,那简直是在爆炸!”强烈的电波干扰背景下,杰克逊·保罗的喊声隐约可辨。
“切断向第六舱供电!”这是沃特森站长的声音。
“琼·贝鲁斯,你们两个停止向第六舱接近,那里还在爆炸。小心燃料贮罐!欧,上帝!……”保罗最后的喊声结束了一切电讯。
专家们企固从这些含糊的材料中分析出‘自由’号的可能状态。
六号舱附近是两个液氧贮罐。从数据来看,这两个贮罐温度过高,极有可能发生了爆炸。液氢与液氧是分开放置的,液氢罐在前区,相距六十米。根据估计这次事故不会引爆液氢,否则‘自由’号早就消失了。”一名工程师正在做技术解释,“雷达探测到爆炸已使‘自由’号分裂成两个部份,现在还很难判断哪个是主体。”
“空间站现在的状态究竟怎样?”一名专家发问。
“先生,我仅说我所能想象出的可能性。”工程师十分谨慎地说,“由于这一部分是整体供电中枢,所以现在空间站很可能已全面停电。如果穿上宇航服,他们将有两到三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排除故障,恢复‘自由’号的动力系统。如果他们不能在宇航服的氧耗光之前设法使‘自由’号开始工作,等待他们的仍将是死亡。”
也许每一个人都明白宇航事业是充满危险的.但直至此刻,听到工程师分析的人们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意。
“另外还需要补充一下,”这位工程师更加犹豫了,“假设我的前提是正确的,那就是说,位于中区的两个液氧储罐都发生了爆炸,这意味着‘自由’号将损失95%以上的氧气储备。那么他们即使成功地修复了航天站,也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从外界得到氧气补给。”
工程师的话已使爱德华·布莱克再也无法沉着地坐着,他站起身,开始极为抑制地踱步。他真想再问一句,还有没有更糟的可能性。“自由”号上虽然配备了补充性氧再生装置,但在主电源损坏的情况下是无法启动的。
“请注意,收到‘自由’号电讯!”一名报务员几乎是喊了起来。紧接着,微弱的信号通过扬声器在控制大厅里回响:“……指令舱里还有其他人吗……沃特森站长……”听起来是杰克逊·保罗的声音。
布莱克又看了一下手表,从第二次爆炸发生已经过了十八分钟。
“我是琼·贝鲁斯……第一舱里有两人……他们还活着!……”
“电讯是哪部分发出的?”布莱克急切地询问。
“阁下,是从较大的那一块。现在正沿轨道021运行。”
“立刻通知‘曙光’号!”
“自由”号空间站。
时间同上。
庞大的人造天体在太空中缓慢地翻滚着,几个筒舱仅靠一些电缆和空间站主体联结着,缠绕在一起旋转。从另外几个还在泄漏空气的筒舱里,仍不停地有一些碎片被高速吹出。
第二次爆炸已使“自由”号空间站面目全非。令杰克逊·保罗感到幸运的是,指令舱与实验舱的大部分仍得以保存,并且,尽管他还不能十分肯定,备用供电系统似乎仍与他们在一起。他估计了一下,包括货物舱和生活舱在内,至少有四个舱室已随同“自由”号的另一部分远走高飞。那一部分没有电力供应,如果上面有乘员的话,他们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杰克逊·保罗控制着喷气座椅接近指令舱,这时指令舱的入口已经转到另一侧,保罗只得谨慎地与旋转着的空间站保持距离,等待指令舱入口重新转过来。与指令舱并联的对接舱及对接平台似乎仍保持完整,这对于保罗他们来说又是一大幸运。如果这一部分损坏,就意味着即使有飞船来营救他们,也将无法与“自由”号联体——毕竟不是所有飞船都与航天飞机一样可以直接出入。对于保罗来说,眼下的这一切仍然如同梦幻般难以置信。
当目睹中区液氧储罐发生爆炸的一刹那,他几乎感到空间站的末日到了。耀眼的火球瞬间便吞没了第五、第六两个实验舱,并迅速扩展。然而奇迹般地,爆炸仅是将“自由”
号疯狂地扯裂成两半,前区连同剩下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离去。他和另一名作业员西蒙虽被强力的气流快速推开,但终于驾驶喷气座椅重新返回了空间站。
头盔里的一个小小的投影显示器告诉保罗,他还有两个半小时的储氧及稍长时间的供电。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可能抢救活着的宇航员,并恢复空间站的动力。
指令舱仍保持着气密完好,保罗以手动打开减压舱门钻进去。一直在指令舱里执行任务的几名宇航员已成功地穿上了太空服,只有沃特森站长因受重伤昏迷不醒。先进来的西蒙已经给沃特森站长套上头盔,并开始向里面灌氧气。
“我担心是脑震荡。”西蒙只简单地说了一句。
保罗与其他几人紧紧握了握手,迅速而有力地说;“朋友们,让我们尽全力争取!”
将沃特森固定好后,保罗决定开始下一步行动:“我和西蒙负责修复动力系统,剩下的人查看其它舱的生存者,把大家集中到指令舱。”
“明白,阁下。”
保罗和西蒙重新操纵飞行座椅离开指令舱。
“西蒙,注意和空间站保持距离,它在旋转。”
在两个人的正前方,翻滚着的空间站暂时遮住了直射他们的太阳光。杰克逊·保罗扭头向地球方向望去,大地的一半已进入夜间,他意识到“自由”号不久也将飞入地球的阴影中。如果在此之前不能使动力系统恢复工作,抢险将更加困难。
保罗忍不住再次眺望大地,白云仍变换着奇妙的图案,海洋依偎在陆地身边,宁静而优美。保罗心中升起一股冲动,他渴望调转喷气座椅,冲向遥远大地的胸怀。在那里有生命,有水,有空气,还有无数人和他的朋友们……
“曙光”号空间站。
时间:标准时18:10:45。沈逢伍和许倩身着轻便宇航服并排坐在“华北”号空天飞机驾驶舱里。和所有人一样,即使是久经训练的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