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岭南震撼 >

第38部分

岭南震撼-第38部分

小说: 岭南震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邦,将何以言之?   
    第四,赵佗在上汉文帝书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写上:“蛮夷大长老夫臣佗。”这大概是一般的上书格式吧。赵胡上书汉武帝起码就应有三次:佗死,他继位为第二代南越王时要上书汉武帝,以便得到汉朝的承认。第二次是建元六年那次,上书请汉武帝处理闽越王擅兴发兵攻南越事。第三次是他派太子婴齐入质长安。赵胡这几次上皇帝书,当然不会连“南越王臣胡”也不写,或者是惜惜懂懂,把自己的名字“赵昧”却错写成“赵胡”。因为从史汉的记载看,我们尚无法证明赵胡是晋惠帝式的白痴。   
    第五,我国古代史官之设,相传始于黄帝。其职掌专事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及掌管国家的图书、历象、占验之事。史官记言记事,历来讲求翔实直书。司马迁世称良史,他为汉武帝之太史令时,已“年二十八”(《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既为史官和历官之长,掌天文及国史,当然他就不仅能看到金医石室之藏书档案,而且也能看到史官们当场记下有关唐蒙等人出使南越国的汇报,赵胡给汉武帝的上书及汉朝廷有关处理南越和闽越关系的议论和决定。凭借这些翔实直书的实录材料,太史公怎么会把南越王的名字搞错呢?   
    由此可见,“或出自司马迁所据档案资料不实,致误”,此疑怕难以成立。   
    是不是班固传抄“笔误”?古文献中,常有因辗转传抄而笔误之事。汉代尚未有印刷术,其时传抄致误的可能性比隋唐以后会更多些,这是事实。但是,古文献的传抄笔误一般多出于字形相似、偏旁相类、音义相近的字,并非凡字都会笔误。“昧”字,《说文解字》载:“从目,末声。”而“胡”字,则“从肉,古声”。可见,“昧”与“胡”,无论是字形、音义和偏旁都全不同,很难造成笔误。且《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中,提到赵胡名字的共有八处,《汉书·西南夹两粤传》中也达七处。如果是班固传抄笔误,何以会一而再,再而三,竟至于七而不发觉?!   
    说实在的,时至今日,我们尚无法找到确凿的例证,甚至是孤证,以构成我们“或司马迁并不误,后被班固继抄笔误”的假证。既然事实如此,我们又怎好以疑而断,肯定是班固把“赵昧”错抄成“赵胡”呢?   
    因此,我们以为,南越国第二代王的名字还是叫“赵胡”,而不是“赵昧”。史汉所记应无误,我们尚不敢贸然为赵胡立案更名。   
    的确,“赵昧”印和“文帝”印同出,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并认真去解释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的途径去探索:   
    第一,“赵胡”、“赵昧”不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因为若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就只能有两种解释:要么是史汉误写了,要么是“赵眯”是赵胡的别名。前一种解释我们己论证了其不可能,后一种解释说实在我们也无法证明它成立。因为,人有别名,早见于先秦史籍。齐少姜有宠于晋侯,晋侯爱称她为少齐(《左传》昭二年)。这是一例。但是,赵胡的别号“赵昧”,却全无历史记载。而且,不但南越国其他四代南越王均无用别名的习惯,就是同时期的汉朝皇帝、同姓诸侯王亦无此习惯。可见,“赵昧”不可能是赵胡的别名。“赵昧”、“赵胡”不是同一个人的名字,此事甚明。   
    就是从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几枚印玺来看,南越文王赵胡,亦非“赵昧’”。在封建礼制统治森严的年代里,印钮饰和印的质料的区别,本身就是这种等级统治的一种表征,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与龙钮金印“文帝行玺”一同出土的两枚“泰子”印,其中一枚是龟钮金印,另一枚是覆斗钮玉印。这两枚“泰子”印的钮饰和质料都不同,而又同出,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泰子”的用物,而是两个“泰子”的信物。同时,“赵眯”覆斗钮玉印,其钮饰和制裁料与那枚覆斗钮“泰子”玉印完全相同,另一枚虽然是龟钮而不是龙钮,但它与“文帝行玺”同为金印。所以,我们认为,金质“泰子”龟钮印,应是“文帝”赵胡的太子印,玉质“泰子”覆斗钮印,应是“赵昧”的太子印。赵胡、“赵昧”是两个太子。   
    第二,既然赵胡、赵昧是两个人的名字,而不是史汉误记,那么,“赵昧”是谁呢?我们的猜测,一个可能是赵胡的父亲,另一个可能是赵胡的兄长。   
    当然,“赵昧”者也有可能是赵胡的长兄。赵佗在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上书时就说过:“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袍孙焉。”(《汉书·西南夷两粤传》)孙已是“抱”了,其“得”孙之年当在此年前几年。而赵佗孙胡即位是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前后相隔近五十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大概佗之子都死了,只能立嫡孙“赵昧”为太子,后“赵昧”又早逝,佗于是更立庶孙胡为太子。胡死,携其曾为太子之长兄“赵昧”的太子印入葬,以示缅怀毋忘之意,亦非子虚乌有之事。   
    总而言之,“赵昧”何许人,至今尚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我们也只是想达到据史事而作出合理猜测、假设的阶段。但是,“赵昧”不是南越文王的姓名,这一点我们是不怀疑的。   
    继余天炽之后,暨南大学学者朱纪敦又提出了既不同于初步报告,也不同意余天炽观点的新看法。他在否定了以上两种观点的同时,宣称:赵胡和赵睐原本是一个人的两个名字。其理由是:南越王国是汉初的地方割据政权。秦汉之交,南海尉赵佗乘“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史记·南越列传》)之机,割据一方,称王五世。国王名声显赫,为时人所熟知。司马迁、班固治学严谨,怎么会出现这种常识性错误,竟将国王名字写错?何况赵胡当政时,为报答汉廷替他兴兵讨闽越的恩德,曾派太于到汉廷当人质。太子怎会将其父王之名误传呢?再说,太子婴齐在汉廷时,娶邯郸缪氏女为次妻。婴齐归国后,缪氏还继续与汉廷的安国少季私通,并在南越王国内结成一个与南越地方割据势力相对抗的亲汉集团。当时汉廷与南越王国之间,来往频繁。统一与割据的政治斗争,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汉廷连南越国国王的名字都搞不清楚,确是令人难以置信,再次,“胡”与“眯”二字从形、音、义上说,相距甚远,笔误的可能性极小。但前者被载人史册,后者却见诸出土文物,似乎两不相干,颇费推敲。仔细分析当时情况,看来有两种可能。   
    一、“赵胡”是原名,“昧”是后来的改名;   
    二、“赵胡”不是原名,是当时人给他的绰号,是浑名。   
    朱纪敦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以上的两种可能性,最后他总结性地说:赵胡即赵眯。“赵昧”既非笔误,也非司马迁所据失实,或班固传抄失慎。   
    朱纪敦的一家之言发表后,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赞成,其中广东文史馆的学者于城撰文附会说:   
    从该墓出土的陪葬文物来看,可以肯定墓主人就是南越文王(帝)赵昧,但《史记》和《汉书》都一致说南越文王名叫赵胡。因此,引得许多学者纷纷探讨,作出了很多深邃的解释。据我看来,李情倒很简单,赵昧既然有两种不同身份:一是在国内至高无上的“帝”;一是向汉朝俯首称臣的“王”。为什么他不可以有两个名字呢?“昧”是他的本名,这个名字是尊贵的,是要忌讳的,他不愿在向汉朝上奏章时使用这个名字,更不愿汉使向他宣读皇帝诏书时喊这个名字,所以他在与汉朝的交往上便改用另一个名字赵胡。难怪司马迁和斑固都说他的名字叫赵胡呢。几乎就在朱纪敦和于城等人提出以上观点的同时,海外学者高悼云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高悼云眼中的赵昧,既不是历史上记载的赵胡的父亲、兄弟,也不是同一个人,而是赵胡的)L子赵婴齐。他的理由是:   
    一、赵佗身侍秦汉两朝,至汉武帝建元四年,享年在百岁上下。《史记》称赵佗在秦亡后,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及汉高祖定天下,亦体谅佗为南方安静而劳苦,并没有为难于他,至高后时,有司请业南关市铁器,并派兵攻打南越,佗坚守大胜,兵不能逾岭,自此以兵威边,自尊号为南越武帝。   
    汉十一年,孝文帝遣陆贾使南越,佗上表自罪称帝,并说原委,自此至孝景帝时,都称臣朝贡,便是佗在国势范围内,仍以帝王自居,窃国如故。   
    二、赵胡是佗的孙子,死后溢为文王,恰号文帝,在位有二十年以上,死亡时也并不年轻。   
    三、文帝的太子婴齐立,藏其武帝玺,汉书且云:亦藏文帝玺,是则武帝、文帝玺,此时尚藏而未随葬,但二书中并无提及婴齐在位若干年,如果他死时年在三十五至四十岁、而藏父与祖父之帝玺同葬,想亦大有可能。   
    四、至于第四代王赵兴,却是年少在位而死的,且是被谋害而投。死时定不过四十。   
    墓于《史记》所载,推断第三代王婴齐可能是墓主,再其次第四代王赵兴虽然被害死,但吕嘉在朝粉饰升平,立第五代王巩固相位,嘉已历事三朝,把这位被害君王循例厚葬也未可料,而证不出赵睐是何人,则有待异日了。   
    面对世人的瞩目和学界多种不同的意见,以麦英豪、黄展岳等为首的南越王墓发掘人员,不得不对自己以前发表的观点认真思考和检查。经过深人细致的研究之后,麦、黄等人觉察到在过去编写的《初步报告》和发表的文章中,存在着沦证不足、漏误不实等缺憾,但他们确认的“文帝”与赵昧应是一人,赵昧即(史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