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能在沈阳最繁华的商业区黄金地段,以行政划拨的方式一下子取得开发这么大一块土地的权利,是何等幸运?况且同时还享有: 四费一税全免的“特殊待遇”,其中仅国有土地出让金就值数千万元。批文下达后,沈阳市地价评估事务所对这块地作了评估,认定其资产价值3.5亿元,换句话说,刘涌一夜之间就增值资产3.5亿,这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猫腻吗?
鉴于刘涌乃“背景深厚”的人物,杨加林没有抓到确凿证据,是不能轻易打草惊蛇的。但他已开始了前期工作,他曾于1999年初,先后三次到刑警队下“毛毛雨”。第一次,从思想上引导刑警们认识到黑社会是社会健康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如果不及时割掉,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命;第二次深入一步,使刑警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要能形成黑社会势力,必须有钱有势,在政府内有黑保护伞,因此这场斗争是极其尖锐复杂的;第三次,他提出从现在开始,马上组织一支精干的专业打黑队伍。鉴于打击黑社会的复杂性,打黑干警心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政治过硬,二业务素质高,三纪律严明,严守机密。于是,中国第一支专业打黑队便成立了。
与此同时,刘涌已经在进军中街中连连获胜,应验了他那句名言: 我要看中了,谁也跑不掉。难怪自1995年秋季他看中了“双兴”这块黄金宝地开始,中街就失去了昔日的平静,到处充满了杀机。
那次,他到中街玫瑰大酒店去看一个客户,一下车就被中街朝阳街交汇处一角热闹的“双兴”购物中心吸引住了,于是刚刚花50万装修的“双兴”吴经理便倒了大霉。在刘涌指使下,一帮“流氓无赖”先把吴经理暴打一顿,而后便上门辱骂,再往下就偷……结果,就这么“一打二骂三偷”的暴力加流氓手段,硬使吴经理不得不在只得到5万赔偿的情况下,含着泪水拱手交出黄金宝地。
随着“双兴”成为“百佳”自选商场第一连锁店,连锁店的邻舍——盛京饭店也恶运不断。
本来,刘涌欠盛京饭店30万购房款未交,可由于新经理刘燕一直没有给刘涌开正式发票,刘涌只承认15万,双方因此形成纠纷关系,再加上盛京饭店改造成老边饺子馆后有一个厕所漏水,被刘涌“先斩后奏”,先把副总经理翁玉珠一顿暴打,然后又告上法庭索赔42万,结果法院判盛京赔偿60万,判得盛京饭店员工莫名其妙。刘涌更加有恃无恐,气焰嚣张,指使杀手在中街光天化日之下砍杀经理刘燕、刘淑贤、崔军,其中刘燕伤情最重,满脸鲜血,左面额、右面额、右前臂各有一条8厘米的刀伤,深达骨头……
1999年2月24日晚5时,中国农业银行辽宁分行副行长范振斌,从银行下班走出不远,突然被一伙持刀歹徒劫杀,将他胸、背、臂部砍扎数刀,歹徒们边砍还边大喊:“看你搞破鞋!看你再搞破鞋……”范振斌高呼救命,歹徒们乘乱坐出租车逃之夭夭。原来一位银行官员没有得到升迁,怀疑范振斌使坏,而搬动了刘涌报复。事后刘涌这个幕后元凶因为与农业银行有业务往来,还假惺惺设宴请了伤愈复出的范振斌。
为了垄断烟市场,刘涌又于1999年10月15日上午,制造了烟主王永学群殴致命案,接着又制造了两大黑枭火并案……值得提及的是,1998年6月11日上午9时,三位辽宁省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管理科的技术检验人员到中街对超市食品、化妆品进行检查,发现“百佳”出售的“嘉乐”瓶装、听装啤酒等一系列啤酒没有中文标志,没有生产日期,违反了国家规定,属于禁售商品,当场进行了登记封存。刘涌亲自出马没有摆平,三位执法人员横竖不吃这一套,于是当他们刚走出店门不远,便横遭一伙歹徒砍杀……
“慕老大”落网之谜(8)
这一桩桩一件件血案深深刺痛了杨加林。他经过反复分析,越来越感到这是一股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典型黑恶势力,如果这样的案件久侦不破,难以向上级向全市人民交待,这也是他公安局长的耻辱,不把刘涌这一犯罪团伙打掉,沈阳城就难以安宁。
但是,打黑除恶不同于过去打击一般刑事犯罪斗争,有其深刻的背景,特殊之处与难度,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上级指示的具体韬略与方法,靠的就是决策人的觉悟和责任感。
在这重大抉择的历史时刻,杨加林考虑到对手深厚的社会背景,没有在党组会上提出刘涌问题,而是专门找副局长于凌舜一起揣摩刘涌这个人。交谈是有效果的,两人一致认为,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与线索,刘涌一伙为了达到暴敛钱财、为非作歹、称霸一方的目的,胆大妄为,蔑视政府,蔑视法律,纠集一批有前科劣迹的社会闲散人员充当打手,购买、私藏枪支和刀具,采用暴力手段肆意砍杀,猖狂作案,形成了一个成员相对稳定、组织较为严密的犯罪集团,已经完全具备了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特征……
鉴于这个案子非同小可,杨加林决定亲自指挥,选出三名侦察员采取超常规方法与手段,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侦察。
2000年5月25日,一次专题研究会议在刑警支队悄悄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除杨、于两位局长,还有刑警支队长李凡、副支队长宋晓晶、反暴大队大队长傅旭、中队长潘勇,共6人。与会人员一律不能做记录。会上,宋晓晶、傅旭、潘能,汇报了这起侦破难度大,又不能暴露身份的案件的进展,通过案情分析及利用技术手段收集证据,证明至少有两起案子是刘涌指使其打手干的,还有8起刘涌有重大嫌疑,这就是后来定名为“5·25”专案的由来。
2000年6月26日“世界禁毒日”,杨加林向市委、市政府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汇报了9个月秘密侦察的情况,会上研究决定成立“5·25”专案领导小组,由王纯洁任组长,杨加林、于凌舜任副组长。
经过周密布署,7月1日晚8时,刘涌的“四大金刚”悉数落网,刘涌神秘失踪。为此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沈阳警方抓捕行动中故意“打草惊蛇”放跑了刘涌,然后新闻大肆炒作,全国通缉刘涌,造成刘涌畏罪潜逃的事实。实际上公安人员一直守候着刘涌平时乘坐牌号为“辽AC9999”的奔驰车,可那天他没有坐这台车,因此失控了。
2日凌晨2时,市公安局又用了“请君入瓮”的办法,把公安局内少数扮演不光彩角色的败类一个个抓捕。
7月11日,刘涌在边陲黑河落网。
公安机关一举粉碎了作恶多端的刘涌黑社会性质集团,沈阳人民拍手称快!
然而,当刘涌被押进刑警支队大院的时候,面对义愤填膺的群众,刘涌老婆刘晓津不仅脸上毫无惧色,反而高喊一声:“将来还说不定咋回事呢?”刘晓津那一声示威的呼喊又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杨加林,因为
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焦玫瑰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这是在他一生的从警生涯中闻所未闻的示威,落网的犯罪嫌疑人竟敢在庄严的公安机关,在如此盛大群众场合,公然嚣张地进行挑战!
杨加林知道,刘涌作为一个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头子,能够一次又一次逃避法律的严厉惩处,一定有许多“保护伞”一次又一次为他保驾护航,才让他能每每遇难呈祥,转危为安……
是的,这里有朱赤等助纣为虐,帮他干尽坏事,又为他掩盖罪责的一些腐败警察;有高刘明贤这样臭味相投,欺上瞒下,帮他披上市人大代表政治袈裟的沈阳和平区劳动局局长这样基层干部;有被刘涌视为亲爹,一次次摆平法律问题,手握生杀大权,先后担任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刘实;还有被小恩小惠打动,舆论称刘涌的“干妈”的——沈城政界另一个不寻常女性,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焦玫瑰,为他摆平了一次又一次商业纠纷……
“慕老大”落网之谜(9)
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保护伞虽然都是手握大权的一方“诸侯”,各有妙用,但都不足以、也绝对不能指挥公安局,那么刘晓津狂妄呼喊的又是谁呢?
是的,马向东绝对是刘涌的铁哥们,但马向东进去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往上,他不敢想了,因为那个黑衣市长“慕老板”太红了,从根红到梢,方方面面都是一个佼佼者,在沈阳老百姓的口碑中极佳。
说心里话,杨加林一开始出任公安局长时,尽管对顶头上司慕绥新有些不好印象,还是很尊敬他的。他们直接打交道并不多,第一次是1997年春节,按着惯例每逢春节晚上,市里五个班子领导都会例行公事到公安局,向保卫社会安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安干警拜年。那天晚上,慕绥新在马向东家喝了酒,大约8点钟左右就到了。他左等右等看没人来很气愤,情绪也不好,便一人坐在那里抽烟,低头不语。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市委书记来了,让杨加林汇报春节安排,杨加林刚说两句话,慕绥新就不耐烦了,极不礼貌地向杨加林发火:“这大过节的,你简单点!”
杨加林立即说:“没有什么说的了!”顿时闹得当场十多位领导面面相觑。
这就是杨加林对慕绥新第一次印象。但他们毕竟是上下级,慕绥新毕竟是市长,杨加林主观上是希望与领导沟通的,是尊重领导的。他与慕绥新心里真正结下“疙瘩”是因为公安局的人事调动。其实,慕绥新管公安局调人的次数不多,只有两次。一次是1997年底,慕绥新要从外市调进一个管刑警的副局长。传言传遍了沈阳公安局,人们纷纷问杨加林时,杨加林还蒙在鼓里。直至1998年初的一个晚上,慕绥新才一个电话打到杨加林家里,开门见山:“杨局长,我给你们公安局介绍一个干部,×××你熟不熟?”
杨加林这才对上号,才明白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知道!”
“你认为把他调来做管刑警的副局长怎么样?”
杨加林心里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不是×××不行,而是沈阳这样一个大市与小城市治安不同,局党委会已经研究决定从自己队伍里产生副局长。
慕绥新一看杨加林态度不明朗,非常不高兴了:“你到底什么意见?”
杨加林只得如实托出:“你问我的意见,我不赞成!”
慕绥新一下把电话撂了。
又过了三个月,慕绥新在一次会后把杨加林留下:“加林,我帮你选一个交警支队长?”
“谁?”
“×××,当支队长行不?”
“不行,威信不足,口碑不佳!”
“哎,小×有能力,年轻有为,应当拿过来当支队长!”
杨加林已经因为人事问题与他打过一次交道,不想当面给慕绥新难堪,便说:“我们班子回去碰一碰,沟通沟通。”结果一沟通,大家都不同意。
一周之后,慕绥新秘书打来电话:“慕市长找你。”他一去,慕绥新便急不可待:“小×怎么样?”杨加林如实回答:“大家意见不一致,口碑不好!”
慕绥新火了:“什么口碑不好,威信不高,不就是能干事得罪了人嘛!”
杨加林立即说:“慕市长,不能这么说。”
慕绥新权威受到了挑战,立即把大长脸拉下来:“不这么说,怎么说,行,我不跟你说了,我找组织部!”
果然不出三天,组织部前来协商,因为公安局党组不同意,这件事没办成。
然而,杨加林万万没有想到,7月14日,他们把刘涌从黑河押回来后,在北京住院的慕绥新就从北京打来电话叫公安局去汇报。慕绥新的秘书当时就放出风:“刘涌有什么事?你们大惊小怪的?什么黑社会?你们局长还想当市长怎么地?”
同时,北京又传来慕绥新的声音:“你看我回去怎么收拾杨加林。”
而与慕绥新相反,8月底中央纪委检查组一听抓住刘涌,立即派两位处长从北京飞来,要求提审刘涌。鉴于当时沈阳情况非常复杂,杨加林说明了情况: 因为怕刘涌不服消息走漏,他正关押在一个秘密地方,你们现在找他,他不会说,待我们审完,你们再审,中央纪委检查组完全同意杨加林的意见。
“慕老大”落网之谜(10)
9月25日,刘涌终于供出了所有罪行,一切真相大白。
9月27日—9月29日,中纪委审了三天,于是刘涌供出了一大串贪官,为首的正是慕绥新……
伴随着刘涌的交待,终于撕开了沈阳黑幕,马向东案子又有了突破口,慕绥新也被抓住了狐狸尾巴。
1999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市政府下达《关于向沈阳市百佳集团行政划拨国有土地的批复》即被刘涌奉为“至尊至宝”的红头文件前两个月,刘涌未用司机,独自一人开车到市政府,走进扩建竣工不久后的咖啡色办公大楼,乘电梯到4层,径直进入沈阳市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办公室。当时,办公室里只有马向东一个人在,刘涌去前已经电话同他约好了。马向东凭直觉与经验猜到了刘涌此来的目的,没离办公室寸步。果然,刘涌落座寒暄不久,就笑吟吟地从皮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交给了马向东,这位人民政府的副市长马向东点头会意,收下了。
在那个档案袋里,装着10万美元。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问“你为什么要送马向东10万美元?”这个问题时,刘涌回答:“因为他为我办了拨划中街那块商业用地。”
这个回答是再爽快不过的了。刘涌之所以能够得天独厚地获得那块商业用地,其奥秘就在这里。
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刘涌再次给马向东打电话,约他当天晚上6点在海馨龙宫吃饭。马向东以他的精明又猜到了刘涌意欲何为,所以干脆地说:“行!”
刚过5点,刘涌就开车来到那家豪华酒店,走进预订的包房。自从当了市人大代表,刘涌与马向东有了较多的接触,马向东也爱往他这样的私企大户堆里扎。因而他吃饭的口味刘涌都知道。那天刘涌点了几道菜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