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281部分

小寒资料集-第281部分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文十九年(1550年)在常在寺出家后,正式称斋藤山城守入道道三。
其实当时织田信长有着“尾张的大傻瓜”的恶名,蝮蛇的打算是先利用联姻平稳局面,然后再用女儿为内应,里应外合的歼灭尾张织田家。
有一种传说,在女儿出嫁前,道三把一柄短刀交给归蝶,示意她在时机成熟时,刺杀自己的丈夫信长,归蝶却笑笑回应父亲:“我将去好好观察那个大傻瓜,说不定某一天,我反过来会把短刀插入父亲的胸口。”这一年,归蝶年仅十三岁,正式成为织田归蝶。
而另外关于这件事的传说,是信长使用反间计,向归蝶散布假消息,指出斋藤家有人会谋反,结果归蝶把这假消息写成信送回娘家给父亲,使道三将无辜的家臣杀害。
因为归蝶从美浓嫁来,通称浓姬,也称鹭山殿。在这位浓姬的促成下,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斋藤道三在美浓与尾张交界的富田正德寺会见女婿织田信长,这个一改往日的傻瓜习气,英姿焕发的女婿得到了道三的赞赏,使得道三在会后感叹:“以后我的儿子只配在女婿门口系马为奴。”这句话预言了之后信长的远大前途,也激起了斋藤义龙的不满,为以后的长良川之战埋下隐患。
长良川之战,道三败亡,之后的十年里,经历了桶狭间合战、斋藤义龙病死等事件后,信长仍无法实现占领美浓进而夺取天下的志愿。
据说《尾张阵中记》也记载他常半夜登上天守阁眺望北方。一夜,妻子浓姬问道:“殿下在这里看什么?”信长狼狈的回答道:“啊!星辰、北斗……”“您是在眺望稻叶山的白色城楼罢!”夫妻两人会意的相视而笑。
在美浓出身的妻子指点下,信长对西美浓稻叶、安藤、氏家三豪族进行了策反工作,终于在永禄十年八月(1567年)攻克了稻叶山城,并听从高僧泽彦的教诲改名为“岐阜”。
由于织田归蝶并未给信长留下子嗣,她以后的经历鲜为人知,只能根据传说而猜测。归蝶的下落有五种说法:一是在信长得到美浓之前已经亡故;二是信长看见美浓到手,归蝶已然无用,遂将其杀害;三是信长将其流放回到美浓明智家;四是在本能寺烈火中,与信长一起化为浓烟;五是一直保持正室的地位,并逃过本能寺一劫,化名“安土殿”,受到织田信雄的照顾,庆长十七年(1612年)过世,法名“养华院殿要津妙法大女市”,葬在京都的大德寺总见院。
无论是自身的传奇经历还是父亲与夫君的辉煌历程都给归蝶的一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她的不羁与坚强,在那个男子做主的时代中犹如破茧而出的绮丽蝴蝶,在烈火硝烟中华丽飞舞。
Ⅱ前田松
芳春院
天文十六年(1547年),阿松于尾张国海东郡出生,生父为篠原一元,主计,织田信秀家臣,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的翌年太原雪斋围攻三河安祥城的战役中战亡。
其母竹野氏在丈夫战死后又改嫁给高田直吉。因为母亲改嫁的关系,阿松被送到母亲的姐姐长龄院的夫家前田家,被利家的父亲前田利昌收为养女,从此与前田利家以兄妹的身份生活在一起。前田利家为利昌第四子,幼名犬千代。天文二十年(1551年)正月,前田利家15岁时出仕织田信长,知行50贯。八月元服,改称孙四郎利家。翌年的萱津之战为其初阵。
永禄元年(1558年),11岁的阿松嫁给前田利家,从此名为前田松,阿松容姿美丽,开朗喜欢交际,而且爱好读写书画,是和歌和武艺都兼备所长的小姐。此时前田利家20岁,改名又左卫门,因为枪术过人,人称“枪之又左”。
永禄二年(1559年)阿松12岁,长女阿幸出生,但是也就是这年,前田利家因为私怨怒斩十阿弥,被信长追放,于热田松冈氏、三河林家寄食。利家追放期间,阿松的经历无法细查,但是应该是生活在荒子城中抚养女儿阿幸。
但是利家的苦日子并不长,在永禄三年(1560年)前田利家22岁时候,跟随信长于桶狭间之战立下军功被赦免其罪,允许返回织田家,阿松与利家再度团聚。
永禄五年(1562年)正月,15岁的阿松生长男前田利长,利长后来继承了前田家。
永禄六年(1563年)阿松16岁,次女萧出生。利家的父亲利昌在桶狭间合战战死后,本来是由利家的长兄前田利久继承前田家,但是在永禄十二年(1569年)十月,织田信长命令利家继承前田家家业,利久被迫离开尾张荒子城,利家遂为家主,阿松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元龟三年(1572年),阿松25岁,三女麻阿出生,此女以后做了丰臣秀吉的侧室。此时前田利家屡建战功,阿松和木下藤吉郎的妻子宁宁在织田军营中是近邻,两人经常隔着“一道木槿的绿篱”聊天,关系十分亲密友好,为以后前田利家成为丰臣政权的“五大老”之一也奠定了人际上的基础。
天正二年(1574年),阿松27岁,四女豪姬出生,此女成为丰臣秀吉的养女,并在以后嫁给他的养子也是同为“五大老”的宇喜多秀家。豪姬性格坚强头脑聪慧,在关原合战前后始终不屈服于德川家康(是我夫人美美的的偶像~~~)由此也可以窥其母上的教导与典范作用。同年,信长第五女永姬出生,后为利长的正室,以后的玉泉院。
天正五年(1577年),阿松30岁,五女与免出生,但是15岁就去世了。
天正六年(1578年),阿松31岁,产下二男利政。
天正八年(1580年),阿松33岁,七女千世出生(六女菊为侧室所出),后为细川忠隆之妻。
天正十一年(1583年),在这之前政治发生了变化,本能寺事变已经发生,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意见不和导致矛盾激化,而利家在践岳之战中选择了倒向秀吉,这种正确的选择,也不能不说与阿松和宁宁年轻时候结下的深厚友谊有关,而在柴田胜家和前田利家失利的时候,是阿松毅然担当起了会见前来府中议和的秀吉的重任。
还有一个关于阿松的小插曲,就是天正十二年(1584年)利家担任总大将在能登末森城与佐佐成政对抗时,利家当时拼命敛财,阿松半开玩笑的劝诫着“不如只带金银,把枪扔掉好了……”反映了阿松大将般的气度。
庆长四年(1599年),61岁的前田利家病死,号“高徳院桃云净见大居士”,此时阿松52岁,出家法号“芳春院”。
此时的政治局势也是一触即发,第二年,即庆长五年(1600年)爆发关原大合战,而此时却盛传嫡男前田利长反对德川家康的留言,这时,芳春院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人质来到德川的居城江户,稳住了家康的疑心。
元和三年(1617年),60岁的芳春院去世,纵观她的一生,她为了前田家尽心养育了二男九女,并为了前田家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谋略,扶植出前田家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成就了利家辉煌顶点的“加贺百万石物语”。
Ⅲ浅野宁宁
高台院湖月尼
天文十七年(1548年),宁宁(也作祢祢)在尾张朝日村出生,生父是播磨出身的织田家武士杉原定利,生母杉原朝日,是杉原家利之次女。在幼年,宁宁和妹妹被送到姨母七曲殿处抚养,即浅野长胜家,而浅野长胜是织田家的弓箭手,所以她相当于生活在织田家。宁宁的幼年经历和松夫人有很大程度的相似,这样的过早离开亲生父母的回忆也许正是日后二位夫人成为亲密好友的前奏。
永禄四年(1561年),宁宁遇到了决定她命运的男子,26岁的木下藤吉郎,并与之结婚。当时的木下藤吉郎只是足轻,而且出生微寒,宁宁与他的生活十分贫苦,以至于时常需要向隔壁的松夫人借东西。
但是战国乱世中不会让有才能的人沉寂下去,元龟四年(1572年)木下秀吉(1568年曾改名为木下秀吉)因为建成墨俣一夜城及攻打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有功被赐与近江小谷城,并改木下姓为羽柴。天正二年(1574年),羽柴秀吉把身在岐阜的宁宁接到在琵琶湖畔的长滨建造的城堡居住。
居住在长滨时候的宁宁,一直在帮多次远征的秀吉处理家中政务,运用自己善于识人的长处推荐给秀吉很多人才,并且极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就是二个例子,所以在她荣尊北政所的时候,身边围绕着一批说是忠于秀吉毋宁说是忠于宁宁的将领,但是基于个人感情的原因,她所重视的武将大都为尾张出生。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事变,羽柴秀吉迅速与毛利氏议和,折回京都,并通过山崎之战,贱岳之战,小牧·;长久手之战(宁宁生父木下定利在此次战役中战亡)取得政治主导权,在织田信长之后成为统一日本的继承者。
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秀吉任关白,按照惯例,关白的正室夫人被称为北政所。天正十四年(1586年)秀吉被赐姓丰臣并就任太政大臣,此时宁宁也晋升为从一位,成为实际上日本地位最高的女性。她的名字也和其他贵族女子一样被称为宁子,宫廷的正式书信公文上,则写作“丰臣吉子”。
但是北政所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无忧无虑,因为有一个女人时时刻刻都在防碍着她,这就是阿市与浅井长政的女儿,茶茶,嫁给丰臣秀吉后被成为淀姬或者二之丸夫人的一位美女。
淀姬的势力来自于丰臣秀吉的宠爱和围绕在她周围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文官们,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淀姬有着来自战国第一美人阿市遗传的美貌,和织田家的血统,前者是秀吉宠爱她的直接原因,而后者则成了这些大都是浅井旧部的江北人慰藉自己感情的解释。淀姬的势力造成的影响给北政所造成了威胁,而且淀姬是丰臣秀吉唯一的亲生儿子丰臣秀赖的生母,而北政所却没有生育子嗣。
庆长三年(1598年8月18日),太阁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死,这意味着丰臣秀赖会继承丰臣政权,那么围绕在淀姬周围的一帮近江人将会取代跟随秀吉打天下的尾张武士,成为丰臣家的势力中心。
北政所是个颇具豪侠气质的女性,对于和秀吉一起创立的丰臣政权,她的观点是“宁毁己手,毋与他人”。于是,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大合战,北政所支持的是德川家康,小早川秀秋的倒戈,也是早就受到了北政所的启示。
江户时代的儒学家曾说过这样内容的话:“北政所的才气,导致了丰臣家的灭亡。”德川家康也十分尊敬这位北政所。在关原之战胜利后,庆长十年(1605年)宁宁出家,号高台院,家康在京都东山山麓专门造了高台寺,供宁宁静修。
阴把枪
阴把枪是指右手握枪根,左手反抓枪杆的传统枪术!
点穴擒拿防身术
点穴擒拿防身术是一门独具魅力的武术技巧项目,是人们在长期的习武实践中,沿自中华悠久的人体穴位知识摸索、总结出来的。这项神奇的功夫讲究以静制动,以巧取胜。学习和掌握点穴技巧,不但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不依赖器械的个人防守能力以免受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枪法
枪法:使用长枪的技术。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己。相传枪实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慴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孱弱不能军者,父母弃之,里人不与伍;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总之枪法之起于武吃氏也,可以无疑。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後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於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於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翻把枪
翻把枪是流传于陇上的优秀传统武术器械套路,此套路在天水一带流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