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冼冤录-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寇准在皇上龙体欠安的时候,明明是狄世子他却说成是太子,分明是指鹿为马,居心不良,皇上应该治他个欺君之罪!狄世子也应同罪!”潘太师气愤填膺,满口大义凛然。
“就是吗,寇准简直就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他仗着是老臣,倚老卖老,臣妾早就看不下去了,恳请皇上治他的罪!”一旁一直不说话的潘美人这时也出来煽风点火。
“皇上,臣妾相信寇相爷绝不是那种倚老卖老的人,多年来他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大宋鞠躬尽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刚才的话一定是另有深意的,请皇上让他把话说完。”刘娘娘也出来替寇准说话了。
“皇上,臣也赞同刘娘娘的话,等寇相说完皇上再下结论也不迟!”包拯说道。
“这,好,看在众位求情的份上,寇准,朕就让你说下去,如果说得不对的话,就别怪朕不讲情面!”真宗毕竟对寇准一时之间还是拉不下脸的,他想给他一个机会,找个台阶下去算了。
寇准谢过皇恩后,哭着说道:“皇上,您可知道,这位狄王子他根本就不是狄亲王生的呀。他其实就是皇上您和李娘娘生的那个被人用狸猫换掉的孩子呀!皇上,您看仔细了,他的气质多像您呀!”
“什么?你说什么?他是朕和李妃生的儿子,这怎么可能?狄亲王呢?快传来回话!”真宗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皇上,寇准应治死罪!他这是颠倒黑白,淆乱视听,大罪当诛!”此事大出潘美的意料,眼见好事多磨,他气得大声咆哮起来。
真宗见潘美如此嚣张,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太师,这里还有朕作主呢,你不必如此紧张!”
潘美被真宗一喝顿时就像蔫了气的皮球,低下了头。潘美人正欲为她父亲说两句好话时,一个满头白发的大臣跌跌撞撞的进来了,众人看得清楚,他正是三朝元老狄亲王。
“狄亲王,你说说看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真宗迫不及待的问道。
“皇上,老臣犯了欺君之罪啊!他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他是您的骨肉啊,当年狸猫换太子的事发生后不久,就有一个叫怀珠的宫女偷偷的把一个婴儿送到了我府上,说是太子,当时我也不信天下有这样离奇的事,可是那宫女所描述的事实却不由得我不信,而且那孩子的手上还带着一个手镯,正是皇家之物,那宫女说那就是皇上送给李娘娘的,就是这个,皇上你看。”狄亲王果真掏出一个手镯来。
真宗只看了一眼,就认出了它正是当年自己送给李娘娘的,那时曾戏言一定要给他俩的孩子的,如今睹物思人,往日的恩爱情景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真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皇上,不要相信他的话,狄亲王老了,他糊涂了!”潘美一时情急大叫起来。
“对呀,太师说得对!”潘美人和丁谓随声附和。
“你们住口,朕送给李妃的东西,难道我不认识吗?来,孩子快让朕看看,朕听信谣言,对不起你娘呀!”真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潘美一见形势不对,连忙朝那个他带来的龙生使了个眼色,龙生得讯急忙跪到真宗面前,拉住真宗的腿哭道:“皇上,我才是您的亲生儿子呀,您忘了我的妈妈吗?她到死都没有忘记您呀!”
真宗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犹豫了,面对着两个都说是他儿子的人,他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取舍了。
“皇上,您看这是谁?”寇准的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妇人,真宗一看,还以为是在梦中,这不是李妃又是谁?现场除了包拯三人外其他的人都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玉儿,真的是你吗?朕不是在做梦吧?”真宗紧紧抓住李玉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李玉也是热泪盈眶,话语哽咽:“皇上,您保重身体,臣妾在这儿。”
“朕对住你呀,这些年来你怎么过得呀?当年倒底是怎么一回事?”
“臣妾那时生产昏迷过去,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可是臣妾敢拿生命保证,生的绝不是狸猫,因为我亲耳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后来皇上正在气愤中,不听臣妾解释,臣妾也没有办法,只能忍辱偷生,那场大火之后,臣妾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人策划的,他们要害死我们母子俩,他们的阴谋才能得逞。臣妾能够活着见到皇上,都是包拯救了我,他把我安置到寇相爷府,才知道我们的孩子没有死,我一眼就认出他了,您看他都长这么大了,多像您啊!”李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皇上,你不能信她的话,这样对龙生太不公平了!”潘美人见真宗对李玉的话已信了十分急得大叫起来。
“对,对,这样不公平!”潘美和丁谓也附和道。
“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不如就让两位公子暂住宫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臣想皇上会有结论的。”包拯进言道。
真宗正不知如何是好,听了包拯的建议,觉得不错,就说道:“好了你们别争了,就让他俩进宫吧,朕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
众人无可奈何,只得退下。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四章 惊天阴谋
包拯出得宫来就急着问寇准道:“相爷,原来你早就知道太子殿下在狄亲王府啊,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也好早作对策啊!”
寇准哈哈大笑,拍拍包拯的肩膀道:“连我们的老包都不知道,那他们不就更不清楚了,包拯,现在他们的注意力都在你一个人身上,这件事少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安全性,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包拯恍然大悟,他谦虚的说道:“还是寇相想的周全,包拯一切听凭寇相吩咐。”
“哎,老夫老了,这件事情还要仰仗你包拯去做,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们陷害李娘娘的证据,并且千万不能让那个假太子获取皇上的欢心。这点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潘美人,她一定会在皇上跟前花言巧语的,我会借进宫请安之计和刘娘娘、李娘娘好好商量怎么应付的。”寇准有点担忧。
“寇相,您放心,邪终归不能压正,他们这般奸佞总有一天会伏法的,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一切拜托了!”寇准在包拯的安慰下暂时放下了那颗紧张的心。
包拯和寇准道别后,回到府衙叫来了公孙策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因为包拯救了公孙萼,所以公孙策决定留下来帮包拯,他兄妹俩暂时就住在府衙。
包拯和公孙策讲了刚才发生的情况,问公孙策有何看法。公孙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据此看来,这事和潘太师有脱不了的关系,而且和潘美人说不定也有关联,那个太子现在看来不知真假,皇上对那个春梅的感情不像是假的。”
“虽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做的,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皇上不会相信我们的话的。如果那个龙生真的是皇上和那个春梅生的,你说皇上会怎样选择?”包拯显得忧心忡忡。
“这个公孙策不敢妄自猜策,不知道展护卫有没有探到什么消息?”公孙策道。
“再等等吧,我相信展护卫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包拯很有信心的说道,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意道,“我有一个计策不知行不行?”
“大人,请讲。”
“我准备和寇相商量先放出风声请皇上和两个太子滴血验亲,皇上是否同意那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试探一下那个龙生的虚实。”
“大人,好计策!”公孙策忍不住叫起好来。
包拯微微一笑,说道:“公孙兄,你先带着张龙他们去把翠儿的母亲接到衙门里来,她也是重要的证人,我们不能再出差错了。”
“是,大人。”公孙策答应一声去了。
是夜,包拯又是彻夜无眠。
开封城内这几天风平浪静,包拯知道这平静后面一定酝酿着惊天风暴,早作准备才是上上之策啊。他去拜访寇准,寇准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原来那个龙生在皇宫里刚安份了几天就露出了好色的本性,常常对宫女动手动脚,若得真宗龙颜大怒,相反李娘娘的儿子却是一番皇家风范,跟龙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潘太师这几天总是显得神色紧张,看来他是担心龙生会失宠。
“寇相,我想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包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为什么?”寇准问道。
“这,我一时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而已,皇上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我想他很快就会做出一个选择的,到时就会知道的。”
“是这样啊,咦,展护卫好几天不见了,他到哪里去了?老夫记得你们两个是形影不离的呀!”寇准突然想起了展昭问道。
“噢,展护卫正在办一件很重要的公务,过几天就会回来的。寇相不必担心。”包拯答道。
“老夫明白了,这样你先回去,老夫再去宫里走一趟,看看情况如何。”寇准似有所悟。
包拯出了寇府,直接回了府衙。他刚才和寇准说展昭很快就会回来的,其实他心里是很着急的,展昭去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回来了呀,他的易容术在江湖上也是小有名气的,再加上欧阳天被关了这么多天,对他的言谈举止也是揣摩的挺熟悉的,应该不会露出破绽,难道又有什么意外发生?
包拯正在灯下苦苦思索时,突然门被撞开了,一个穿着夜行衣的人手里抱着个少女走了进来。
包拯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展昭!只见他头发凌乱,衣衫上都是血,包拯慌忙帮他把那个少女放下来,并且派人去叫公孙策,因为他对医术颇有研究。
“她是谁?”包拯问展昭道。
“她就是蔻珠的表姐翠儿,也就是被欧阳天抓去的那位姑娘。”
“是她!她怎么啦?”
“那天我假扮欧阳天被鬼门三杰带走后,他们果然把我带到了太师府,幸亏对欧阳天的性格摸熟了才没有露出马脚,太师问了我一些问题,我都小心应付过去了,不过明显看得出了他们对我有了一些戒心,商量事情也要背着我说了。他们也不让我外出,于是我就整天的在太师府里闲逛,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斟据。有一天,我来到后花园的一间小房前,听到里面传出轻轻的哭声,我小心推开门,一看是个姑娘。那姑娘其实就是翠儿,当时她看到我非常惊慌,因为我那时的打扮还是欧阳天的样子,翠儿被欧阳天抓去时的恐惧还记忆犹新呢,后来我露出了我的本来面目,向她再三解释才消去了她的疑虑,她向我讲述了她所知道的一切。”展昭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了看昏迷不醒的翠儿说道,“都怪我没有保护好她,让她受累了。”
“你放心好了,我看她受的只是皮外伤,只是惊吓过度才昏过去的,呆会儿公孙策过来给她医治一下就会没事的。你快接着讲下去!”包拯显得很着急。
“翠儿说她刚被抓进太师府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们审问她时老问蔻珠和李娘娘,她才渐渐明白过来。她想到蔻珠和那个善良的李娘娘对她很好,她可不能昧着良心出卖她们呀,于是她不管对方怎么逼问一口咬定不知道。鬼门三杰无论用何计策也撬不开翠儿的嘴巴,无机可施之下他们决定灭口,把翠儿留着只会徒增一份危险,不料就在他们要下手时,府内来了一位贵公子,竟然看中了翠儿。太师虽然不情愿,但是他好像有求于那位公子,只得同意了,翠儿在万幸中死里逃生。翠儿知道要逃出虎口不能硬来,于是假意顺从那位公子,伺机逃走。过了一阵,太师府里的人渐渐对她放松了警惕,那位叫龙生的公子进宫后,其他人似乎把她遗忘了,她有一次夜里想逃跑时不小心迷了路,竟然跑到了太师的房间那儿,她听到里面有怒骂声就偷偷的凑上去听了起来。没想到不听则已,一听把翠儿吓了一大跳,原来太师正和手下在秘商怎样谋害皇上!”
包拯听到这里,手里的杯子“铛”的一声掉到了地上,摔的粉碎!他大喝道:“他们竟敢做出如此大逆的事来,该杀!该杀!”
“大人息怒。”展昭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下去,“他们准备在太师去探望皇上时动手,那时候龙生和潘美人也会在那儿接应。”
“什么?那个龙生果然不是善类!”
“翠儿听得惊心动魄,不小心弄出了声音,他们顿时就要对她下毒手,我见此情形,只得出手相救,虽然我奋力救出了翠儿,但是我的身份也暴露了,他们人多势众,翠儿也受了伤,路上她对我说了听到的情况后就昏过去了。大人,大致情形就是这样了,具体的要等翠儿醒来后才能知道。”
“有我包拯在他们的阴谋休想得逞!”包拯的面孔因为愤怒显得更黑了。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五章 一网打尽
第二天,公孙策把翠儿的母亲接到了开封府里,母女二人相见,拥在一起,嚎啕大哭。包拯在旁看得也是心酸,他说道:“你们母女俩暂且住在这儿,我一定会让那些恶徒受到应有的惩罚的!”
翠儿母女谢过包拯暂时不提,且说真宗自从二位太子进宫后,欢喜交加,身体竟然慢慢好了起来,只是要在两位皇子中作出一个合适的选择,让他颇感为难,一个是受尽苦难的李娘娘,一个是对他矢志不渝的春梅,不管选谁作太子,对另一个人都是太不公平了。不过没有多久,真宗心里的天平就开始向李娘娘那边倾斜了,毕竟春梅已死,而李玉还在眼前,再说那个龙生一点也不像皇家子弟,他随意的和宫女嬉笑打闹,书也不看一眼,如果不是春梅和他的儿子的话,他早把他赶出宫去了!他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根本就不是这样的,难道龙生并不是他的儿子,可是为什么潘太师又那么肯定呢?看来还是寇准说得对,应该用滴血验亲的方法才能彻底消除自己心中的疑惑。本以为和太师说后,他不会反对的,没想到他却非常紧张,极力反对,这更让真宗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宁可一时麻烦,也不能让内宫以后成为闲言的滋生地。今天正是滴血验亲的日子,真宗召集了朝中几位重要的大臣来共同见证。
因为怀着心事,真宗怎么也睡不着,所以早早的就起床了,正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