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我意三国 >

第61部分

我意三国-第61部分

小说: 我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那是自然啊。”徐庶乐得笑了起来:“用子旭的话说,那就叫‘打工’。帮自己的同窗打工,那也是很不错的嘛。”他说着顿了一顿,随即神秘的告诉崔浩:“你发现了吗?被孔明当作目标的那两位有很多相似之处哦。”
    “相似之处?不会吧?这两位可是相距了好几百年哦。”崔浩对此有些意外。
    “是一百五十几年。一个生活在春秋的初期,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和现在一样,都是乱世。”徐庶的话渐渐的便低起来。没有人喜欢生活在乱世,因为那对天下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幸。
    “乱世啊!”崔浩叨念着这个词,脸上不禁有些黯然。不过,他终究是年轻人,随即振奋起来,笑着对徐庶说道:“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悲观哪。虽然天下纷乱,局势很不好,但对于哦我们而言有什么可怕的呢?乱世出英雄啊。现在正是我们风采渐起的时候。其实不单单是我们,事实上乱世里的每一个英雄都期待着能够平定乱世。这绝对还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局势。因为眼下的乱,只是为了再次的统一作过渡。这局面还可以有所作为哦。”
    “嘎……”徐庶讶然,他顺手摸上崔浩的额头,打量着他时候有发烧。当发现一切正常之后,他才重新坐下,一脸奇怪的说道:“我说州平啊。这样子的话可不像你哦。我想这是孔明那家伙的看法吧。”
    “哈!这个你也能看出来啊。”崔浩苦笑着点点头:“我只是对你的那消沉有感而发罢了。不过观点确实是来自于孔明的,只不过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悟。不过,话说回来,孔明的这话讲的可真是好啊。”
    “是不错,说能力那家伙确实和管乐差不多呢。”徐庶笑道。他说着从火锅里夹出一块肉来,乘着热气囫囵的吞下,方才继续上面的那个话题道:“管乐除了生活的背景十分相似之外,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皆非独勇之徒。”
    “怎么说?”崔浩的眼里露出好奇的眼神。
    “还要怎么说?你回想一下他们成就各自功业的过程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嘛。”徐庶笑着似乎不肯说出答案。但这只是表面上,事实上他那一句看似推卸的话已经把最终的答案告诉给了崔浩。
    “想一想,管仲乐毅两人的成功经过?”被这一句惊醒的崔浩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管仲出仕齐桓公,助他成为诸侯盟主。其中联合郑、卫、鲁等诸侯,签订高于各国法律之上联合盟约的葵丘之盟是他功业中最高的地方。由此而往后的十几年里,黄河流域的各国渐渐有了一套共同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乐毅出仕燕昭王,东下齐国七十城,将齐国打得几近灭国。那更是因为联合了当时战国七强中四强的结果。齐国再厉害也抵挡不了诸国的联军。这场对付齐国的战争可以说在一开始就确立了齐国的失败。在诸侯齐心的时候,没有一个国家又办法对付天下人的众怒。
    “这两人一文一武就一般而言没有相似地方。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说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真实的力量,知道自己想要成功就必须与他国结盟才行。”崔浩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的说道。
    “孔明想效法他们的这一点。”徐庶猜测道。他隐约感觉到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晟心中似乎都已经有一个一定要打倒地目标。“他们是为了这个目标,才想要寻找可以联合的对象。”徐庶在心中暗暗想着。
    他只是有些不明白:“那个非要联合诸侯才能打败的目标究竟是谁?是眼下风头正键的袁绍吗?好像他再怎么强,也没有强到非要联合所有的力量才能将之打败的地步吧!”他想着摇了摇头。因为想不通,就打算不再去想。徐庶还是一个比较放得开的人。
    “效法这一点很好啊。无论是管仲还是乐毅都是我们现在所期望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期待管仲吧。因为他的手段稍稍和煦一些,不像乐毅那样是以战止战的。如果管仲的手段能够成功,那天下会少死很多人。”在徐庶沉思的时候,一边响起崔浩的话声。
    “那样并不好。”听了崔浩的话,徐庶轻轻的摇了摇头:“如果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国度存在地化,那还能慢慢的进行管仲的政策。可眼下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无不对我们中土虎视耽耽。我想眼下我们应该用乐毅的办法才行。以战止战尽可能快的统一天下,才是最好抵御外虏的办法。”徐庶说着,严重放出凌厉的光芒。一种无形的杀气从他身上涌出,让坐在他对面的崔浩不觉得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可怕啊。”崔浩打了一个寒颤,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他不像在纠缠这个话题,便想说一些别的。突然,心中的一个嘱托使他开了口:“元直,孔明今年二十了吧。”
    “是啊。怎么了?”听崔浩突然提起这个,徐庶有那么一瞬间的错愕。
    “你不觉得应该给孔明说一个好对象,让他结婚了吗?他已经二十了,在这个年纪结婚并不算晚。而且前些日子子旭曾偷偷地拜托我去帮他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子旭想他的婚礼和孔明的是在同一天举行。”崔浩微笑着说道。
    “那么你有好人选了吗?”徐庶问他。
    “有一个。”崔浩点点头,“子旭和孔明都是要做大事的。他们以后一定很少回去管自个家里的事情。子旭的妻子就不要说,无论如何子旭自己的都十分满意她。至于孔明,我决定帮他找一个勤快的妻子。这样,我想能够更加让孔明放心在事业上。”
    “勤快的妻子?”徐庶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她?”
    “没错。”崔浩微笑起来,“你不觉得他们很相配么?”
    “嗯!正好相配!”徐庶说得也十分坚决。
    虽然徐庶和崔浩都没有说出对象的姓名,但彼此都明白对方说得是谁。
    “如果真的是她,那和孔明还真是绝配呢!”徐庶心中如此想到,他突然有些担心,就问:“黄承彦先生不会反对吧?”
    “应该不会。反而应该高兴才对。其实这才是伤脑筋的地方呢!一般人更不就娶不了她。”崔浩摇摇头,反问徐庶:“元直兄也是单身,如果有人向你提亲,对象是黄先生的强劲,元直兄有何感想。”
    “这个嘛……你明知道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到我身上嘛。你看我这身子……”徐庶显得很尴尬。他才六尺五寸,实在是太矮了。
    “要是能再高上一尺就好了。虽然那样依旧比她矮。但娶她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徐庶想了想附带一提道。
    襄阳名士黄承彦有一名年满十七的女儿,皮肤略略有些黑,眼睛明亮有神,容貌生得非常可爱,但问题是身高接近八尺。那实在太高了,即使就男子而言也算是高挑的,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女子呢?就眼下的风气而言,只有娇小才算得上是美貌。一般女子一过十五岁自然就有人上门提亲,但由于身高的关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敢踏上黄家的大门。
    “这可是专门为孔明准备的喔。谁叫那家伙身高超过八尺呢!”徐庶微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听说这个姑娘除了个子高以外还有一样奇怪的地方。”崔浩说着眯起了眼睛。他的家族和黄承彦的关系密切,所以对于黄承彦那不太出门的女儿,知道的比一般人多一些。
    “什么奇怪的地方?”徐庶问。
    “黄家的千金很能干,什么都会做,女红、厨艺自然不用说,还有一件擅长做工具的奇怪嗜好。”崔浩说着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做工具?”徐庶显得很有些吃惊。
    “嗯。”崔浩点点头:“而且,还是一些以前都没有人想过的东西。列入,一般人切菜既费时又费力,这位姑娘居然能作出一种工具,利用水流的力量代替忍受做那种简单而枯燥的动作。虽说着有些奇怪,但也能从令一个角度说明她的脑筋相当好。”
    “呵呵,孔明才不会管这些呢!只要她身高够了就行。”徐庶相等很无所谓:“我听说孔明刚刚来到荆州的时候,参加那次为他叔父举办的接风宴会。他叔父本来要帮他介绍对象的,但他却用一个‘要身高与我相当’的借口予以回绝了。虽说那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但孔明的观念与常人不同也是事实。我想我们应该尽快的前往隆中才是。”
    “什么时候去?”看着徐庶那迫不及待的模样,崔浩笑了。“居然比我还急,这话题好像还是由我提出的呢。”他摇摇头,不能理解这个,便问道:“什么时候去?下午的时间已经不多呢。”他说着抬眼望了望天,他们已经在这里耗了进一个时辰,日头都隐隐的有些偏西了呢。今天是绝对到不了隆中的。
    “那就明天去吧。先生为诸葛家做了两次媒人,现在可能要轮到我们了。”徐庶说着伸了一个懒腰。
    “那就明天去吧。”崔浩点点头最终答应下来。他一把拉起徐庶,高声叫唤着酒店的侍者:“小二,结帐了。”
    第二天,徐庶和崔浩连诀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虽说他们的决定是临时起意的,事先并没有和孔明商量好,心中总有些担心出现空跑一趟的情况,但两人的运气似乎很好——当他们到隆中阻隔宅的时候孔明刚刚起身,正坐在榻上思考今天究竟要作些什么呢。他昨夜和李晟下棋下到很迟,眼下略略显得有些经历不集中的模样。不过对于两位朋友的到来,他还是显得十分开心。
    在卧室里招待朋友重也不是一件礼貌的事情,因此孔明将他们引到前厅,点了一盆温热炭火,三人围坐在小几旁。
    “子旭呢?”徐庶问道。
    “他今早就去荆州的军营去找师父了。他努力的想让自己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啊。”诸葛亮微笑着答道:“有时我真的想不通,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又是学文,又是习武。一般人最多能做得好其中的一样,但他却两样都学得很好。”
    “那算是天才了吧。”崔浩用自己得一句话帮孔明作了一个注脚。
    “是啊。”诸葛亮和徐庶同时认可得点头。在同窗的好友中,除了孟建之外,他们几个都挺佩服李晟的。
    “听说了嘛?孟建去了许都。”崔浩提起了话头。虽说今天是为了替诸葛亮说亲而来的,但无论是徐庶还是崔浩都还年轻,不懂得多少事故,没有直接进入正式得话题,而先从其他地方说起。
    他们说得是孟建的事情,那是在诸葛亮和李晟到来之前与司马徽门下学业最好的人。他似乎对曹操十分的倾心,平时谈论的时候都处处维护着曹操。而在三天前,他离开了襄阳,前往许都。许都正是曹操根据地的核心所在。
    “这事已经听说了。”诸葛亮轻轻的点了点头。
    “人家看不起我们荆州的主君。”徐庶小声的说道。
    襄阳的青年学子当中,尤其像是孟建这样杰出的人,有不少都不愿意出仕荆州的主人刘表,而纷纷想投靠在北方风头正键的曹操。这不是因为他们和刘表没有什么关系,或是和曹操的关系更加密切。事实上,他们投靠曹操的原因是看不起刘表,认为他并不杰出。其实,像孟建这种著名的人物,在刘表势力中不会没有关系可以攀的。
    “袁术也已经完蛋了。今年的英雄榜上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哦。”崔浩这样说着,脸上露出一丝丝遗憾的颜色。虽然他们没有出仕刘表的想法,但他们眼下生活的土地却是属于刘表的。一旦刘表被人瞧不起,他们自己便也觉得难为情起来。
    “先是吕布,接下来是公孙瓒,然后是现在的袁术,这几年北边的势力变化很大啊。”诸葛亮轻声念道,他随即追问崔浩:“现在新的榜出来了吗?”虽然他平时都是一副稳重的模样,但是偶尔在自己的兄弟和至交好友面前,他还是会显出那属于年轻人特有的好奇来。
    “当然是出来了。”回答诸葛亮的人不是被他问到的崔浩,而是在一旁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徐庶:“袁术和公孙瓒被划掉了。现在英雄榜上的五个人物分别是:称霸河北的袁绍、威服中原的曹操、新领江东的孙策、风云待起的刘备以及我们的主君刘表大人。”
    “这可有些奇怪了。把新近领有江东的孙策放上去自然是没什么事。毕竟他的实力摆在那儿。但把刘备也放上是不是太早了一些,他现在还庇护于曹操之下呢。”诸葛亮皱起了眉头说道。因为平素里李晟经常在他的耳边说起刘备的缘故,诸葛亮也比一般人更关心刘备一些。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来榜上的英雄都已经过去那么多了。眼下也应该有新英雄补上才是。”崔浩摇着头解释道:“刘备好歹有豫州牧的头衔,也可以被视为群雄之一。更关键的是,眼下风头正盛的曹操也对刘备看高不已。就此而言,刘备并不是没有争夺天下的能力,而是他暂时没有争夺天下的运道。时机还没有落到他的头上啊。”说着,崔浩也不禁为刘备而扼腕。
    “北边的大战就要开始了。曹操已经将他所能动用的所有兵力,都驻守于黄河边的官渡,意在压迫袁绍军。这让袁绍大人觉得有些头痛呢。毕竟曹操不比公孙瓒之流,并不是他袁绍可以一荡而尽的。”徐庶琢磨着说道。众人之间的话题逐渐延到了天下大势上头。
    “那袁绍大人对此没有什么举动吗?”诸葛亮问。连续几天都呆在家里,他的耳目略略的有些滞后了。
    “袁绍大人派使者来我们荆州了。他和刘表主君素有情意,便想借用这样的关系,希望刘表大人能在曹操的背后予以威吓。但刘表主君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一直想中立呢。‘荆州不可以卷入战争。’这就是他保持中立的理由。”徐庶解释折说明道。
    “原来如此。”诸葛亮明白过来之后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刘表主君似乎有些失算了。曹操和袁绍无论谁在北方取得了胜利最终都不会放过他的。到那时,荆州就惨了。”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崔浩和徐庶都被诸葛亮的话吓着了。
    “是啊。”诸葛亮点着头看了看两位好友因此而变得紧张的脸,却又噗哧一声轻笑出来:“不用那么担心那。曹操和袁绍两支队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