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梅花图-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告诉你呢,请你当当参谋。你坐吧。”
“什么事?看你这副认真的样儿。你说吧,我洗耳恭听。”吴玉兰在他身边坐
了下来。
“玉兰,我曾经给你讲的梅花图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记得,说的是文革中的一伙造反派利用梅花图吓死人的故事……”
“对,你的记忆真好。玉兰,我现在要告诉你的是,我亲眼见到了这张梅花图
……”
“你说什么?亲眼见到了?你害不害怕?”
接着,林向强便向她讲起了高在尚受贿案卷宗里的梅花图,以及他准备利用休
假时间去临江侦破梅花图的事。他原以为她会支持他的,没想到她却坚决反对。
“我看你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吴玉兰生气地说,“这事已经盖棺论定了,
你现在又要去旧事重提,不是自找麻烦和自找苦吃吗?你是不是闲不住了?”
“玉兰,你先别生气,听我慢慢说吧,这可决不是一件小事,高在尚的那张梅
花图,有可能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一旦破译出来,将是我们检
察院的一次重大收获……”
“试问,你这样做,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政府会奖给你一百万一千万
吗?难道会把你调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当检察长吗?难道……”
“玉兰,你别说了,我理解你,可你也得理解我呀,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其实这事你可管可不管,因为盖棺论定了。你这样做,不觉得是多此一举吗?”
“不,我认为是一种工作的延续,我不想让那张梅花图封存在卷宗里,更不想
让与高在尚有关的人逍遥法外。”
“梅花图破译出来后,万一高在尚的罪更重呢?”
“一切听从法律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估计他的罪会更重吗?”
“那是肯定的。”
“你敢这么肯定?”
“这一切都是那张梅花图告诉给我的。”
吴玉兰不再说什么,板着面孔沉思着。
林向强默默期待,以为她会说:“好吧,我支持你,一定利用休假期间把梅花
图破译出来。”
然而,良久之后,吴玉兰说出的却是这样的话:“向强,我劝你算了,因为这
事对你没什么好处,对高在尚更没什么好处。高在尚现在已经够惨了,判刑十五年,
他不但倒了霉,他妻子儿子也跟着倒霉。你如果把梅花图破译出来,他不是更惨吗?
说不定还会判处死刑,如果这样,慧芬和小明那就更惨了。”
林向强说:“玉兰,你这种想法我完全理解,可我不能这样想啊,因为神圣的
法律和个人的感情完全是两回事,在这件事上,我不能让个人的感情战胜神圣的法
律,如果让它战胜的话,神圣的法律就遭到了亵读,遭到了玷污……”
吴玉兰有些不耐烦恼了,打断他的话说:“你的理由肯定很多,我肯定说不过
你,不过我要告诉你一点,你千万别忘了,高在尚是你的救命恩人,还记得1979年
初的那一场自卫反击战吗?”
“记得,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既然如此,那你就再三考虑考虑吧,因为这事你完全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玉兰,如果我没发现这张梅花图,如果我不知道梅花图的有关故事,我肯定是不
会管的,可是我现在却偏偏发现了啊!”
“那你就看着办吧。我再次向你说一句,你要再三考虑考虑,我不相信个人感
情在神圣的法律面前真的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也不相信神圣的法律在个人感情面
前真的就是那么神圣,这些事,中国肯定会有的,你肯定比我清楚。现在有些人犯
了法,可以拿钱去消灾,这种事可说举不胜举。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了,该去睡觉
了,望你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一定要把梅花图弄个水落石出,显示一下省检察长和
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威,我也不会阻拦,人各有志嘛,何必勉强呢。”
吴玉兰说完就走了,到卧室去睡觉了。林向强望着她的背影一阵无奈地摇头…
…
清晨,一辆客车从省城出发了,向临江市风驰电掣般驶去。
林向强倚窗而坐,头靠背椅,双手叉胸,闭着双目。
这是他第几次去临江了?
他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已经无数次了。
谁叫他和高在尚是同学,是战友呢?如果不是这层关系,他去临江的次数肯定
就会少得多。此刻,林向强又一次想起了梅花图。这次去临江,就是专门为它而去
的,其次,就是顺便看望看望钱慧芬和高小明,还有蹲监的高在尚。
想起梅花图,林向强又想起了高在尚。一想起高在尚,许多往事就浮现在眼前。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临江市红玉县化湖区中学。
有一天下午,林向强和几个同班同学正在操场上打篮球。他们正打得起劲时,
突然来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加盟一起打。他们经过一阵商量,决定分成两个
组,低年级一个组,高年级一个组,每组三人,只能打半场。林向强在低年级那个
组里。
不一会儿,操场边便围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同学,与林向强同级的高在尚就在其
中。
林向强那个组虽然是低年级,且个头又不高,但球技却比高年级的好,他们充
分发挥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很快就拉大了比分,34:18,使得围观的同学爆发出一
阵阵热烈的掌声。
三个高年级的同学觉得丢了面子,便拼命追赶。这样一来,他们的动作就特别
大了,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和体力优势,简直是横冲直撞,不像是在打篮
球,完全是发疯、撞人。
三个低年级学生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没意识到这点,跟先前一样,认
认真真地打着球。但身材矮小的林向强,却被对方那个大个子接连撞倒了三次。林
向强没有计较,认为自己被撞倒,是竞技体育中不可避免的事。他很快爬起来,继
续比赛。
双方比分的差距并没因此而缩小,46:26。 也就在这时,对方开始控制球,见
林向强他们防守得很紧,没有机会上篮,便拉到外围,准备在十二码外投篮。林向
强准备上前阻挡,同伴却冲上去了,他只有在篮下抢篮板球。当时对方那个大个子
也在篮下,矮一个头顶的林向强显然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但他却不管那么多,即
使占不到什么便宜,他也要去抢,拼命地抢,即使抢不到手,也要给大个子制造障
碍,不让他轻易地抢到篮板球,更不能让他轻易地投篮。
对方一个远投,但并没有投中,篮球在篮圈上弹了起来。林向强正准备跳起来
去接,可是已经晚了,身后的大个子抢先跳了起来,双手伸得高高的。林向强怕大
个子落地撞他,便身体一缩,开始自我保护。
大个子抢到了篮板球。完全是因为他跳得太高,身体失去了平衡,整个身子撞
在了林向强身上,头重脚轻地落地了,摔痛了胳膊,唉哟唉哟地叫着,许久没有爬
起来。
“哈哈哈……”
旁边观战的同学们忍不住都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大个子害人不
成终害己,竟摔伤了自己。
本来大个子就很痛苦,现在听到同学们的笑声,那痛苦立即就变成了气愤。他
腾地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走到林向强身边,厉声喝道:“有你这样打球的吗?你知
不知道,你犯规了?你故意阻挡我!”
林向强忙说:“我没有犯规,我当时动也没动一下,是你落下来撞到我!”
“呸!”大个子猛地推他一掌。
林向强一阵趔趄,最终没有站稳,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同学们都以为大个子对林向强的出气到此为止,没想到他还不罢休,冲上去狠
狠地踢着林向强,嘴里骂道:“老子今天踢死你,是你把老子撞倒在地的……”
就在这时,再也看不下去的高在尚却冲了进来,紧紧地握着一只拳头,对着大
个子的胸膛,狠狠地给了一拳,把大个子当场打倒在地。
大个子并不示弱,一声冷哼,一跃而起,准备和高在尚干一场。但被他的两个
同伴劝住了,他们估计大个子不是高在尚的对手,这样打下去会吃亏的。就是到老
师那里去讲,他也理亏。
“你为什么打我?”大个子并不是装蒜,确实有些迷惑不解,觉得自己很冤枉。
“你欺人太甚了!”尽管高在尚也被人劝住了,但他们仍是一副杀气腾腾的样
子。
“我欺谁了?”
“你欺负他!告诉你,我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人家根本就没犯规,而是你撞
了他,自己倒地的,可你爬起来还要打别人!”
“关你什么事?我看你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你是大欺小,我就要管,要不我们就到校长那里去吧,看谁有理。走,干脆
到校长那里去!”
高在尚要过来抓大个子。大个子的两个同伴见事不妙,赶忙拉他走了。他们知
道,大个子今天理亏,高在尚若把他弄到校长那里去,他一定没有好结果,写检讨
书是肯定的,说不定班主任还要狠狠批评一顿。
就在高在尚和大个子说话的这当儿,林向强慢慢爬了起来,弯着腰,一只手捂
住痛处,满脸痛苦和愤怒,恨不得上前将大个子一拳打成肉泥。
他心里很感激这个面熟而不知道姓名的高在尚,为他打抱不平,出了心中的那
口恶气。
高在尚一见大个子走了,忙过来问他:“喂,他踢到哪里了?严不严重?用不
用到医院去弄药?”
林向强慢慢直起腰,略显痛苦地说:“他踢中我的膝盖了,好病哟。我估计并
不是很严重。”
“好好揉揉就不痛了。”高在尚蹲下去,用手轻轻地揉着他的膝盖。
“你是个大侠,今天真感谢你!”林向强有些激动地说。
“他个东西实在是欺人太甚了,我看不惯,所以就想揍他!”高在尚说得很气
愤。
“你力气大就是好,可以替人打抱不平,可我就只有白挨了,然后找他的班主
任告状。”
“他是哪个班的?”
“好像是高中班的。”
“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我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呢,你叫什么?”
“我叫高在尚。我同样也不知道你的名字,只觉得面熟,你叫什么名字?”
“林向强,初中69级1 班。你是哪个班的?”
“3 班,咱们同级。喂,还痛吗?”
“不痛了不痛了,真谢谢你!”
高在尚站起来,看着他笑道:“今天如果你与他硬打的话,你肯定是打不赢的。”
林向强点点头:“那是肯定的。如果你与他硬打呢?”
高在尚说:“他绝对不是我的对手,我会几拳把他打趴在地,叫他喊爹叫娘!”
林向强笑道:“你这不是吹牛,是完全有可能的。你的个头虽然与他差不多,
但你比他长得壮实。”
高在尚大大咧咧地说:“今后若有人欺负你,别向老师反映,直接告诉我,我
一定帮你打回来!”
“好!”林向强爽快地回答。
“喂,林向强,我们干脆做朋友好不好?”高在尚拍拍他的肩膀。
“可以,完全可以!”林向强显得有些兴奋。
从此,他们果真成了朋友,不是一般朋友,而是好朋友。除了上课时间外,他
俩在校园里几乎是形影不离。高在尚的家就在学校附近,走五六分钟的路就到了。
一有空,他就把林向强带到家里去玩。由于林向强长得可爱,再加之又是高在尚的
朋友,高在尚的父母亲也很喜欢他。当他们得知林向强离家很远,是住校生时,便
经常关心他,问他有没有咸菜,有没有粮食?一旦没有,他们就叫他到家里来拿,
或者叫高在尚给他送去。
一年后,初中毕业了,他俩又上了高中。巧合的是,他俩不仅同班,而且还同
桌。这样一来,他们的友谊便更加深了。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学生并不以学习为主,还
要兼学百样,如学工学农。林向强和高在尚所在的学校,跟全国所有的学校一样,
也开始学工学农。学工方面,学校成立了一个肥皂厂,校长号召全校学生挖苦角
(一种可以用来洗衣服的植物,通常是把它的根砸烂,泡入水中,再用水洗衣服,
据说是生产肥皂的重要原料),用来制造肥皂。全校几百名学生一时间挖了很多很
多,挖得山上和田野到处都是窟窿,也挖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肥皂厂由化学教师负
责,他带领学生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生产出了一批肥皂,但肯定不合格,不但去
污力不强,而且还较软的。学校本想靠它去卖几个钱,主要是卖给农民,没想到事
与愿违,根本就没有农民买,他们说那玩意肯定不行。
那么多肥皂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校长在万般无奈之下,只有给学生每人
发一两条,带回家里用。
学工方面的肥皂厂,就这样告一个段落,算是失败的。那么,学农方面呢?
这方面还勉强可以。学校的每个班级,几乎都有自己的学农基地,那些基地不
是好田好地,而是学生们开的荒山,一般都是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学生们在老师
的带领下,按季节种下粮食,然后也像农民那样辛勤浇灌。由于那些学农基地远离
学校,禾苗们在生长期得不到主人的浇灌是常有之事,所以长得并不健壮,叶片黄
黄的,农民们一看就知道是缺水缺肥的缘故。往往在这时候,学校就组织学生从厕
所里舀起一桶桶粪,两个人一桶,抬去浇灌。
由于路远,再加之学生贪玩的本性,往往抬一桶粪到学农基地,要耽误一个小
时,有时还更长。
学生们浇灌禾苗,也是很不认真的,不像农民那样饱浇饱灌,而是蜻蜒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