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德〕克劳塞维茨-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接近战术范围的措施,则就越有可能出敌不意,准备一次战争常常需要几个月,把军队集中到主要的配置地点,多半需要建造一些仓库和补给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行军,这些动向会很快就被人知道的。因此,一个国家出敌不意地向另一个国家挑起战争,或出敌不意地将大量兵力指向另一个国家,这是极其少见的。在以围攻为主的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人们曾全力争取出敌不意地包围一个要塞,并认为这是军事艺术中特有的重要的一章,但成功的例子仍然是罕见的。与此相反,一两天内就能完成的活动,出敌不意的可能就较大。 因此,比敌人抢先一步行军,从而先敌占领某一地点、某一阵地或者某一条道路等等,常常并不困难。 但是很明显,这样的出敌不意虽然较容易达到,但效果较小,不是这样的出敌不意虽然较难达到,但效果比较大。 谁要是相信这样一些小规模的出敌不意往往能取得很大的效果,比如夺取一个重要仓库,赢得一次会战,谁就等于相信那些可以想象、但在历史上找不到证明的东西,因为通常说来,这种出敌不意产生很大效果的例子是罕见的。 由此能得出通过小规模的出敌不意要收到很大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196
291战争论(上)
当然,凡是从历史上研究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应只注意历史评论家那些说教和自鸣得意的术语、渲染的词藻,而必须正视事实本身。比如在1761年的西里西亚战局中,就有过以出敌不意闻名的一天。那是7月22日。腓特烈大帝在向尼斯附近的诺森行军时,比劳东将军抢先一步,这就使奥军和俄军不能在上西里西亚会师,因此他赢得了四个星期的时间。但谁如果仔细阅读一下大史学家们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并不抱偏见地看这些记载,那么,他就决不可能认为7月22日的行军具有这样大的意义,而只能看出对这次行军的充满矛盾的流行看法,并且看出在那个以机动闻名的时代里,劳东的行动有很多是无道理的。 在渴望了解真相和获得确证的今天,人们怎么能容忍那些流行的历史证明呢?
要在战争过程中利用出敌不意获得巨大的效果,就必须迅速地定下决心、积极地活动和进行强行军。 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是大家公认在这方面造诣最深的统帅,但是,从他们的战例中也可以看到,即便充分地做到了这一切,也不是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腓特烈大帝在1760年7月曾非常出敌不意地从包岑袭击拉西将军,转而又袭击德累斯顿,在整个这段插曲中他不但实际上一无所得,而且丢失了格拉次要塞,使自己的处境显著地恶化。拿破仑在1813年曾经两次忽然从德累斯顿袭击布留赫尔(至于他上劳西次突入波希米亚就根本不用提了)
,两次都根本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是浪费兵力和时间,扑了个空,而且反而使德累斯顿差不多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因此,在战争中要通过出敌不意取得巨大的效果,只依
197
战争论(上)391
靠指挥官的活动、魄力和果断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其他有利条件。 可是,我们不是想完全否认出敌不意可能取得巨大的效果,只想指出巨大的效果与其他有利的条件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条件并不是经常具备的,也很少是指挥官所能够创造出来的。1760年的累格尼察会战是这样。腓特烈大帝在这次会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他刚刚占领了一个阵地,在当夜又转移了,这完全出乎劳东的意料之外,所以使劳东损失了七十门炮和一万人。 虽然当时腓特烈大帝为了避免会战,或者至少为了打乱敌人的计划,常常采取忽东忽西地运动的原则,但是14日夜间转移阵地,却恰好不是由于这个原因,而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不喜欢14日的阵地。 因此,偶然性在这里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假如劳东的进攻不是偶然地碰上了腓特烈大帝在夜间转移了阵地,不是偶然地碰上了难以通过的地形,那么,后果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在这方面,这两位统帅也提供了另外两个突出的例子。1814年,当布留赫尔的军队离开主力军团向马恩河下游移动时,拿破仑对它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袭击。 要想用两天出敌不意的行军取得比这更大的战果是不容易的。 首尾相隔三日行程的布留赫尔的军队被逐个击破了,遭受了相当于一次主力会战失败时那样的损失。这完全是出敌不意的效果,因为,假如布留赫尔预料到拿破仑可能对他袭击,他就根本不会这样组织行军了。 这次出敌不意的袭击所取得的效果同布留赫尔行军组织的错误是分不开的。然拿破仑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因此,他的成功掺杂着一种幸运的偶然性。
198
491战争论(上)
就是在较高的和最高的战略范围内,也有一些利用出敌不意获得巨大成果的战例。 为了证实这点,我们只需指出以下几个例子就够了:大选帝侯同瑞典人作战时,从弗兰肯到波莫瑞以及从马克到扑烈哥尔河的两次辉煌的进军,1757年的战局;1800年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的那次有名的行动。在1757年的战局中,另一支军队交出战区并投降。在1800年这个战例中,一支军队投降后让出了整个地区。 最后,还能举出腓特烈大帝侵入西里西亚作为一场完全出敌不意的战争的例子。 上述各例中的战果都是很巨大的。 可是,如果不把这种情况同一个国家由于缺乏活动力和毅力而没作好战争准备的情况(如1756年的萨克森和1812年的俄国)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还是罕见的。现在还要谈谈关于出敌不意的关键问题。 即:只有能够左右对方的人才能做到出敌不意,只有行动正确的人才能左右对方。 如果为了出敌不意采用了错误的措施,那么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相反会招致恶果,至少敌人对我们的这种措施不需特别担心,他会从我们的错误中找到防止不幸的对策。 进攻比防御包含更多积极行动,所以,出敌不意自然也就更多地为进攻者所采用,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正如我们在后面就要谈到的那样。 进攻者和防御者也可能同时采取出敌不意的行动,这时,谁的措施最恰当,谁就一定会占上风。按理应该如此,但实际生活并不这样严格地符合这一准则,而且原因非常简单。 出敌不意的精神作用,通常能使最坏的事情变成好事,并使对方不能正常地定下决心。 尤其是
199
战争论(上)591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不仅仅是对方的高级指挥官,同时还指每一个指挥官,因为出敌不意会令部队涣散,所以每个指挥官的个性在这时都十分容易表现出来。在这里,很多问题都取决于双方总的情况的对比。 假如在总的精神方面占有的优势,能使对方士气低落和惊慌失措,那么利用出敌不意就能取得更大的效果,甚至在原本应该失败时也会取得好的结果。
200
691战争论(上)
第十章 诡 诈
诡诈是用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所以它是同直率的、无所隐讳的,即直接的行动方式相对立的,就如同双关谐语和直接的表白相对立一样。 因而它和说服、收买、压服等手段不存在共同之处,但是和欺骗很相似,因为欺骗也同样隐蔽自己的企图。 假如诡诈完全得逞,它本身甚至就是一种欺骗,但是由于它并不是直接的言而无信,因而和一般所谓的欺骗到底还有所不同。 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这些错误在最后往往会造成一种结果,让。。他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因而可以说:如果双关谐语是在思想上和概念上变戏法,那么诡诈就是在行动上变戏法。乍看起来,战略这个名称来源于诡诈这个词似乎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自从希腊时代以来,战争在许多方面发生了真正的和表面的变化,而战略这个名称也依然表示它本来具有的诡诈的实质。假如人们认为战术是暴力行为(即战斗本身)
的实施,但却把战略看作是巧妙运用战斗的一种艺术,那么,除了各种感情力量(象压缩待发的弹簧一样强烈的荣誉心,不易屈服的坚强意志等等)以外,其他禀赋好象都不能象诡诈那样更适合于指导和鼓舞战略活动了。 上一章谈到到处要争取出敌不意时已经含有这个意思,因为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用诡
201
战争论(上)791
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作为基础的。虽然我们很需要了解战争中双方指挥官在狡猾、机智和诡诈方面的较量情况,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战史中很少记载这些情况,并且它们在大量的关系和情况中也很少是突出的。产生上述情况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与上一章所谈的大体相同。战略的活动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采取同部署战斗有关的措施。 不象生活的其他方面那样战略,可以单纯在口头和文字上进行活动,发表谈话,草拟声明等等。 但利用诡诈进行欺骗时,所要利用的却是以这些廉价东西为主。战争中也有与此相似的活动,例如,透露只是为了骗人的方案和命令,故意向敌人泄漏假情报等等。 在战略范围内这些活动常常只起很小的作用,只有在个别碰巧的场合才是合适的,因此不能看作是指挥官能随意进行的活动。但是要通过部署战斗等这样的活动使敌人受骗,那就要花费大量的兵力和时间,并且活动的规模越大,花费就越多。人们常常都不愿为此付出这种代价,因此,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是很少的。 其实,在较长时间内把大量兵力单纯用来装模作样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不发生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部分兵力却不能使用了。指挥官能够经常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平凡的道理,所以他不喜欢狡诈灵活的把戏。 单调而严肃的必然性经常迫使他不得不采取直接行动,使他没有玩弄这种把戏的余地。 总而言之,在战略这个棋盘上,是不存在狡猾和诡诈所不可缺乏的
202
891战争论(上)
灵活性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在不妨害必要的感情力量(但往往是有妨害的)的情况下诡诈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对统帅来说,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必要,更有用。但是,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使用诡诈。 所以,当兵力很微弱,任何谨慎和智慧都无济于事,一切办法好象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诡诈就成为了最后手段。 人们越是在绝望的处境中,就越想孤注一掷,而恰恰就是诡诈增长他们的胆量。在丢掉一切其他打算,不再考虑一切后果的情况下,胆量和诡诈能相互促进,并使希望的微光集中于一点,成为一道也许还可能引起火焰的光芒。
203
战争论(上)991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随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自始自尽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 因此除了努力扩充兵员。。 。 。 。 。 。 。 。(但这常常不是统帅所能决定的)
之外,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除了为实现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兵力。。 。 。 。 。 。调开之外,任何部队都不应当脱离主力。 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 我们将会逐渐认识清楚的,什么是分割兵力的合理的理由。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上述准则并非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目的和手段不同,它也许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人只是稀里糊涂按照别人的习惯做法把兵力分散和分割了,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这种现象听来似乎难以置信,却重复过几百次了。假如我们承认集中全部兵力是一个准则,而任何分散和分割兵力都只是有了充分的根据才是可行的,只是例外,那么,我们不但可以完全避免那种愚蠢的行动,而且还可以杜绝某些分割兵力的不正确理由。
204
02战争论(上)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我们在这里要谈的概念在实际运用时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错觉,因此有必要把某些概念阐述和明确一下,为此,我们再来作一次简短分析。战争是方向相反的两种力量的碰撞,从这里自然会得出结论:较强的一方不仅可以抵销对方的力量,而且还可以迫使对方作反方向的运动。 所以,在战争中完全不容许陆续(逐次)
发挥力量的作用,同时使用规定用于一次碰撞的全部力量必须作为基本法则。但是,只有战争确实象机械碰撞一样,才能产生上述现象。 假如战争是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抵销的过程,那么力量的作用当然也就可以陆续发挥了。在战术上就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火器是一切战术的重要基础,但也还有其他原因。假如在火力战中以一千人对五百人,那么双方伤亡的多寡与双方参战人数的多少都有关系。 一千人发射的子弹比五百人多一倍,而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也比五百人被击中的可能性大些(因为一千人的队形肯定比五百人的队形更为密集)。
假如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比五百人大一倍,那么双方的伤亡就会相同。 比如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伤亡二百人,那么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也一样会有二百人伤亡。 如果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还有五百人保留在火力范围以外,那么,双方都还
205
战争论(上)102
会有八百个能战斗的人。 但是,其中一方的八百人中有五百人是弹药充足、精力充沛的生力军,而另一方的八百人却都是队形松散、弹药不足和体力受到削弱的士兵。 不过,若仅仅由于一千人比五百人多一倍,被击中的可能性就提高一倍,这样的假定当然是不正确的。 因此,保留半数兵力的一方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受到较大的损失,这是一种不利。 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在一般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