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

第111部分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111部分

小说: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讲求双赢的世界。你没有实力,没有硬碰硬的素质,单凭一颗恨嫁的心,最多是嫁到二流三流的男人,而且等到他们厌倦你抛弃你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及时成长起来,除了茫然无措,追悔莫及,你还能得到什么?
  我不是鼓励你去走一条很长的路,一条布满荆棘蜿蜒崎岖的路。我是想说,许多路,许多看上去很容易的路,实际上是最艰难最没有可能性的路。它们不过是看上去很短,仿佛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跨越那一步,你需要的不只是运气。
  还不如索性咬紧牙关,把你的人生当作是一场长途旅行,也许当你终于达到光辉的顶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周围到处都是美丽人生。你不需要去巴结谁,讨好谁,迎合谁,你就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
  就像舞蹈奇才伊莎朵拉?邓肯,无论生活怎样对她,她都一直在向自己的希望努力。即使希望落空,遭受巨大打击,依然充满信心。这使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并且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光芒四射。我想她应该也是想过要走捷径的吧?在她的自传中,她自己说过,“……数年来被拒之门外;不过,这最后的打击对于我的感情本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以后,我把感情的所有力量投入到我的艺术之中,爱情没有给予我的快乐,我从自己的艺术追求中得到了补偿。”而事实上,她得到了更多更丰富的爱,并且也拥有了更丰富更传奇的人生。
  假如你不幸没有生在豪门,没有像帕丽斯?希尔顿那样幸运——既拥有美貌又拥有财富,而且还只有25岁,那么你并不是真的不幸。这个世界上幸福的女人很多,但她们都不是帕丽斯?希尔顿。一个女人真的不幸并不是她们没有找到通往幸福的捷径,而是她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但走了一辈子,最后却发现原来这条路是条最远的路,且不通往任何地方。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38
  遭遇感恩节作者:王力平
  访美期间恰逢感恩节,街上的店铺,包括麦当劳快餐店都关门放假了。这个细节的变动,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首先,早饭没着落了。更严重的是,厕所没着落了。
  对于旅行者来说,寻找公共洗手间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城市找快餐店,在旅途找加油站。
  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屋漏,越是逢上连阴雨,立即就有人要求去厕所。我们的旅行车在波士顿大街上兜着圈子,没人知道是为了寻找公厕。街头冷风凄凄,路人行色匆匆。
  终于发现一间还在营业的面包店。导游玛瑞前去接洽,希望能借用面包店的洗手间,但店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们的洗手间不是公共设施。再有人去接洽,提出愿意付费,仍被拒绝了,理由仍很简单,我们的洗手间不收费。又有人去接洽,提出如果购买店里的商品,是否允许使用洗手间?这次店家同意了,表示愿意为自己的顾客提供帮助。
  我没有立即使用洗手间的需要,因而可以轻松地坐在车上“看风景”。
  我想,店家如果重义,就应该基于人道和人情的立场,允许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使用洗手间。毕竟不是天天感恩节,面包店的洗手间不会因此变成公共设施,况且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多半是妇女和孩子。当然,店家也可以重利,那就应该接受付费使用洗手间的建议,即使每人收取半个美元,获利也会大于每人买去一个面包圈。
  波士顿面包店老板的想法不得而知,他的做法是:是我的权利则寸土不让(拒绝借用并非公共设施的洗手间),不是我的权利则不敢越雷池半步(未经许可绝不收费),是我的义务则竭力恪守(愿意为顾客提供帮助)。
  曾经听说欧美社会人情淡薄,信然!说欧美人做事认死理儿,刻板,不知变通,亦信然!坐在车上的我如是想,其他人的想法也不会相去太远。因为使用过洗手间回到车上的人们,虽然不是人人都骂面包店老板,但却没有人发自内心地称赞他,感谢他。
  为他人提供了帮助,经济上并没有得到好处,却显得做事没有人情味儿。
  波士顿面包店老板在哪里出了错呢?
  错在认真吗?但认真何错之有?
  也许就是曹雪芹说得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到达机场后得知,本次航班不提供食品。已经没有时间去找饭店就餐了,洛杉矶华文作协秘书长雪菱女士在波士顿面包店买了一大包面包圈,原本是为了把“路人”变成“顾客”,现在则是我们迟到的早餐和提前的午餐。
  我衷心感谢波士顿面包店老板能够跳出“义”与“利”的二元思维模式,感谢他恪守权力与义务统一的契约原则,感谢他的认死理儿、不知变通。否则,我们将一直饿着肚子,直到晚上感恩节火鸡大餐端上桌来。
  顺便说一句,感恩节的火鸡无趣且无味。比起烤鸭来,那距离真的是从洛杉矶到北京。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60
  在大学里要作的20件事作者:薛涌
  在“波士顿环球报”上看到一条新闻,综述了许多专家给大学新生的建议。题目叫“为了找到好工作现在要作的20件事”,不妨边抄录边评论,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我们是怎么不同。
  第一,走出图书馆。你可以拿到学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没有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大学是四年人生经验,不是120个学分。在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里开始做生意。记住,雅虎,谷歌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你弄出来的网站。这也许是和中国的大学最不同的。清华曾禁止学生开小买卖。这次因为香港诸大学的冲击,我提出了北大清华“二流”说,有人义正词严地驳斥:北大清华学术气氛浓,香港的学生,老是打工作生意。要按美国的标准,香港的大学确实在这方面领先一步。别忘了,谷歌本身就可以归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第三,别债务缠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学和名牌但昂贵的私立大学之间,最好选择前者。因为目前州立大学质量很好。从个人前途上看,无债一身轻比花钱买个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积极参加校园的活动。比如有个二年级的学生去年给新生当校园导游,今年成了导游部的主任。通过这种活动,她学会怎么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别人沟通。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找工作时会被别人另眼相看。
  第五,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美国的文科博士,培养出来只去大学教书,除此而外几乎别无出路。我写博士论文时叫苦: “早知如此,还不如去当出租车司机。”同事听了笑着说:“你知道吗?那些出租车司机,许多都有博士学位。”在中国,博士泛滥成灾。干什么都要有个博士学位。仿佛是教育的炫耀性消费。实在太过浪费。政府应该砍掉博士课程去办好中小学。
  第六,别上法学院。前几天看报道,纽约律师事务所的起薪已经涨到十四万多美元,无怪法学院挤破门。但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力奇大。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参加体育运动。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特别是企业总裁,从大学体育中获益甚大。这一点,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数我的近著“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中论述最详,也是国人理解最浅的面向。美国人从事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是培养竞争的才能和领袖素质。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优势不可限量。
  第八,别按着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九,干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这一点我自己可以现身说法。大学生很爱给自己下定义,什么自己不擅长这个,不擅长那个,作茧自缚。你对自己未必了解。这是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教诲。所以,请给你自己一个机会。我大学不学英语,觉得不喜欢,也无才能。后来被逼无奈,居然要靠说英语吃饭。如果我二十岁时有人给我指出这样的前程,我一定觉得是个笑话。我敢和现在的大学生打赌,你们中许多人,二十年后会生活在自己完全没有设想过的现实中。
  第十,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义成功,别以外在的东西(比如金钱)来定义成功。美国一位巨富之子,后来成了CNN的节目主持人。他说和名人长大再当记者,一大好处就是看破人生。那些从小见到的传奇般的富翁,有时比小老百姓得生活悲惨多了。他自己的一个兄弟就自杀了。
  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第十二,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一课程是最热门的课之一。大学开不出这样的课,我看是不合格。
  第十三,上表演课。美国社会整个就是个舞台。从教授,政治家,企业总裁,到律师,将军,记者,不会表演就很难出头。
  第十四,学会赞美别人。在生活中,既要当好演员,也要当好观众。
  第十五,使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大学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求职咨询机构。专业人员帮助你分析自己的长短,以及就业市场,帮助你准备面试,修改申请信。没有这样的机构的大学,也是不及格的。
  第十六,被拒后应该坦然以对。我有一位朋友,当年没有上清华,后来对我说:高考给人一种自卑心理。因为清华那个分,我发挥多好也到不了。所以见了清华的就自觉得一头。其实,他事业远比许多清华学生成功。一句话,要自己定义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标定义自己。
  第十七,从上一点延伸下来,就是要傲视名校,别觉得上了哈佛有多么了不起。
  第十八,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第十九,要靠打工读完大学,积累工作经验。
  第二十,把你的目标列成表,因为你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
  其实,这20件事就是一张表。这些建议,凝聚着许多在哈佛等校长期执教的教授的经验。我看了后,对比自己读大学时从老师那里接受的教导,简直目瞪口呆。这20件事,没有谈课堂,没有谈读书。上来就让你走出图书馆。其实美国学生阅读量很大。但是,上课读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角。大学生从走进校门那一天起,就要想到并且不断练习怎么走出来。我并不认为美国这一套完全都好。但是,毕竟人家主宰着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对比一下,总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在大学应该干什么。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22
  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作者:彭勇
  中国的王朝,缺什么也不缺冤案。
  轮到袁崇焕喊冤时,情况有点倒霉。他才死,明朝就亡了,没了平反的主,跟谁喊去?
  再者,通敌卖国的罪名固然冤枉,可有两条罪,袁崇焕倒受之无愧。第一条,在崇祯皇帝面前夸下“五年复辽”的海口,够浪漫,够气魄,也够他渎职罪名成立了。第二条,拿着尚方宝剑,砍了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的脑袋,大伙踊跃地歌颂道:督师好胆量;背过身就咬牙:好你个专权的袁崇焕呀!
  有了这层底子,被袁崇焕打得七荤八素的皇太极,长辫子一摸,计上心头。他亲自操刀,连夜赶工,做了双“小鞋”给袁崇焕穿。于是,公元1630年深秋,袁崇焕被押上刑场,千刀万剐的“磔”刑,老百姓蜂拥而来,争抢卖国贼的肉,一边生吃,一边痛骂。
  北京城出现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反间计”用到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地步。
  一个书生去带兵
  要是广东东莞的客家人看到袁崇焕被行刑的惨状,一定捶胸顿足。在故乡人的眼里,袁崇焕又热情、又大胆、又爱读书,人称“三好学生”。
  1598年,“三好学生”小袁14岁了,是骡子是马,出去溜溜就知道,父亲便领着他去广西看望做生意的祖父。
  巧了,广西正在考童子试。
  小袁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决意参加。祖父便找到熟悉的乡绅,办了一张暂住证,让他冒籍应试,果然一考就过,补为弟子员。小袁同学尝到了高考移民的甜头,干脆拿着广西藤县的学籍,又中了举人,在读书入仕的康庄大道上虎虎前行,PK掉众多学友,顺利晋级殿试。万历皇帝的大殿上,论一篇,策一道,他写得花团锦簇,当即高中皇榜,授职福建邵武县。
  新科进士,正欲做春风得意状,领命而去,却猛听朝臣惊呼:皇师在辽东战败了!五万精兵,尽丧后金努尔哈赤的铁蹄下!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萨尔浒之败。
  这也是唤醒袁崇焕的一声惨呼。儒装欲裂,热血欲出,书生袁崇焕已死,大将袁崇焕当立。此时,他正好35岁。
  赴东南基层就职的袁崇焕县长,常务工作是平反冤狱、公平税捐、奖掖侠义。他主抓工作是退伍军人和转业军官,专门打听辽东战事。休闲活动是举头看地图,低头思孙武。3年以后,也就是1622年,一届任满,北京要召集县级官员“朝觐”了,其实也就是听听述职报告,决定任免提拔。谁料袁崇焕功夫全在述职外,他一骑出关,勘察地形,回来后掷地有声: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可守山海关。
  正值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之时,满朝文武畏缩惧战。袁崇焕,一介知县,口出豪言,顿时成为黑暗中的一道火光,风雨后的一道虹霓,令御史汪日彩、侯恂、前辽东总督熊廷弼、兵部尚书孙承宗刮目相看。天启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兵部主事,不久,就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并下拨20万两白银用来扩充兵源。
  从来都是书生入仕,袁崇焕却迈出了他书生领兵的步伐。
  出关前,他去拜访了战败后“革职”在家的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熊廷弼试探地问:“袁公准备在山海关采取什么策略?”袁崇焕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守而后战!”久经沙场的熊廷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