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 >

第6部分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第6部分

小说: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明亮是个天才,凡是可以经营的东西,在他看来就没有什么不能倒腾的。那些年经济发展迅速,无论城乡,无论企业性质,没有不需要钱的,于是,农民冯明亮拿出了他生就的钻营本领,打通了他们县里银行的关系,帮助那些缺乏资金的乡镇企业贷款,自己从中收取回扣。
  “这才是没本儿的买卖,空手套白狼,啥营生也没这买卖来的划算呀!”
  冯明亮感慨颇深地说。
  渐渐的冯明亮做出了名气,很多贷款的企业都来找他,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了。
  “你不能光从俺们这儿往外整钱哪!”
  给他放款的县里银行行长在酒至半酣时揽着他的肩膀说。
  “你要是能从外面拆来利息低的款子给俺们,俺也给你回扣!”
  行长给冯明亮指了条明路。
  农民冯明亮敢闯敢干,他又想起了当年独闯北京给自己带来的机会,立刻决定要在到北京的金融圈里去闯荡一番。
  “刚到你们北京的时候儿,那些有款的单位都跟大爷似的,哪看得起俺这样儿的外地‘老冒儿’啊?可俺心里明白,都是人,啥东北的、北京的,吃喝玩乐天下一理,还有不吃这一套的?”
  农民冯明亮爱钱,但为了赚钱他却从不吝惜花钱,还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冯明亮还真的在京城的金融圈里站住了脚。在给家乡的银行拆借了几笔款子之后,他决定留在北京发展了。
  “北京是大城市,金融机构又多,整钱容易。”
  冯明亮这样总结道。
  冯明亮在北京发了大财,买了房子,娶了个年轻貌美没头脑的小媳妇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沙家浜扎下去了”。中国恢复股票市场的最初阶段,股市规模很小,流通市值也很少,这就给一些最先认清股市充满赚钱机会的人们带来了攫取暴利的机会,冯明亮就是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冯明亮介入金融圈之后,这个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更不懂得任何经济理论的北大荒农民却很自觉地注重了丰富和提高自己,他本来就从不顾及脸面,现在干脆来个不耻下问,听的、见的多了,自然而然地就对金融业务产生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包括股票在内的金融产品也是有了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所以在股市上还只有“老八股”的时候,他就参与了二级市场的炒作,而且从中获利颇丰。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冯明亮手中资金的逐步积累,还有他金融界的关系越来越多,他也开始集中精力和财力从事股票交易,直至最终做起了庄家。
  要说冯明亮是成心和周游过不去,有意抢他的盘子也是冤枉冯明亮了。股市上有上千只股票,谁会想到他会和周游在同一只股票上撞了车呢。冯明亮当初选中“创新科技”这只股票的时候,完全是看中了它的流通盘小,便于操作这一特点。
  冯明亮做庄和周游不一样,他不会象周游那样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改造、重组,从根本上改变所要炒作的股票的质地,在拉高股价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仅从股价上,还从股票质地上造就“明星股”,这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通常人们管这样的机构叫做“长庄”。冯明亮则不同,他没有那种全面策划和运作的能力,无法象周游那样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他的坐庄手法相对要简单得多,就是选中一只股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吸纳筹码,等基本上可以控盘了,就开始疯狂地拉抬股价,拉到一定的价位,就开始出货,属于庄家中的“短庄”。
  “谁有那么大工夫整那些没影儿的事儿啊,他们炒一把的工夫,咱已经干好几回了!”
  冯明亮对他的手下这样说。
  这次他选中了“创新科技”,准备在短时间内把这只流通盘不过六千万的股票从每股九块钱左右炒到翻上一番就出货,但他自己却不知道已经和周游撞了车。
  如果不是因为“创新科技”和目前周游入主的其它两家股票可以产生很多的关联交易,周游或许就会放弃了,毕竟现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经营不善,亟待重组的不在少数,但周游实在无法割舍这只如果重组成功,将会给他操纵的其它几只股票带来巨大上涨机会的股票,这种几家互相关联,彼此影响的股票如果连动起来,就会在股市上形成一股巨大的涨升动力,相互呼应,题材和文章可以做得更加充分,对股民的购买欲望产生强烈的冲击,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连带的价格扬升,这就是“长庄”们经常在某一只或者几只股票中盘踞数年的原因,这样的坐庄手段,比起冯明亮那种短炒要稳健得多。
  “没想到,这回让这农民抢了先。”
  周游掂量了好几天,眼看着“创新科技”的股价因为冯明亮的吸筹而缓缓攀升,他终于决定不管什么朋友、恩人的情面了,安排操盘手们也开始吸筹,他倒要看看这个当年的北大荒农民能不能斗过他这个北大荒知青。



第十章
  电话会议之后,本来是周游约见“创新科技”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子源的时间,但周游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把这次约见取消了。
  李子源是昨天傍晚才从他公司所在的那个西南省份飞到北京的,周游事先安排了秘书宋宁和公司的副总经理罗平到时候去机场迎接,然后直接把他送到事先预定的长城饭店下榻。
  “您晚上不和李总见个面?”
  罗平接受了接机的指示之后,等了片刻,看到周游没了下文,试探着问。在罗平看来,周游当晚至少应该出面给李子源接个风,尽尽地主之谊。
  “我星期日要去钓鱼。”
  周游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罗平没敢再说什么,心里琢磨着他的老板现在越来越牛气了,为了钓鱼竟然可以把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晾在一边。生意做大了,果然派头今非昔比呀!想当初他刚进公司的时候,周游还没有今天的身价,许多很小的事情都亲历亲为,象李子源这样身份的重要人物,他哪里敢这样怠慢哪。
  罗平的心思周游看出来了,他不想去纠正他副手的想法。虽然现在的周游早已不可与当年那个赤手空拳打天下的金融掮客同日而语了,但他自认绝不是那种小人得志,兜里有了两破钱就鼻孔朝天的“爆发户”。他周游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总还是有些城府的。这次他之所以要让李子源感到一点冷落的味道,自有他的用意,只是他不想透露给任何人罢了。
  李子源领导的“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一家经过改制上市的老牌国营企业,这李子源原本是那个西南省份的一个县委书记,因为工作能力以及生活作风的问题,他的仕途在他做到县委书记的时候就再也无法向上发展了,眼见自己年纪也大了,又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官的时日屈指可数了,头脑还算是灵活的李子源便开始给自己寻找退路了,刚好那时侯省里一家国营企业准备改制上市,他一核计,自己现在是县处级,那家企业的老总也是县处级,如果自己能跳过去担任一把手,在行政级别上倒也不吃亏,而且企业相对于政府机关可是要灵活和自由多了,自己这样年纪奔五十的人,做官是没什么前途了,还不图个舒服自在,到退休的时候也不至于落个两手空空。于是,李子源经过一番活动和运作,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改制后的“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李子源到任以后,最初两年里倒也真是轻松自在,企业刚刚上市,发行股票筹集到一大笔资金,有了钱自然有了底气,无论是经营还是行政事务又都有下属们打理,用不着他“李总”分心,他所要做的就是一年到头国内国外满世界地考察,变着法地开洋荤,公费大旅游。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企业的产品落后,加之地域条件所限,市场销售和原材料供应不畅通,公司的效益连年下降,终于落到了亏损的境地。
  “要是戴上‘ST’的帽子,你也就别干了!”
  省经委主任严肃地对他说。
  李子源自己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如果企业继续目前的情形,那他不仅没法躺在这块肥厚的资源上悠闲地等待着光荣退休,就连他那个县处级最终都可能保不住了。李子源这才如梦初醒,着急忙慌地寻找出路和对策。在尝试了引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都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效之后,他和他的董事会想到了进行资产重组,而事实上目前留给他和“创新科技”的也只有这唯一可行的一条路了。
  李子源找了省内外的几家投资机构,谋划重组的事情,却都最终因为以他为首的“创新科技”的董事会不肯在经济利益上做出较大的让步而功亏一篑了,眼看着公司的股价一天天跌落,企业的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李子源真的红了眼,血压也高了,心跳也乱了,他自己觉得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口气倒不上来就得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见他的先人们了。
  关键时刻,还是领导伸手拉了他一把。
  “你去找周游,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省经委主任给他指了条明路。
  李子源并不知道周游是何方神圣,更不了解他的公司,但既然领导发了话,做了一辈子官的李子源当然不能也不敢不听了。于是,他颠儿颠儿地跑到北京来找周游。
  省经委主任并没有告诉李子源,其实周游是他在北京读大学时同一宿舍上下铺的挚友。当然,在指点李子源的时候,经委主任并没有因为他和周游的关系而心存什么私心,他之所以想到周游,是因为周游不久前和他通过电话,在电话里周游很详细地向他的老同学询问了“创新科技”的背景,同时试探着问过是否有对其进行资产重组的可能。因为当时李子源也在寻找有实力的财团实施重组,所以经委主任并没有明确答应周游。如今看到李子源那副山穷水尽的架势,作为领导他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李子源到了北京,和周游谈过之后,双方倒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从基层干部一点点熬上来的李子源多年的基层工作养成了好酒贪杯的毛病,而偏偏周游又是海量,俩人在酒桌上一番推杯换盏之后,立刻就称兄道弟地亲热非常了。不过,周游毕竟是个生意人,而他李子源也一向视“创新科技”为自己的私有产业,在酒醒之后的谈判中,双方又各不相让,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得不可开交。
  “你是不是非想弄顶‘ST’的帽子戴着才觉得光荣啊?!”
  省经委主任在李子源与周游的第二轮谈判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打通了他的手机。
  “你那些所谓的利益有什么意义!等到公司亏不起倒闭的那一天,你的所谓利益就连空中楼阁都不是!”
  经委主任劈头盖脑地就先把李子源臭骂了一顿,然后指示说,只要重组能够谈成,对方再苛刻的条件也可以接受。
  李子源抻了半天脖子,瞪了半天眼,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再说,自己把企业搞成这个样子,在领导面前本来说话就不硬气,没办法,只能照办。不过他还是很纳闷儿了一阵子,怎么自己刚和周游谈完,主任就知道了,而且连自己所提的条件都一清二楚?看来这个周游绝对是个通天的家伙,人家不是常说吗,在北京你可一定不能大意,说不定早上遇到个马路上遛弯儿的老头就兴许是个什么手眼通天的人物。
  接下来的谈判顺利得出奇,本来吗,一方提出条件,另一方全盘接受,这样的谈判还会有谈不成的?不过李子源倒也很佩服周游,不是佩服他的手眼通天,而是佩服他做事情的尺度和标准,就那这谈判来说吧,周游并没有因为“创新科技”方面让了步就狮子大开口,漫天提条件,而是还比较切实地替李子源他们一方着想,除了坚持在收购“创新科技”的法人股的股权时按资产净值核算之外,并没有再提什么苛刻的条件。
  “李总,你也得为我想想,就你们公司背的那一屁股债就够我一呛了,你的法人股还要溢价转让,是不是太黑了点儿啊!”
  周游满脸沧桑地说。
  李子源诚恳地点着头,周游说的不错,毕竟人家要替他李子源背上上亿的债务呢。原先他跟周游提的溢价转让法人股的要求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合理,只不过怕上级追究下来,定他个“放任国有资产流失”的罪过,他可承担不起,所以,以往在和包括周游在内的几家投资机构谈判时,他一直坚持溢价转让。现在有了尚方宝剑,他李子源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人家周游也挺够意思,这不,知道他老李寡人有疾,人家每天晚上都给他安排漂亮小姐,弄得他快要乐不思归了。
  这回李子源来北京是和周游商量尽快落实他们共同制订的重组实施计划的,具体的说就是催促周游尽快把收购“创新科技”14%的法人股的资金赶紧到位。家里那几千号工人的工资现在都成了问题,李子源实在是不能不急了。
  周游此刻却象一个老练的垂钓者一样,眼见大鱼上了钩,却不急于起竿,而是放了长线,任凭上钩的鱼在水中挣扎,等到鱼精疲力尽的时候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拎上岸来,钓鱼的人管这叫“溜”。现在周游就是要溜溜李子源这条已经咬了钩,却还在挣扎的大鱼。



第十一章
  周游和“中华基金”、“中联基金”的两位老总商谈完联合炒作“创新科技”的具体计划之后,又和两位基金老总一道用过了简单的工作午餐。
  送走了两位老总,宋宁告诉他上午“金盈投资”的冯总打过若干个电话,看来有什么急事。
  “我说您到银行去了。”
  宋宁说。
  周游点点头,今天一早他就把手机关了,现在冯明亮估计已经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了。
  周游让宋宁给他倒了一杯热咖啡,然后坐下来看了看当天上午的股票行情。大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攻,这两天已经显出了明显的疲态,今天更是受他那位现在被股民们称作“刘利空”的同学刘一晨的一番“泡沫”论调的打击,整个上午股指是逐波下探,到中午收盘时上海大盘已经跌了近三十个点。
  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