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8期-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需要警惕的倾向,他们的创作缺少的不是技巧和技术,而是跟他们的生活发生的联系。是对事物长久的专注和倾心之爱,是脆弱的心灵在接触到生活那一刹那间必不可少的敏感和想象力,但是我知道这种观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原来一厢情愿那个单个的“我”变成了复数的我。
一个简单的判断会变成在我之中的矛盾、争吵,它带来了迷惘、焦虑和撕裂,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丰富、复杂,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更多宽容、最终它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那么,所谓书斋里的生活难道就不是生活了吗?显然不是这样,但这里的确隐藏某些危险。今天早晨我们到后面的街上去看老房子,一进一进的大院子。很明显我们可以感到,我们的生活和自然之物越来越远,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短暂和浅薄,四合院的那种生活方式跟我们一个一个单元一家一户的那种隔离,它的出现,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种危险,隔离反映到我们写作中,人与世界相遇的时候,带着露水的新鲜有可能被仅仅对词语的想象所替代,被对文化的想象所替代。文本变成了不含杂质的技术精巧这样一种产品。失去了那种有可能泥沙俱下但充满着情感的原生力量。就我狭隘的阅读经验,杰出的诗歌都有失控的部分,它有个前提,你肯定会有所控制才会体现这个失控。它的非理性表现在文本中会自然出现语言的意外,这样的诗歌即便用最朴素的话语也能解决诗歌的技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正如某位诗人所说:我们只有词,却失去了物,在诗歌中创造出不用词语就能使事物显现的东西,这几乎是诗人智力的最高活动。我不信任单纯的技巧,是因为它没有接触到生活本身,没有心灵触碰到生活时的疼痛。当很多人提倡诗歌介入现实生活的时候,同样也存在着一个问题。“介入现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诗歌还有着超出现实的那一部分,而且,这个“现实”并不是大众的现实,它是只跟“你”发生联系的现实。诗歌中的现实跟生活中的现实并不一样,诗歌不是对生活的直接叙述,相反,它的现实感可能比我们接触到的现实更为真实可信。我自忖,我在写作中没有做到完全的诚实,或者说,是因为在表达中对某些现实没有处理的能力,我回避了这些社会现实,把笔触更多地投注在与个人生活有关系的那部分经验。这是我感到悲哀的。即便我压根不想作一个“社会诗人”,但作为跟我每日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仍然在生存中起作用。当然,这不是说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瞬间的回忆就没有价值,前面我提到的雅柯泰在诗中表达出的事物和情感同样也赋予生存以意义;这也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生活不经处理的直接叙写就是诗歌的最终目的。或许,真正的现实感是现实在诗人心灵中被重新过滤、强化后的现实,是在想象力和人与万事万物同在这一基本感受中淬过火的现实,是经历了和想象力发生联系后转变了的现实。这种现实撕裂了诗人回避真相的梦想,也撕裂了经过诗化了的、粉饰过的文字表达,给敏感的心带来极度的窘迫和疼痛。它直接要求难以回到现实中的写作者去经历“诗学和社会学”之间那令人悚然的距离;迫使诗人直面当下的现实,从而使写作成为一种最具体的生活实践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或者“职业”。自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诗歌中复制生活的原生态,而是在提醒自己保持着对当下生活的警觉和敏感,保持与他人它物同为一个整体这一最基本的生存体验。
李志军:汉语的发音和英语有很大的区别。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地方独特的声音习惯,甚至能决定其审美取向。地广人稀的陕北高原,信天游两句一段,高亢而悠长。不这么唱,远方的人就听不到或听不清楚。在人口稠密的东南地区,大腔大调就会干扰别人的生活,越剧就有了低吟浅唱、委婉清幽的特点。京剧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普通话,才能唱出它的京韵京味来。《诗经》流行在北方,整齐,节奏感强,如打击乐;《楚辞》诞生于荆楚,旋律感强,如管弦乐。
任何人为的东西都有美化的倾向,反过来,任何艺术只有成为普遍的需要,才有生命力。我所说的面向民间的写作,是指对最广大最底层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实的关注和真实反映。它的核心只有两个字:真实。
臧棣:如果这个题目包含着一个立场上的选择的话,我大致列了几个题目,一个是抵抗传统的诱惑,一个是在这个时代想写出什么,想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那么,我可能想写出诗在这个时代的孤独,但是最终写下的题目是:诗,绝不是自然。也代表了我对诗歌的思考。我对诗歌还是有一种很深的热爱吧,而我也感到非常奇怪,比如刚才我听到李双讲到他很困惑,居然有一年多不写作,我也听到像大解、陈超两位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我自己的一种看法是我在我对诗歌的追寻中却还没有遇到过困惑。记得上次在武夷山诗会上,当时讨论的一个议题是当代诗歌的危机。诗歌为什么要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感能不能写出好的诗歌?当时有一个前提,你要是没有危机感,就代表你对自身缺乏一种反省,一种深刻的洞察。如果我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心灵历程,我没有那种危机感。如果大家都有一种困惑的话,那么我遇到的麻烦可能还不能上升为困惑。我认为对当代诗歌带来危害或阻碍的一个问题是诗与自然的关系。
从新诗诞生以来,许多诗人都把自然看成是诗的原型,甚至把呈现自然视为诗的最高境界。历经几代诗人的吁请,关于“诗的自然”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渗入新诗写作的肌理。在诗歌的批评领域,和“自然”有关的诗学似乎从不需要反省自身,它抱有一种不证自明的感染力,以至于这感染力本身含有多少说服力已经不重要了。对批评而言,自然,意味着一种超历史的道德。在任何场合,谈论自然基本上都不会触犯人文禁忌。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对诗歌而言,自然也是一种非常古怪的道德。它所具有的道德优势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对诗的写作而言,需要经常温习的立场是,绝对没有诗的自然这样一回事情。有的只是,不同时代的诗人在特定的人文语境谈论自然。而且,多半这样的谈论只是作为一种风格意识来展开的。诗的自然,假如有的话,它最多只涉及一种特殊的诗的趣味。对写作这样一种实践而言,必须明确的是,诗歌和自然的关系其实只是一种隐喻关系。站在诗的角度上,我们可以谈论自然,甚至用诗的方式触及自然。但是,站在自然的角度上,我们却无法谈论什么是诗。理由很简单,诗是由诗来定义的。诗歌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矛盾于自然,而月.矛盾于人们喜欢谈论的传统。
不自然,是诗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绝不自然,则涉及到我对诗歌持有的一种理想的态度。绝不自然,并不是说,诗是反自然的,诗要变成自然的对立面。在内容上,在立意上,诗歌可以亲近自然,表现自然。但需要明确的是,诗之所以是诗,绝非自然所能定义。甚至在批评的意义上,诗也不是由自然来说明的。
瓷的光泽
■ 李志强
2004年6月11日,星期五,晴
像是一个小型座谈会。21次旅客列车上,林莽、臧棣、树才、徐伟我们一行几人坐在小桌旁,谈起近年《诗刊》组织的一些诗歌活动和诗歌讨论,说到了“新诗标准讨论”、“月末沙龙”、“新年诗歌朗诵会”,还谈起“春天送你一首诗”和“华文青年诗人奖”以及这次汝州诗会……大家都认为当下新诗应该提倡一种创作导向,权威刊物和有实力的作者、有眼光的评论家应该有这个责任感。而这恰是这次汝州诗会的初衷。选在中原古城汝州举办诗会,不仅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更缘于汝瓷之光与诗歌之韵有着默契的珍贵品质。在这里,与会诗人、诗评家要以“新世纪文化背景下我的诗歌选择”展开自由的研讨。
2004年6月12日,星期六,晴
汝州诗会开幕式简朴而热烈。林莽、耿占春、陈超、臧棣、树才、张曙光、刘翔、大解、蓝蓝、森子、李志军、李志强、李双、扶桑、沈娟蕾等与会诗人分别向汝州市委、市政府、市文联赠书,宾主两方简短的讲话之后,林莽、陈超、耿占春分别为坐满了会议室的二三百名学生和文学爱好者讲课,从听众亢奋的目光中不难感知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
上午,来到汝州学宫和汝瓷博物馆参观。汝州自古有“中州名郡”之美誉。夏商属豫州之域,东周为王畿之地,秦属三川郡,隋设汝州,1913年改为临汝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历史悠久的汝州,文化积淀厚如汝河两岸的黄土。汝瓷始于唐,盛于宋,为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首。由于战乱等原因,汝瓷自北宋以降已断代800余年,现存的汝瓷真品已若凤毛麟角,为海内珍存。建国后,汝瓷研究人员在继承、恢复传统工艺上取得可喜成果。汝州这个名字渐渐地如静静的瓷,在我心中慢慢发出光来。
见诗人们意犹未尽,刘部长又带我们去了新发现的张公巷窑址参观。个把月前,这里刚刚被中外专家初步鉴定为北宋官窑。进了一所普通居民院落,两处十几米见方的窑坑如两尊巨大的胎模。那丈余深土层中隐匿近千年的砖块与一双双诗意的目光邂逅,偶然中含着必然。大解、陈超二兄望着窑坑不发一言,想必宋代窑工汗流浃背的劳动场面在他们的脑海中复活了,那窑口的火苗还在呼啦呼啦的风箱声里舔着的小舌……
下午3点,座谈会开始(前有详文,此不赘言)。
2004年6月13日,星期日,晴
天气好,去参观千年古刹风穴寺。风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寺。该寺打破北方建筑中轴对称格局,错落天成,列冈峦之体势,体现出江南园林的特征。古文云:风起于青萍之末,看来此语有误,原来风也是有巢穴的。合影时,我仰头看见古树上有一蚕状小虫,悬丝而下,通体透明,轻轻悠荡。我猜它心中的快乐不会小于诗人心中的快乐。
看了怪坡,吃过中饭,去参观铸钢厂、淀粉厂、污水处理厂等几家企业。车间里,通红的巨大铸件散发着阵阵热浪;搅拌池中,银白色的粉浆荡起涟漪;过滤机边,浑浊的污水渐流渐清……只要用心留神,生活中的场景,什么能与诗无关呢?“汝州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已初步形成能源、建材、冶金、食品四大支柱产业。”望着车窗外绿油油的庄稼,刘部长又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谈起汝州的农业,汝地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烟叶、棉花、花卉苗木等。近年,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林果业三大产业迅速兴起……
2004年6月15日,星期二,晴转多云
今天,诗友们就要踏上归程了。时光无情,此次精心准备的诗会,仅几天,就由盼望变成了回味。想汝州市委宣传部、汝州市文联、作协的朋友为这次诗会的真情付出和周密安排,想诗友们认真、热烈的探讨,快乐尽兴的游玩……昨日,诗友们在东道主的盛情安排下,饱览了雨雾中羞美的石人山奇景,雨湿了纸笔,那情那景权且记于心中罢。
车上走神,不觉到了三苏祠,三苏者,乃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挨上近前,端详宋代的三尊彩塑,但见泥塑安然大度,姿态生动,栩栩如生,虽历数百年沧桑,浮尘之下的色彩于陈旧之中平添了内容。这是货真价实的原版,仿不来的。穿过殿堂,三座墓冢石漫青苔,芳草如冠。周围柏林郁郁勃勃,树身皆倾西南,遥望主人故乡峨眉山。谁说草木无情呢?
车到郏县一地,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乡。这里竟是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发源地。一段兹兹拉拉的录相片把人们的思绪扯回了几十年前。看着发黄的报纸、鲜红封面的知青日记和铭刻那个时代烙印的老照片,有那个年代亲身经历的人,谁能不想一点什么?
感谢这个中原故城,感谢诗歌,给了我们这个邂逅古典、碰撞现代的机会。汝州诗会,会给记忆留下几道痕迹,几缕光芒。
山海经(十首)
■ 白 垩
所 思
花瓣有的在枝上千缩
有的一瓣一瓣落下
在地上干缩
早晨从眼睛里落下来
流动,在石头上
山青
是我们缺少一种信仰
或者拥有一种蒙昧
沉静久了
山能生出水
也能生出入
粹然的诞生
半筐松花
晨起
觅夜里香气
床头半筐松花
一箩白曲草
夜 山
山好像吸住了夜的黑暗
星空和黑郁的山间微明朗润
这样的夜
一个人在深谷里
听溪水流过乱石
总疑心会有白衣的魅飘然出现
深谷中没有蛙
这村边河塘里的歌者
似也耐不住深谷
却有草本的海棠
在悬崖草丛里
山间的一切清清楚楚
又苍苍茫茫
草不知,水不解
看到的,看不到的
想到的,想不到的
月色有变,星光一白啊
无 题
那边山凹里传来一声牛叫
这边一头吃草的牛停下
含着一口草抬起头
白 鹭
清平的稻田
在村庄和缓山间
一群白鹭
飞出一个斜坡
这白色的鸟啊
一只两只尚在远处
低头,抬头
五月,正是蚯蚓鲜肥的时候
带一群蜂流浪
晚来入山的人说
太阳落山的时候
蜂都入箱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