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寡母 --第3部-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弟弟却固执地说:〃大哥,你买吧,咱们家有钱。〃
我的心里特别难过,弟弟把有钱两个字说的特别重,生怕引不起我的主意。我看看弟弟,他也正看着我。我低头,竟然又要掉眼泪。我这个弟弟,他容不得我受一点委屈啊。我故作轻松道:〃江江,你两个哥哥买了电脑,我照样用,用着比自己的还硬气呢。〃弟弟半天没有说话,终于憋出来一句却还是:〃大哥,咱们有钱,真的有钱。〃
大师和袁若海抬头,看弟弟的眼睛里晶莹剔透,反射着明亮的灯光。他们很快意识到弟弟难过的原因,忙对弟弟说:〃你大哥是我们的铁哥们,我们不分彼此。〃
弟弟听了,使劲儿的点点头。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快去洗漱把。〃弟弟拎起脸盆,飞快的冲向水房。
袁若海羡慕的对我说:〃海哥,你弟弟对你真好啊。〃
他话刚出口,我的眼泪竟然掉了出来。我重复着他的话道:〃是啊,我弟弟对我真好,对我真好……〃
弟弟和王微就这样在我们学校安顿下来。
我不担心弟弟,因为他就在我身边。晚上,我们兄弟两个睡一张单人床。挤吗?肯定挤。我们两个个子都比较大,但挤得温馨,挤得温暖。那时候,天已经一天比一天凉了。我们共同盖着一床被子,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在家里,一到冬天,我们哥两个就钻进一个被窝,用体温给对方暖和着身子。那时候,弟弟可着劲儿往被窝里面钻,把头都裹得严严实实。要知道,在农村的房子里,寒冬腊月,可谓是滴水成冰啊。现在,在东北,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在初冬时节,集体供暖的前夕,还是很冷的。我们哥两个睡在一起,总是不自觉地相互惦记。一床被子太小了,弟弟总是乘我不注意的时候把被子往我身上拉。有的时候,我深夜醒来,竟然发现弟弟的整条大腿都露在外面。我心疼地给他盖着被子,他却在迷迷糊糊重对我说:〃大哥,我不冷。〃我没有说话,我只是借着外面的月光看看弟弟的脸,他的嘴唇早就被冻紫了。
现在想想,那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场景。宿舍的同学都被我们兄弟之间的深情所打动。特别是袁若海,不止一次地对我感慨道:〃我要是有你那么一个弟弟该多好啊。〃
那时,我便不再说话,只是微笑着倾听。有这么一个弟弟,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开始,我有些担心王微。我知道王微是不会在学校久住的,可能待上一个星期她就想回去了。但我没想到,她竟然一住就再也不提回家了。
刘月总是让我在不经意间就会感动。她把王微带回宿舍,领她熟悉环境,到了睡觉的时候,她把她托付给孙文静,自己跑到老乡宿舍的空床上去睡觉了。她是怕王微在新的环境里认生,怕她到一个全新的宿舍里会想家。那是一个心地无比单纯的女孩子,她要是对你好就会把心都掏给你。和王微接触没几天,她便把王微当成自己的小妹妹一样呵护起来,甚至我们说一说王微她都会生气。一个女孩子什么地方最能打动我们?我觉得就是一颗无比纯洁的心。我想绝对不只是因为刘月帮助了我,而是她那颗善良的心,让我们看了她就觉得她非常非常的动人。
白天,弟弟和王微在书屋里帮我们看摊。两个孩子总是无话不谈。
王微曾悄悄地问弟弟:〃刘月姐姐是不是你大哥的女朋友?〃
弟弟说:〃不是吧,我没听我大哥说过。〃
王微轻蔑地看看弟弟道:〃你真傻,这事儿你大哥能和你说吗?〃
弟弟不服气地说:〃那有什么不能和我说的?我大哥什么都不瞒着我。〃
王微撇撇嘴道:〃在你大哥眼里,你就是一个小屁孩儿。〃
弟弟红着脸还要争执,但想想王微说的也不无道理。
过了一会儿,王微又说:〃肯定是,如果不是,刘月姐姐能对咱们这么好?〃
弟弟挠挠头,道:〃说得也是。〃
孤儿寡母——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51
现在想起来,那段日子挺清苦的。我们赚的那点钱勉勉强强够我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我和吴宇还是不分彼此,但每个月算钱的时候我还是尽量把钱算清楚。亲兄弟明算账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渐渐的接触过程中,弟弟和吴宇很快熟悉起来。这里面既有吴宇对弟弟的特殊关照,也有他们性格中本来就相似的原因。
一个晚上,吴宇把半个月积攒的没洗的衣服都翻腾出来,然后跑过来问我道:“海哥,你有要洗的衣服吗?”
我看看他,觉得特奇怪,问道:“怎么?你小子买洗衣币了?”
吴宇嘿嘿笑着,说:“今天我要洗被罩,拿手洗还不把我累死?”
我一听他买了洗衣币,赶紧找脏衣服,不过我前两天刚刚组织过一次“大清洗”,现在总计也没几件脏衣服。我笑着对他说:“你小子是不是知道我刚刚洗过衣服啊?”
吴宇倒很干脆,说:“少废话,有衣服拿来,没衣服拉到。”说完,美滋滋地就要走。
正在我颇感失落之际,袁若海及时的凑上来,道:“海哥没脏衣服,我有,等会儿再走。”
吴宇回头,袁若海以飞快的速度在瞬间找了一堆脏衣服,然后一股脑全塞给吴宇。吴宇边走边骂道:“行,算你小子狠。”
袁若海偷偷对我说:“嘿嘿,这就叫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我点头附和。就听吴宇在楼道里大声说:“袁世凯,你要一辈子记得我对你的大恩大德啊。”
袁若海撇撇嘴,以同样大的声音回应道:“为什么要感激你?洗衣服又不是你洗,是洗衣机洗。要感谢我也得感谢洗衣机。”
我哈哈大笑,就听吴宇重重的呸了一声。
袁若海的衣服太多了,同吴宇原来的衣服混在一起,一桶根本就洗不完。吴宇有些发愁。他手里只有一枚洗衣币,要知道,如果不是洗床单、被罩这类的大件,我们是舍不得买洗衣币的。一枚洗衣币要三块钱,够我们吃一碗红烧肉了。
弟弟正在洗漱,见吴宇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吴哥,怎么了?”
吴宇把事情简单和弟弟说了说,弟弟没听明白,他以前根本就没接触过投币式洗衣机。吴宇又详细地和他解释一番,弟弟终于听明白了,他顿时饶有兴趣地打量起洗衣机。他从吴宇手里接过洗衣币仔细地看了看,说:“这和一元钱的硬币大小差不多,看看用硬币能不能洗。”
吴宇说:“好像不成,硬币比它小,这东西是很敏感的。”
弟弟怂恿他道:“试试吧,如果成了我们就省了两块钱。”
吴宇终于还是没能经受的住金钱的考验,他跑到我们寝室,在袁若海的储蓄罐里掏出一枚硬币,飞快地跑回水房。他一咬牙,把硬币丢进去,就听“咚”的一声响,洗衣机毫无反应。他看看弟弟,无奈的摊开双手道:“失败了。”
弟弟见洗衣机把钱吞了,觉得特对不起吴宇,他焦急的摇晃洗衣机,可是洗衣机一动不动。弟弟的脸腾就红了,他讷讷地说:“吴哥,对不起。”
吴宇很大方的挥挥手道:“没事儿,反正也不是我的钱。”然后他站在楼道里大叫道:“袁世凯,你的一块钱被洗衣机给吃啦。”
袁若海听了,气得直咬牙。
我赶紧跑过去,想告诉他们好好洗衣服,不要闹了。但没想到我刚到那里,弟弟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他从吴宇手里抢过洗衣币,跑回我们寝室。没一会儿,他又跑回来,摊开手,我们一看:他在洗衣币上粘了一根细细的绳子。我有些糊涂。弟弟炫耀地把洗衣币丢进洗衣机,洗衣机顿时轰隆隆地工作起来。吴宇忙着往里面倒洗衣粉,扔衣服。弟弟却专注地拉着绳子,没一会儿竟然把丢进去的洗衣币又给拽了出来。
我站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吴宇睁大眼睛,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林江,你是我的偶像,你小子绝对是一天才。”
弟弟站在旁边,嘿嘿傻笑。
结果,那一个晚上,洗衣机被我们折腾的通宵没睡。大师他们在楼道理打牌。吴宇和弟弟兴奋的投币,拽币,纯粹把洗衣服当成了乐趣。一个晚上,他们把我们全班男生的衣服都洗了遍。弟弟把我刚洗没多久的被罩、床单又重新洗了一次。楼道里晾的满是衣服,第二天段老师来我们二舍查寝,被我们的勤快惊的说不出话来。
很快,吴宇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刘月。刘月圆睁二目道:“好啊你们,两个班干部带头挖社会主义墙角。”
吴宇嘿嘿笑着说:“海哥那弟弟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刘月也不断地点头附和。
孤儿寡母——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52
弟弟在长春的那段日子老是不断地闪现着灵气,虽然都只是些小聪明,但吴宇经常对我说:“海哥,林江要是能上大学,那绝对是一绝顶聪明的孩子。”
我便不再说话,想想弟弟因为我而辍学,我就会更加的难过。我暗自发誓,一定不让弟弟像在家里那样颓废下去。我给他买来一整套高自考的教材,想让他自学法律。我也相信,只要弟弟静下心,以他的聪明才智,他一定能拿到大学的文凭。那段日子,弟弟也非常兴奋。他在我们的学校里找到了精神的依托,白天,他帮我们照顾书屋,晚上一有时间,他就会和王微一起,在大学里转来转去。有时,弟弟会睁大眼睛看着我,说:“大哥,你们学校真大啊。”那眼神里分明就是一种极度的羡慕。我能说什么呢,只好点头。弟弟意犹未尽,过一会儿又说:“大哥,你们学校真漂亮啊。”我还是不说话,但眼泪伴着弟弟的话语在瞬间涌了上来。我偷偷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尽我的全力帮助弟弟改变他的命运。
我们的书屋里兼卖一些报纸和杂志。弟弟特喜欢《读者》、《知音》,还有《青年文摘》,每期的内容他都认真的看过,碰到他特别喜欢的文章他还要记在笔记本上,不时的拿出来翻看。
有一次,弟弟兴奋的对我说:“大哥,你看这篇文章。”
我接过弟弟手中的杂志,里面讲述的是一个皮鞋匠通过自学考试,历经五年,终于拿到了律师资格证的故事。我认真的读了读,被里面那位执着的汉子给打动了。我看看弟弟,他忽闪着大眼睛,那眼神里分明看到了希望。这才是我可爱的弟弟,他同光着膀子在路边和司机要过路费的小混混判若两人。我记忆中的弟弟本来就聪明、善良而又富有朝气与活力。我摸着他的头,说:“江江,只要你肯坚持下来,你会比他更成功。”弟弟使劲儿地点着头,认真的算着,说:“大哥,我现在十七岁,即使我六年后拿到律师资格证,我才只有二十三岁啊。”他说着说着,自己先兴奋起来。他是看到了一种光明的前途啊。我也点着头,点着点着,我为弟弟的激情而热泪盈眶。
我给弟弟买了一个书包,很便宜的那种。但弟弟还是爱不释手,他深情地抚摸着书包,似乎找回了上学时那种久违的感觉。弟弟经常会跟我一起跑进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聆听老师的讲课。他就坐在我身边,听得特别认真。有时,老师讲的不好,同学们就在下面窃窃私语,但弟弟总是昂首挺胸,把听课当成了一件特庄重的事情。那时,我会在弟弟身上汲取力量。他,一个初中就辍学的孩子,对知识还是如此强烈的渴望,我呢?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名正言顺地坐在教室里,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听讲,多学习一些本领呢?只要这样想想,我就觉得听课也充满了劲头儿。于是也像弟弟一样,挺直腰板儿,认真听讲。
那段日子,可能比较郁闷的就是王微。时间长了,她肯定会想家,那是人之常情。但她不说,她咬紧牙关,总是一副特坚强的样子。有时她也会和我们一起去听课,但那只是做做样子,去两次她就开始觉得烦了。
弟弟不但能读懂王微的心思,他更有能力去哄她开心。弟弟经常在报纸杂志上搜集各类笑话,然后惟妙惟肖地讲给王微听,而且每次都能把王微逗得捧腹大笑。但两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王微的情绪还是渐渐烦躁起来。
弟弟看在眼里,在一个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突然对王微说:“走,我带你去南湖公园。”
王微听了,兴奋不已。
两个孩子说走就走。他们没有坐车,而是背着书包,一路走到公园。弟弟买了些水果,他们边走边吃。在一个崭新的城市里他们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两个小时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再一抬头,他们已经到了南湖公园的门口。平日这个公园是不收费的,但那几天,里面有灯展,所以临时收起门票来。
弟弟一听门票每人要三块钱,有些懊恼。王微嗔怪他是小财迷,就要去买票。弟弟赶紧把她拦住道:“我们找找,没准有地方能溜进去呢。”
王微看看弟弟,弟弟眼睛里全是坏笑,她自己也萌生了一种干坏事的冲动,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两个孩子沿着南湖公园的围墙走着。走出去老远,终于找到一个缺口。弟弟兴奋的叫起来。但不幸地是缺口处竟然有个带红箍的工作人员在把守。王微看看弟弟,弟弟作出一副无所企图的样子。两个人大摇大摆地在外面晃来晃去。等那人稍一松弛,弟弟拉着王微飞快地跑进去。他们在草丛里面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大路上才停下来。王微呼呼地喘着粗气,弟弟也累得满头大汗。但两个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休息一会儿,他们在偌大的公园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起来。即使王微家再有钱,她也没有到过长春这么大的城市。南湖公园很快就以它磅礴的气势征服了两个孩子。她们在丛林中穿梭,在湖畔快乐的嬉戏,玩着玩着,竟然忘掉了自我,忘掉了时间,同周围的树木与湖水融为了一体。
孩子终归是孩子,玩起来,高兴了,那么所有的忧伤都被抛在了脑后,属于他们的就是一种最为纯粹的快乐时光。
他们也忘记了吃饭,弟弟玩到高兴处,也忘记了自己是个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