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假大空-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家的工商局长自己带车来的,他让张丙上了自己的车。张丙明白这种场合当事人不喜欢更多的人参与,张丙一个人陪着就行。
吃饭的地点还是选在上次的娱乐城。工商局长的司机把张丙和局长送到后,就在旁边的小饭馆吃了点饭,然后在车里等着,根本没进娱乐城的门。饭局的档次和第一次张丙哥几个请客时一样的高,局长还说了好几句客气话:太简单了。
老家来的官员尽管在当地也算小有级别。在老家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且平时穿着也是一身的名牌,但进京后与钱科孙良比起来,还是显得土里土气,还甭说跟钱科和孙良比,现在跟张丙比,局长好像也矮了半截,张丙与钱科孙良已经在一个水平线上了,本来张丙就长得帅气,眼下气质也是越来越好,宴席上四个人明显能看出来,工商局长是老家来的。这也真是奇怪,论气度论衣着,局长一点不比他们仨人差,但就是显得层次低,大方中随时露出拘束。
因为来的工商局长也算是地方上的官员,钱科就说:你们那城市我去过,看看海,还不错。局长忙答话:欢迎钱博士有时间去我们那里旅游,那里比北京方便,咱能说了算!
在这种场合,钱科似乎永远是主角。尽管今晚上是奔着孙良来的,但还是以钱科为中心。孙良话不多,但风度逼人更显霸气。
钱科说:你们那里出美女啊!
此时,在钱科的眼中张丙已经成为北京人了,已经和孙良他们仨人是一体的了。
局长大笑着说:还真是出美女。
钱科叉起一小块奶油蛋糕放进口中,咂吧了两下嘴:你们那城市我只去过一次,只呆了一天,只讲了一堂课,当天晚上就干了一美女,女学生,我操!
局长吓了一跳,钱科随便干女人一点也不让局长意外,让局长意外的是钱科说得那么直接了当。
孙良跟了一句:他就好这口!
孙良的话一时让张丙和局长弄不明白,好这口,指的是钱科喜欢喝白酒吃奶油蛋糕,还是喜欢干女人。孙良的意思应该是,这两口钱科都好!钱科说的很认真。干美女,谁不好!
局长酒喝得有些高了,竟然接着钱科的话题,说道:怎么干的?讲讲讲讲。张丙赶忙掩饰道:哥几个干一杯,来来,先喝一大口!
钱科似乎没听见张丙的话,爽朗地大笑起来,怎么干的?哈哈,就那么干啊!我的讲课把她迷住了,非缠着我让我干!结果,海边的沙滩上,啊……
孙良对局长说:你放心啊!关键的地方他一点也不会说。
张丙总结了一句:钱科!风流才子啊!
想不到局长也来了一句:是真才子自风流!
四个人为局长的这句话一起干了一杯,只有这句话让四个人觉得还有点共同语言。
酒饭过后,张丙提了一句:咱哥几个娱乐娱乐。这点儿事局长非常明白,说:下去蒸蒸吧!
钱科孙良就说想早点回去休息,不想玩别的,既然局长说不玩别的只去蒸蒸,那就去蒸蒸吧!
桑拿完毕,局长悄声问张丙:这里能“打炮”吗?
张丙说:不知道,反正领班说不能“打炮”。你就说要安排全套的服务就行!领班明白。
局长就对领班低声吩咐道:要全套的服务。又加了一句:挑几个漂亮的啊!
想不到钱科孙良各自有自己的小姐,每次来就有了相对熟悉满意而固定给他们服务的漂亮女孩子。
钱科对孙良说:我还是小娜,你还是小红吧!
正巧小红小娜在班上,一会就过来了。另外,领班又给张丙和局长挑了两个小姐都很漂亮。
四男四女说笑着,分别进了各自的单间包房。
从娱乐城里出来,大家挤进局长的车里。钱科和孙良被人请一般不带车,都是车接车送。今天先送孙良,车到了孙良的家门口,局长也下来了,把一个精致的小公文包塞到孙良手里说:留个纪念,回头我再给您联系。
孙良说:没问题,你那点事!我让中组部的朋友给你们地方上管事的人打个电话就成!
孙良连推辞一下也没有,径直进了家门。
后来张丙知道,局长给孙良的包里装了整整十万元钱。那些钱装在小包里外表一点看不出来。
而且局长毫不含糊地说:这十万只是活动经费,事成后再付给孙良十万。
这种事人家孙良之所以收钱收的这么干脆,一点不虚头巴脑的推辞,大家都明白,你托中组部的人不得大把花钱啊!很可能孙良倒落不下多少钱。
别看孙良收下钱了。就这你还得联络上以后经常邀请出来吃吃饭娱乐娱乐,谁让人家孙良有这本事呢!孙良收点钱太正常了。
当然局长也不是傻B,局长这么大方地掏钱,一来,是因为有钱;二来,这不也是投资吗?弄个副区长当当,仕途上有发展,二十多万的投资是很划算的买卖,一旦事成,投入的资金应该说是极小的成本。
局长是个工作效率极高的人。再把钱科送到家已经是凌晨了,局长又把张丙送到驻地,陪张丙还有司机吃了点夜宵,就要连夜赶回老家去。局长说:单位一摊子事,我一刻也离不开,明天上午(实际已经是今天上午了)还有个会。
张丙有些激动,看着局长来去匆匆,也没好好睡一会儿,把精力都扑在工作上,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感觉这样的好干部应该提拔提拔。
夜色中,张丙和局长紧紧推手道别。
局长说:兄弟有劳你了,日后再回报啊!
张丙说:别光忙工作也得注意休息。
局长动情地说:工作放不下啊!再见!
张丙也说:一路保重,再见啊!
送走局长,张丙真感到累了。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更加佩服局长的旺盛精力,换了另外一个人,怎么也应该在北京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回去。工作!工作!这真是一种精神!
应该号召哥几个向局长学习。
张丙睡意未尽,王甲进来了。王甲不怀好意地对张丙说:怎么着,折腾了一夜,没精力了吧!
张丙没正面回答,就说:最怕来人,找人办事,陪着吃喝,精力达不到啊!
王甲说:那是,不只是吃喝,不还得玩乐吗?
张丙说:那行!下次你陪着玩乐去吧!
王甲不紧不慢地说:我一个熟人,下午到北京。
啊!张丙吓了一跳,说:又来人了!
王甲说:人家不是上北京来办事了吗?
张丙说:怕的就是办事!咱能给人家办什么事啊!还不如不见面的好!
王甲说:这人你得见,他对我有用。
老家来的王甲的熟人,实际上是王甲爱人单位的领导。王甲的爱人在单位是工作积极分子,又是领导眼里培养的苗子,眼下正准备安排个一官半职的。王甲的爱人在电话里跟王甲说:
这事你必须得办!他对我有用!
王甲爱人单位的领导也是通过王甲爱人听说王甲这几年在北京很有发展,甚至“中央有人”,领导还亲眼见过王甲的爱人用“中共中央党校”的手提袋提过中午的盒饭。
等到下午,王甲爱人单位的领导来了,见了王甲张丙很是亲热,就说:你们是咱老家的精英啊!能在北京发展说明能量很大啊!
王甲和张丙就很谦虚地说:你是领导!
说起来北京办事,原来领导是想托王甲在北京求几幅名人字画,领导说:字!求几幅字!
王甲一听这事倒松了口气,心想就这事啊!幸亏不是跑官,就说:行啊!托托关系。
张丙接着说:书法家我们还真有关系,你比方说:吴术、天勃,在国内都是顶级的书法大家。
领导高兴地叫起来:就要吴术的!
晚上三个人一起吃的饭,领导执意要请客,但王甲很积极地提前结了账。他是爱人单位的领导啊!
席间张丙问:领导也是书法爱好者啊!
王甲说:领导都喜欢研究研究书法。
不想领导说:我不喜欢!一点不懂!这不也是为了办事吗?咱市里的领导喜欢这个,我是买了送给他的,他还就喜欢吴术的。
张丙说:是啊!眼下吴术的字最有价值了,你就是自己收藏也不错,以后肯定还得升值。
领导苦笑着说:我收藏那破玩艺儿干嘛!我这是求领导办事,送别的人家不稀罕,就缺吴术的字。
王甲很痛快地说:没问题,他缺什么送什么!
张丙听了这话,心里忍不住笑骂:傻B王甲,以前见了领导翻白眼的人,现在为了老婆的进步,也丧失名节啦!人啊人!
王甲问领导求几幅,想花多少钱。
领导似乎早有准备,说:一万块钱要三个斗方。
王甲让张丙打通了小刚叔叔的电话,小刚的叔叔在电话里说:我告诉你吴术的电话,你直接跟他联系,你提我也没用,吴术现在早不记得我了,他现在只认钱不认人。而且你必须得预约,在电话中跟吴术谈好价格,要不然,他跟你连面儿也不见!一万块钱够呛!市价至少得一万二。小刚的叔叔最后不好意思地说:争取捎带着给我求出一小幅来。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张丙打通吴术的电话。电话是吴术的夫人接的。吴夫人说:今天明天已经预约满了,得后天。并且吴夫人直接了当地问:价格你们定好了吗?
张丙忙说:我们知道!三个斗方一万二。并且张丙在电话里一再强调自己是中央机关的,且是北京市政协的朋友介绍的。
吴夫人根本不关心张丙是谁介绍的,只说:按现在讲,吴先生三个斗方一万五不还价,既然你是中央机关的,也算是关系不远,就一万二吧!
等到后天,张丙王甲和领导还叫上了李乙,去了吴术家,心想也让李乙开开眼界。
按预约好的准确时间,哥几个敲开了吴术家的门,还是吴夫人开的门。见到书法大师吴术,哥几个都很激动,毕竟是初次见到鼎鼎大名的艺术家,吴术老先生保养的很好,也很面善。
吴夫人一点也不客套,说:咱们开始吧。
王甲领悟出来,赶紧示意领导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吴夫人。
吴夫人当着众人面点钱,吴术开始挥毫。吴夫人刚刚点完钱,吴术的字也写好了。
张丙跟吴夫人说:一个朋友特别仰慕吴先生的字,求吴夫人给捎出一小幅来以珍藏。
吴夫人早有准备,说:那不行!都要捎!
张丙哥几个再三央求,吴夫人也无奈看了一眼吴先生。吴术说:捎一小幅吧。说着从刚刚裁下来的宣纸边角料里捡出一小纸条写了几个字。并自嘲地说,我这是破例啊,也当是买三赠一吧!
张丙再三道谢。心想也算是为小刚的叔叔办了一件事。这毕竟是真迹啊!值钱呢!
出了吴术的家门,领导很满意,本来一万五,只花了一万二,划算!然后又感慨道:名家就是名家,人家来钱真容易啊!
最震惊的还是李乙,不到五分钟,一万二!王甲一脸沉重地对李乙说:李乙,下狠心好好练练字吧,等你练到他妈的吴术这份上,我们什么也不用干了!哥几个帮你数钱吧!
意外的收获
小刚的叔叔虽然自己平时不经常练书法,但是对北京这些书画界的名人和市场都很有了解。逢到周末休息日,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琉璃厂和潘家园。喜欢去这几处地方,也是近几年的事,小刚的叔叔说:以前跟书画家搞活动,有的是机会索取几幅作品。有的书画名家还主动说给小刚的叔叔写上几个字,留个纪念。想当年小刚的叔叔虽然热心于此道,但不是特别重视,给他让他收藏的书画作品,拿回家时间长了也不知扔什么地方去了。当然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有了市场,价格一涨再涨,小刚的叔叔这才逐渐意识到那些作品的价值,感觉当年遗失的东西那都是宝贝啊!想起来追悔莫及。
送走王甲爱人单位的领导,张丙几个和小刚的叔叔又聚在一起。小刚的叔叔双手拿着吴术给自己写的字,感触颇多。小刚的叔叔说:这东西我得好好放起来了,我以前有吴术老的字,可他妈的咱不懂这玩艺也涨价!搁现在得值多少钱啊!
王甲忍不住问:他的字怎么这么贵!
小刚的叔叔却说:这便宜啊!你们哥几个这是有熟人介绍到他家里去拿,要到书画市场上就说你们三幅花了一万二吗?外边买,我知道他的价格,每幅啊!每幅都值万儿入千的!
张丙和王甲都感到不可思议。
张丙开玩笑说: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么几张纸,哪里能值这么多钱,随手一划拉就是钱!
李乙认真地说:写得确实好。
小刚的叔叔说:好不好咱先不说,人家有市场,市场就是标准,他就是有人愿意买!
王甲忿忿不平地说,我操!就这还得预约呢!他这么天天写,那得挣多少钱呢?
小刚的叔叔说:要不怎么说是著名艺术家呢!名气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有了行情。
李乙也说:人家也是写了一辈子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的好并非一日之功啊!
小刚的叔叔说:这市场我告诉你,也没法说,你像天勃的字,评论界公认说比吴术写得好,可天勃的字,就不如吴术的值钱,市场行情不好,但据说,天勃的字以后肯定和吴术的价格差不多。
张丙说:那现在谁要是有眼光,而且拥有一笔资金的话,就可以买批天勃的字放起来,没准就像买股票一样。以后价格会涨上去呢!
小刚的叔叔说:这是肯定的!
李乙说:这属于艺术品投资了。
王甲说:这算他妈的什么艺术品,市场纯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