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拐弯的夏天 >

第20部分

拐弯的夏天-第20部分

小说: 拐弯的夏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知道他有牢狱史。整整两年,她躲着他,就像单小田一样,他们从各自的世界里消失了,听不到任何信息。想想都不可思议,怎么能够!一个是爱过的人,四年的相濡以沫,一个是肌肤相亲的人,身体和身体曾紧密地交合摩擦……现在,他们都把彼此抹去了,就像抹掉一星点唾沫,未留下一点痕迹;就像一切从未发生过。
    要不是后来她哥哥的变故……是呵,说这些干什么呢?两年以后,她又去找了马三,情形大同小异,他收留了她。她最终没能逃过他,她逃过了单小田……他们都是她的劫难。
    即便很多年后的今天,阿姐已阅尽世事,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件事,她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评述马三这个人。这是她碰到的一个难题,这其中有一些盲点,千头万绪的,一下子也说不清楚。她分析起人事来头头是道,可是只在这一点上,她被卡住了。
    怎样的一个男人呢?应该是极具魅力的,层次复杂……他不是坏,而是邪恶。她总觉得他是邪恶的。可是往深处接触,他又是善良的,他通晓人情,讲理,细枝末节处,能把你熨帖得无微不至。可是再往深处,他还是邪恶的。如此反复,没有穷尽。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至今也得不出概论。
    她并不了解他,和他一起生活的两年,他就像个陌生人。他待她如兄长,竭尽所能地为她提供生活的一切便利……他有点像她的亲人。他宠她,有点像大人宠小孩的那种宠。她要什么,他就给她买什么。她贪图享乐的毛病也许是天生的,但却是由他带出来的,得以实现和张扬。一有时间,他就带她去友谊商店,为她购置各种物品,吃穿用度,都是当时市面上的紧俏货,有时也托朋友去上海买。他并不总有钱,哪怕借钱也不短她的。他花起钱来是有点一掷千金的派头的,淡定从容,倚在柜台旁抽烟,偶尔也侧头看她一眼,见她打着手势在和服务员交谈,他微笑了。
    她真正的物质生活是从这里开始的。1978年,风气还不算开放,人们沉浸在新旧两个时代交替的过程中,茫然地期待着什么。物质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相当陌生的字眼,构不成足够的想象和刺激性。人民生活朴素,街面上少有几家娱乐场所,所谓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是后来才出现的。然而就在这暗淡的氛围里,她和马三却凭空而起,开始了“新生活”。马三交往甚广,上至部局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有时也结交老外。他胆子大,脑子又活络,场面上很会应付。有一次,他带她去见一个“国际友人”,她害怕,抵死不去,说,你不要骗他钱。马三笑道,我不骗,都是朋友,干吗呀?又说,你去见见世面,没准他也是个骗子呢。她便跟他去了,在北京饭店喝的下午茶,其实也未谈出什么,也未必真的要骗取什么,只不过是聊聊天,安静地说一会儿话。坐在饭店的大堂里,听着音乐,看着落地玻璃窗外秋天的街景,阳光和落叶,行人像水一样从窗户的边缘淌进来,又从另一个边缘淌出去。她想起了她姥姥那代人的生活,这才是人的生活。
    晚上,他们又随“国际友人”参加一个小派对,七八个人,除了三两个老外,都是时髦的中国青年,个个高尚整洁,谈吐不俗。她第一次出入这种场合,难免惴惴不安,人很紧张,然而也做出落落大方的样子,和人交谈,适时地微笑着;很多人赞美她,她脸微红,略低了低头——幸好黯淡的灯光下没人注意到她的表情。马三正蜷在沙发的一隅抽烟,一只手垫住下颏儿,另一只手的食指在鼻梁上轻轻地刮着——他在听一个人说话。
    也许就在这时,她有点喜欢上了马三,她觉得自己应该爱上他。一个平民子弟,其貌不扬,出身寒微,可是他天生具有某种气度,他不惧怕任何场合里的人,他说,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现在,他优雅之极,神情散淡而落拓——这落拓是必要的。他处世不惊,言行低调,越是危急越镇定低调,她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贵族气,也许他是投错了胎?
    从这个场合看马三,看见的只是他的一个侧面;从另一个场合看马三,那马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男人:坦诚,作风果断,有亲和力,乐于助人——在任何场合,你都不会认为他是个骗子。他也骗,骗不到的情况下,偶尔他也帮你。总之,这个人在阿姐的生命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其影响甚至要大于她的哥哥。她日后的言行举止、对人世的辨别力很多都是从他身上得来的;虽然对于这一点,她不愿意承认,因为她恨他。一天天耳濡目染过来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怎么走上诈骗道路的。天知道她有多委屈——偶尔她也是委屈的,她不甘心!她的一生就这么毁了吗?她才二十三岁,已经是个地道的诈骗犯了。
    马三也劝阻过她,说,好生呆着,这儿没你的事,你一个大姑娘家,干这营生太危险,也有损脸面。她不答应。她学会了一项技能,从这技能里她得到了乐趣,和人周旋并借此谋生;她欠马三已太多了,她不能白白让他养着。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咦”了一声笑道,那年你算命,是不是已算准我将来会有这一天?马三笑而不答。她又说,我看是。你不是说,什么都在我脸上写着的吗?马三说,反正你脸相不太平,风云太多。
    很多年后,阿姐是感激马三的,平白无故地搭救过她两次;可是她也恨他,当她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时;而大部分情况下,她是意识不到的。一天天在屋子里呆着,生活无着落,她的哥哥正在服刑,她的母亲迟迟得不到平反,她总得养活她自己。更重要的一点是,和马三这样的人在一起,人有时会犯迷糊的。他把这事称做“营生”,就像当工人或者农民,手段不同罢了。他常说,走,带你去见几个朋友。在干净宽敞的店堂里坐着,他笃定,自信,坦诚……这时候,她会恍惚的,这完全是在聊天、拉人情、谈生意呀。
    马三说,我做什么了?什么也没做!我一没偷,二没抢,只不过替人传传消息,就有人把钱乖乖地送到我腰包里来,这是我该得的。
    和马三分手以后,她另起炉灶,开始独闯天下。这是1980年,她母亲的冤案经过一些周折,终得以平反,分了她房子,也补了一些钱,安排她去肉联厂做正式工人。然而这一切来得太迟了,她已经回不去了。她丧失了正常工作的能力,初中毕业,没有知识和技能,怕一辈子要呆在底层,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上班,老去,拿微薄的薪水……衣服上沾着猪油,皮肤上有死猪的血腥味。为什么这一天不早些来呢,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她还未遇上马三之前,在她对人世还心存幻想……它来得不是时候,它就像讽刺。
    她不后悔的,她的行骗生涯才刚刚开始,有足够的好奇心,跌宕起伏。每天衣衫华美出入各种场所:大饭店,名目繁多的派对……她实现了从前的理想,过富丽堂皇的生活,还可以接触到陌生的人群,那么多的男人对她趋之若鹜,巴结她,奉承她,她换不同的形态跟他们交谈,简直就像在演戏。她的行骗技术也日益渐长,她不像从前那么害羞生涩了,她大方,谈笑风生,翻脸无情。她依赖她的技术,热爱它,在这里头翻跟头,玩耍,游刃有余……她离不开它。
    很多年前,她并不曾想到,这一切也是缘于对庸常生活的恐惧,怎么不恐惧呢?这潜藏在她的血液里,从她姥姥辈起,到她母亲,她哥哥,一路相承了下来。他们都曾采用不同的方式逃离过,末了殊途同归。
    她哥哥被捕的那一天,她正好在家。走进来几个便衣,说了几句话,就带他走了。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中途有一阵子慌乱过,准备出逃,后来形势明朗了,人倒也坦然了。兄妹俩曾有过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举国在欢庆,可是她为他哭泣。他总是很晚回家,有时夜里也有人来密谈。她把耳朵贴紧墙壁听着,抱着胸口,牙齿颤得发出丁丁的声响。自始至终,她听见他只说一句话:没用了,说这些太晚了。这话他重复了很多遍。
    她劝他自首,他摇了摇头说,一样的,我在这儿等着就是了。她哭着扑到他坐的沙发前,摇他的膝盖说,你去吧,去了就不会判死刑的。他摸了摸她的头发,轻声说道,你不懂。他的声音如此温软,充满了耐心和无限的柔情。他竟然笑了,静静的笑容浮在脸上,像石雕,苍茫的,冷的,也是定格的。他站起身来踱步,背着手仰身长叹。
    她说,你会死吗?
    他回过身来看她,似乎是想了一会儿说,不知道,看怎么判吧。
    她又哭道,你告诉我,你都做了些什么?你是不是欠过人命?
    他走到她跟前蹲下来,把双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别怕,我没事的。我做过什么,我很清楚。我担心的是你——他认真地看她一会儿,说,我不放心你。家里没人了,所有人都走了……他把眼镜摘下来,擦了擦又重新戴上。她的哥哥在哭吗?她不知道。仅仅是这一念头,就足够让她抱着他失声痛哭了。
    他说,将来社会不知会走到哪一步,但是你——你一定得答应我,要好好生活。身边要是有合适的人,就尽快结婚。我不指望你别的,就指望你平平安安的,别再摊上什么事。哥哥又说,你也长成大姑娘了,什么事都得小心——他端详她一会儿,欲言又止。她知道他想说什么了。有些话他是不方便跟她说的,他是男人……他担心的就是这个。
    哥哥设法替她安排后事,想了半晌,欲把她托付给某个亲戚,又怕牵连人家。最终留一笔钱给她,说,先撑过这一段吧,以后就看你的造化了,或者就找个人嫁了吧。后来这些钱她也没拿到,还没来得及转移,家就被查封了。
    她说,我真不知道他那十年间都干了些什么……是呵,十年,一个青年就这样度过了他的似水年华,他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她在他的庇护下生活,恋爱。那十年间,她了解的惟一的事情就是恋爱,后来她又谈过一次恋爱,最后也是不欢而散,几成仇敌。
    她一直盼望哥哥能逃过这一劫,呵,老天为什么不保佑他呢?他不过是个有虚荣心的孩子,不想被俗世淹没,不愿意这么光滑无痕地度过一生。人生走一趟不容易,平安是重要的,可是于平安以外总还有些别的东西,值得人去幻想,去攫取。他想过光明亮堂的生活,他如此朝气,有功名进取心,这难道错了吗?时代恰好把他卷进了浪潮的尖口,它捉弄了他,整整十年,他为它奋斗,受它蛊惑。谁知道这是个怎样的时代呢,对的,还是错的,身处其中的人们又有几个能明白呢?
    他不是智者,他不过是个普通的青年,信奉马列,有理想主义情怀——他有过的。谁能否认,他这十年不是浪漫主义的英雄之举呢?谁都认为他罪有应得,包括他自己在内,可是谁看见了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青年对岁月的恐惧呢?十年过去了,他醒了,他说,我应该料到这一天的,什么事都得付出代价,就比如一个人前半生赚的钱,后半生用来还债。先是有了这笔债,上天才一路开绿灯让我赚钱。
    她后来去探监,她哥哥瘦了许多,佝偻着身子,仍戴着眼镜。他告诉她,他在读《资本论》和《圣经》,也做了一些笔记。她问,你会信这个吗?她是指基督。他把双臂交叠在胸前,
    摇摇头笑道,不会,如果一定要信,我宁愿信佛教。我也信辩证法,从小受的教育,大了也不容易改变。
    十几分钟的探监时间,他跟她念叨起家族的命运,人生无常。她听了,也只能感慨。面前这个像小老头一样的中年男人,就是她的哥哥吗?二十年后,当他放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五岁了。她看着他,摇头唏嘘,说不出一句话。
    她告诉他她已经结婚了,在一家工厂上班,别的也没多说。他听着,很宽慰的样子,说,这我就放心了。
    十年间,她送走了母亲,后来又送走了哥哥。还有失恋……劫难就像连环套,一环紧接一环,每一环她都不能幸免;它是阴谋,它形成了一股力量,攒足了劲把她往某条路上推。她躲不掉的。我突然想起,这女人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我熟悉的东西,似曾相识的,让我的心微微动了一下。是什么使我们聚在了一起,相识,怜爱,取暖……是上天的痛惜。上天痛惜这两个遭外力驱使的孩子,先冻其筋骨,然后使他们御寒。
    我不知道阿姐的生命中有几个男人,单小田,马三,她现在的丈夫……后一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是说,三两个男人绝对成就不了现在的阿姐,一个老江湖,通达透彻,精于世故。
    她后来大约又经历了一些男人,有身体上的,情感上的,数量不计。她也不愿意多说,估计是顾虑我的面子。
    后来,这些男人也离开了。彼此闹腾过,伤害过,她笑道,我年轻时也不知哪来的劲头,爱钻牛角尖,每场恋爱都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本以为经过了这些,劫难已经结束了,她可以逃过去了。然而没有,还早着呢。她这一生就此安定了么?不,劫难总是一步步地来,一而再,再而三,以为它走了,稍息一会儿,还没醒过来,新的劫难又来了。
    人生是有“修行”这一说的,什么叫“修得正果”,她笑道,我就是!
    经过多少次折腾,翻云覆雨的,后来真的是累了,也失望了,所有的热情都耗光了……蓦然回首,眼前一亮,其实眼前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的,她看见的就是这空空荡荡。她说,本以为什么都看穿了,却又遇上了你,莫名其妙的又谈了一场恋爱。
    我笑道,也不妨碍的,凭我这么一个小嫩鸡崽,还不够伤害你。
    她说,倒也是,不过我真的喜欢你,我只会对你好。
    我笑了,完全相信她。她应该具备这种能力,退可以谈情说爱,进可以骗钱谋财。做的都是人的生意,没这点能耐,她凭什么混迹江湖?以前的苦就白吃啦?
    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阿姐?是爱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