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就行。生活中本并没有“好事”与“坏事”的截然划分。“放生”很好,可要是做的不当,令捕杀之风更长,或使家庭不和,反成坏事。有些学佛者热衷于四处讨“功德”,可圣贤的教育说得很清楚,所谓功德,乃清净相。生活中只要不执着“小我”,吃饭、睡觉都是功德,没有说放生比教育子女更有功德的。有想要“功德”之心,便是学魔而非学佛了。
在生活中随缘放下,不是说变成傻子,还是要应缘处事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义。义说到底是中庸,是仁实施的结果。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时刻想着高尚品德,小人时刻想着荣华富贵。君子时刻留意国家法律,小人时刻留意利益好处。”
土在古代就意味着权势,裂土封疆代表着官职和财富。对现在的地产商人来说也一样,谁拥有土地的优先开发权,就相当于拥有了财富。
君子心里装着两件事,一是追求道德修养,一是怕做错事情受法律制裁。小人为了追求利益则什么都敢干,根本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内。哈尔滨就发生一件病人住院66天花费了550万“天价”医药费的事件,真乃旷世奇闻!都说医者父母心,这家医院存的却是杀人心。近年矿难不断,几乎都由“怀惠”不“怀刑”的无良矿主、无良政府管理人员一手酿成。“乱世用重典”,我们不能误以为乱世是战争年代,医疗系统、煤矿行业的现状也是“乱世”。人缺钙可以补,“缺德”要补就难了。医德、师德、政德现在还有吗?国家在极力倡导吗?所以“重典治乱”的同时还得“重点建设”,重构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本章是对上章“义之与比”的发挥,义即包含德、刑的正反约束,好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一样。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如果凡事只考虑利益而行,就容易心生怨恨。”
这句话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放一解“仿”,依据,仿照;一解为“放”,放任。怨一解为“招来怨恨”;一解为“自己心生怨恨”。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如果要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似乎取“放任于利而行事,自己内心多生怨恨”为佳。结合上章的小人怀土、怀惠,此处意在点明小人的做法内心多怨,不能得道,不能成仁。
渐修以礼
『13』子曰:“能以礼让为(wèi)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让来治国吗?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治国方法吗?不以礼让治国,又如何向全社会推行礼制呢?”
“为”通“卫”,“有助于”的意思,与“为学”、“为政”音“围”,作“从事、做”的解释不同。为不可理解为“建立”,因为建国靠的不一定是礼。近代儒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就“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问题与毛泽东有过一次著名的辩论,梁很固执地追求以礼建国的方向,是不是错将这里的“为国”理解为建国呢?我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以礼治国是古今中外治国的基本智慧,但以礼“新建”一个国家却很难。国家政权的新旧更替,往往要依靠战争的手段,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使国家在破坏中重新有所立。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变革是少之又少的。即使贤良如周武王,也是以武力夺取的天下。然“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革命总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国家终究要回到和平发展的主线上,这就需要礼治。所以,用于革命的理论通常都难以实施于治国。革命时要划分敌我阵营,鼓动斗争;治国却要调和社会矛盾,维持安定团结。目的截然相反,怎能不慎重区分?
聊句题外话,梁漱溟先生被人称为“近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我想这肯定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否则也太小看孔子的智慧了不是吗?如果儒家思想的确是真理的话,就一定会后学如云的,哪会有“最后一位”?
企业要想获得发展,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国家要想大治,就更离不开礼乐教化。《礼记·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则尤以礼乐最能深入人心。然而,近年的文艺工作者,一味追求高雅,连相声都舍弃天桥的小剧场,硬想挤到人家西装革履的鸡尾酒会上去了,大制作的电影也多限制在数量有限的豪华影院之内,与广大农民、普通工人渐行渐远,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礼乐”庶几无存矣。大俗即大雅,真正的绝唱总是在劳动人民中产生的,《诗经》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所以,现在的文艺工作者,与其一门心思讨好国外某些奖项,曲高和寡,不如回到田间地头、回到人民中去,那里才是“礼乐”创作真正的肥沃土壤。
本篇一直讲仁、道的学问,为什么突然转到以礼治国?因为悟道由生活中随缘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属“顿悟”,需要上等的智慧、大魄力和大福报,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根性的,所以还可由遵循“礼”而渐悟道体。本章一笔带过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转而叙述仁、道修行的渐修法门。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wèi)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权位,就怕你无所建树;不怕籍籍无名,但求能令自己声名在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立”既指道德学问,又指功绩。“莫己知”是倒装句,就是“没知名度”。“求为可知也”,为通“卫”,作“帮助、有助于”解,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去追求能让自己出名的实在的本领。这是孔子对权、利、名的观点:只要你道德、能力、功绩到了,名利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得本,不愁末。
作为“里仁”的引申含义,本章表达的意思是不要担心无法悟道,而要担心自己能否做到里仁,能否做到言行以礼?要获得仁的境界,就应该从基本的道德品行入手,自然水到渠成。那么具体是什么基本品行?我们接着往下看。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所说的道是一通百通的。”曾子说:“嗯。”孔子出去以后,其他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怎么讲?”曾子说:“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而已。”
这一章是千古奇案,古今注解各有所述,不尽相同。我则认为当中有两个重点,一是“吾道一以贯之”,一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至于是不是孔子印证曾参悟到心性,是否如禅宗的机锋,不必过多理会。
先看“吾道一以贯之”。“道”是率天命而行,是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答案。悟道就可以一通百通。如佛教所说的:开佛知见,彻万法源,通一切智。我用两句话来概括:“性空而妙用无穷,形寥而觉照万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
一、由迷入悟。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悟道,生活中往往会言行颠倒、思绪矛盾。对过去是迷惑,对现在的是迷失,对未来的是迷茫。象一首歌唱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流浪,流浪……”不悟道就容易迷在各种事物的表象里,充满矛盾与冲突,当然谈不上“一以贯之”了。一旦悟透根本,生命的现象清清爽爽,就不会再迷惑于外境。
二、由局部到全部、由相对到绝对。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心物一元。“色即是空”是说一切物质皆是因缘聚合,没有一成不变的实相。“空即是色”以梦为例,梦中山河大地,男女人我,对梦中人来讲真实不虚。但究其缘起,是由做梦之人本空的意识心所幻化出来的。现实社会其实也如空花一梦,同样是我们的意识心创造出来的。好比你想造房子,才会想图纸,然后聚集因缘造成房子。所以,一切幻象皆由心性而起,心性本身就是心物一元的,此外无物、无心。我们将之分别为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是因分别情见而起,“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如果执着于身体或意识心是我,凡事就以“我”为中心考虑,形成人我对立。相反,证悟到“我”本自然,则事事物物头头是道。内自色身,外自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便能由原来的以我为中心,到现在的胸宇有大千,俯仰无天地,不会再去计较得失了。好比盲人摸象,若执持部分真理不放,始终充满对立与矛盾。一旦全体皆放,超然身外,自然通天通地,从此“大我独尊”而“一以贯之”。
三、知因识果。既知我、他不异,体合自然,则生活中率性而为,皆可合乎中道,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事事贴合因果,接人待物也可“一以贯之”。
以上三条,是“一以贯之”的结果,却也是通达道体的路径。如果我们尚未悟透,可从言行、心行上合于自然,渐渐也可体会本来面目,是为“渐修”。
本来,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将他往上一着,体悟那个“道”,曾子回答说“唯”,等于“嗯”了一声,曾子是明?是不明?以我的推测,曾子了悟无疑,乃当下自认。正因为此,他才懂得观察其他弟子的根性,将孔子“一以贯之”的一,转述为“忠恕”的二,就是为方便其他弟子渐修,此虽不中,亦不远矣。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忠恕”,为什么说它代表渐修:
忠者,专也,忠于人,敬于事。致心一处,渐渐能物我两忘,于因缘聚合时,能脱开相对的知见,悟入绝对的心性。恕者,宽也,宇含万物,宽待人事,渐渐可平等人我,清净心行,里仁得道。
忠是内忠于义,以义为比,严格自律。恕是外恕于人,但见己过,不见他非。六祖偈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非不见也,乃不记取于心,心性便不会受到邪思、邪见的污染,渐渐能现出清净的本来面目。
忠、恕都要通达空相,忠于义而不觉行义,恕于人而不觉恕人,否则就无法长久施行。行善利民之人,如果觉得自己在做件伟大的事,久了就会升起贡高我慢之心,希求得到回报,反将“义”变成不义。同样,宽以待人不是让我们强忍别人的过错,而是见过错的当下,觉知虚幻不实,“忍,无可忍”,才能“止于至善”。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行事考虑该不该做,小人行事考虑有没有好处。”
喻是喻比,作为准则。义者,立于公,义不容辞时可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利者,立于私,惠于己。本章是发挥解释“忠恕”的忠,内忠于义,言行、心行以义为准则。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毛病多的人,就反省自己,以求不犯他那样的错误。”
见贤思齐是“好仁者,无以尚之”,见不贤而内自省是“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众,而所以自任者轻。”意思是说:人首先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的道德品德,而不是对别人挑三拣四、指指点点。现在这个时代,见贤思齐的人太少了,疾贤妒能的人却很多。如《大学》所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所以应于内心时刻警醒自己,以义为比,以过为耻,而后能改。改过的秘诀就是《大学》说的“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为求道德,一切能舍,下定决心就绝不动摇。改过其实是心灵摆脱桎梏的过程,能升起超脱的清净喜乐,再看到他人在欲望束缚的痛苦之中时,内心真有“慈悲”生起,发起“众生不尽,我愿无穷”的大愿来。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发挥解释“忠恕”的恕,叫我们严以律己,莫论他非,内省于义,外恕于人。
孝子难为
『18』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事奉父母,(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谏。(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要违逆,(看机会再次劝谏,)就这样忧心操劳,内心却不怨恨他们。”
几谏是轻微、婉转劝告的意思。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的毛病很大。父母也是凡人,也会犯错,岂能一生孩子就变成圣人?父母犯错也是要劝谏的。《孝经·谏诤章》说: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看到父亲在外当官,老婆孩子在家受贿的情况,见父母有错非但不去劝阻,反而为虎作伥,简直是把父母往火坑里推嘛!也有人因父母无德,自己不力谏父母之过,吃了不少苦头,便憋出一种变态心理,老了再折磨自己的儿女,祸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劝谏父母这件事不容易做,在孔子看来,起码有三个要点:
一是注意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