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末日 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三帝国灭亡的前夕
第一节 1945年4月前苏联的军事政治形势
第二节 法西斯德国的军事政治形势
第三节 1945年4月初欧洲战区的战略形势
第四节 柏林方向的战役战略形势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部署
第五节 柏林方向德军防御的特点
第二章 战役的战略企图与计划
第一节 最高统帅部的企图
第二节 各方面军司令员的决心与战役计划
第三章 柏林战役的准备
第一节 侦察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节 炮兵进攻的组织
第三节 防空的组织
第四节 空军战斗使用计划
第五节 战役的工程保障
第六节 第聂伯河区舰队的战斗准备
第七节 组织指挥
第八节 战役的物质保障
第九节 战役的政治保障
第十节 战役开始前各方面军的部署与双方兵力对比
第四章 敌军奥得河与尼斯河防线的崩溃
第一节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奥得河防线(1945年4月16日至21日)
第二节 乌克兰第1方面军突破尼斯河防线(1945年4月16日至18日)
第五章 合围与分割敌军柏林集团
第一节 乌克兰第1方面军机动合围敌军两大集团(1945年4月19日至25日)
第二节 在德累斯顿方向(1945年4月19日至25日)
第三节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机动分割与合围敌军(1945年4月22日至25日)
第六章 在西波美拉尼亚
第一节 横渡东奥得河(1945年4月18日至19日)
第二节 强渡西奥得河并突破其左岸的防御(1945年4月20日至25日)
第七章 消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
第一节 合围地域内的态势与双方计划
第二节 粉碎并俘虏被围集团
第三节 在格尔利次方向的战斗
第八章 强攻柏林
柏林简介
第一节 柏林防御的组织
第二节 柏林战斗的特点
第三节 党政工作
第四节 4月26日前柏林的战役态势及市中心区的战斗
第五节 强攻帝国国会
第六节 柏林陷落
第七节 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的覆灭
第八节 法西斯德国投降
结束语
第一节 柏林战役中苏联军事学术的运用
第二节 柏林战役的军事政治意义
前言
苏军实施的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这次战役胜利地结束了伟大卫国战争所向无敌的战斗历程。
这次战役交战双方投入了350 多万人,52,000 多门火炮与迫击炮,7 ,750 多辆( 门) 坦克与自行火炮,10,800 架作战飞机。大约280 个师参加了这场从波罗的海至苏台德山脉段宽达700 公里地带上展开的浴血交战。
按照武装斗争的性质和所完成战斗任务的特点,可以把柏林战役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奥得河与尼斯河地区的德国法西斯防线。这一阶段各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是从4 月16日至21日,乌克兰第1 方面军是从4 月16日至18日。
第二阶段:扩大战果,把敌军柏林集团分割成三个部分,合围柏林地域内的和柏林东南林区的德国法西斯军队。
这一阶段各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是从4 月22日至25日,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 方面军是从4 月19日至25日。
第三阶段:粉碎西波美拉尼亚的德国军队和柏林市及其东南地区被合围的集团,攻克柏林,苏军在宽大正面上挺进到易北河。这一阶段从4 月26日持续到5 月8 日。
在组织与实施柏林战役中,苏联武装力量创造性地运用了自己同希特勒军队进行长期艰苦战斗所获得的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战争结束阶段进行的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军队中一个最强大的集团( 约100 万人) ,占领了法西斯德国的首都——柏林。
柏林战役从1945年4 月16日开始,到5 月8 月结束。在这场激烈的交战中,苏军彻底粉碎了敌人93个师、11个旅,俘虏了48万德军官兵,缴获了1 ,500 辆( 门)坦克与强击炮、4,500 架飞机,8 ,600 门大炮与迫击炮。
柏林战役的胜利实施,导致了第三帝国政治与军事领导集团彻底瓦解并无条件投降。柏林交战是德国国防军被歼灭的最后一幕。这一幕向全世界宣告:人类进步势力彻底战胜了以德国法西斯为堡垒的世界反动派的黑暗势力。
苏军在柏林方向迅速歼灭了一百万敌军并攻克了德国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柏林。这就粉碎了希特勒分子妄图分裂反法西斯同盟、挑起苏军与其盟友——英美军队发生武装冲突的如意算盘。结果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苏军同美军和英军在易北河会师。这是反希特勒同盟国的胜利,苏联到战争结束一直是这个同盟的主要力量。
是胜利了的苏联军人在希特勒帝国的首都帝国大厦上升起了胜利旗帜,是苏联军人解放了欧洲人民,其中也包括德国人民,使德国人民能够踏上民主发展的道路。这一历史事实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于柏林战役,我国和外国已经写了很多书、文章、回忆录和前线随笔。胜利的苏联军人在伟大卫国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已经得到了并正在得到反映。
对我们祖国军事历史上这一光辉篇章的关心,对苏联武装力量把法西斯野兽最后消灭在它的巢穴里的巨大功勋的关心,永远不会减弱。这是合情合理的。苏联人民愿意知道上次战争的真实情况,以便记取和充实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同希特勒军队( 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作战中所积累的极其宝贵的经验。
另一方面,柏林会战在西方也引起注意,不仅引起普通人和客观的历史学家的注意,而且引起所有隐蔽的和公开的反苏分子的注意。那些反苏分子至今还在竭力利用上次大战的历史来污蔑苏维埃国家及其人民与英勇的武装力量。他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想用伪造历史的手法,对资本主义国家青年一代的理智与心理施加有害的影响,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性质及其发动者,对青年隐蔽纳粹分子对人类所犯的滔天罪行的规模,贬低苏联同法西斯斗争中所取得的决定性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其中也包括最后结束同法西斯德国战争的柏林战役的世界历史意义。
苏联历史学家和柏林战役的直接组织者与领导者——回忆录作者已在许多著作中给资产阶级伪造家们以应有的驳斥。Г·K ·朱可夫、И·C ·科涅夫、K ·K ·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和柏林战役参加者的回忆文章,揭露了资产阶级关于这次战役的进程与意义的无稽之谈。
《最后的强攻》这本专题著作的第二版是对历史伪造者们进行斗争的新贡献。这本著作是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作者是柏林战役的直接参加者:Ф·Д·沃罗比约夫、И·B ·帕罗季金、A ·H ·希曼斯基。它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前夕出版,这具有不容置疑的意义,不仅会得到国内读者,而且会得到国外读者的正确评价。
这本专著是根据苏联国防部的档案文献和缴获的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的文件以及军事首长的回忆材料编写而成的,同时也采纳了柏林战役许多参加者的见证以及对本书第一版提出希望的读者们的意见。
这本著作的特点是材料丰富,作者大量使用了最高统帅部的文献以及苏联和国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柏林战役的各个方面的材料。
《最后的强攻》是一部大型军事历史研究性著作,作者们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
柏林战役的准备,进程,结局和意义,在本书的八章中作了详细的叙述。读者熟悉了这八章的内容,就能得到一幅关于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乌克兰第1 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如何准备与实施战役的完整画卷。
这本书通过具体实际材料介绍了苏联的战略,战役和战术,象镜子一样反映出苏联的军事学术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四年中所取得的全部成就。柏林战役有理由做苏联军事学术的瑰宝,堪称为同希特勒军队进行的四年艰苦战斗中所取得的最有价值的经验结晶。
我们不想详尽地阐述柏林战役在军事学术方面的特点,只想让读者注意这次战役的某些最重要的部分。
这次战役经验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在组织与实施主要战区有各军种参加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方面,提供了许多有教益的东西。
这次战役的特点是;在战役准备上,它同其他许多大规模战役不同,即进行准备的时间极其有限,总共才有12—14天。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白俄罗斯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其准备时间长达1 —2 个月。
柏林战役准备时间短暂,是由一系列重要原因,主要是战争最后阶段所形成的军事,政治形势决定的。当时必须粉碎纳粹德国军政领导集团企图拖延战争,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散布分岐,同美英统治集团单独媾和的计谋。最高统帅部还有另外的重要原因命令苏军在极短时间内准备与实施柏林战役。当时曾获得了W ·邱吉尔1945年4 月1 日给美国总统的著名信件。这位英国首相写道;“……我认为,从政治的观点来看,我们应尽量向东深入德国。柏林如果能置于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当然应该把它拿下来。”
柏林战役的特点是战略企图新奇。这个企图完全符合战役的军事政治目的和当时形势的特点。
三个协同作战的方面军在宽300 公里的正面上实施了六次集中突击,粉碎了希特勒军队上百万人的柏林集团。同时实施了一系列强大的突击,使苏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敌军集团分割成若干孤立部分,然后不仅合围并逐个歼灭了他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缺少战略突然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因为苏联军队在宽正面上同时转入进攻,就把希特勒军队牵制在奥得河—尼斯河防线上。这条防线是希特勒军队在柏林方向上的防御基础。
苏军统帅部所选择的实施战略性战役的样式,是使苏军在不完全具备合围的条件下,对敌军有生力量实现了机动合围。在这种情况下,柏林战役的经验是合围并歼灭敌军重兵集团的战役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组织柏林战役时,苏军统帅部在建立各方面军的进攻集团方面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些进攻集团能够迅速粉碎希特勒军队坚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战役开始前在柏林方向展开的苏军总兵力有:2 ,500 ,000 人,42,000 门火炮与迫击炮,6 ,250 辆( 门) 坦克与自行火炮,7 ,500 架作战飞机。
柏林战役的一个特点是参加作战的装甲坦克兵力非常强大。计:4 个坦克集团军,10个独立坦克军与独立机械化军、16个独立坦克旅与独立自行火炮旅、约80个独立坦克团与独女自行火炮团,他们在战役的各个阶段都参加了作战。坦克集团军的使用是特别有教益的,他们作战的特点是方式多样化,同合成集团军密切协同行动,直接参加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的全部( 三个) 防御地带,在战役纵深内独立行动,以机动方式从南面和北面合围德军柏林集团,在自己单独的作战地带参加强攻柏林。所有这些方法在坦克集团军的战斗使用中都采用过。但是,柏林战役的经验清楚地表明,大的坦克兵团,尤其是坦克军团,在大居民地参加作战是不适宜的,因为他们在那里自然会丧失其机动性和突击力这样一些主要优点。
夺取柏林的交战,在炮兵战斗使用方面,尤其在大量集中使用炮兵于最重要方向这个问题上,也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经验。这样使用炮兵,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敌军防御,保障在战役过程中取得稳定的对敌火力优势。在计划并在夜间实施炮火准备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有很重要的实际价值。这是在柏林战役中第一次出现的新现象。
苏军统帅部的指挥艺术还表现在空军战斗使用方面。在战役的各个阶段,共出动飞机91,000 架次,消耗炸弹14,500 吨,进行空战1 ,280 多次。在组织大量航空兵进行夜间作战、强攻大城市方面,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不仅顺利地解决了夺取制空权的问题,而且顺利地解决了把制空权一直牢固地保持到战役结束的问题。在空军集团军范围内还第一次取得了集中使用雷达设备的宝贵经验。
柏林战役还以歼灭被合围的敌军集团的各种作战方法丰富了苏联的军事学术。同被合围在柏林城内的敌军集团和强攻有坚固筑垒的大城市的作战经验,都是特别宝贵的。在柏林创造性地运用愈加充实了在夺取柯尼斯堡和布达佩斯的作战中积累起来的在大城市作战的丰富战术经验。柏林市内作战的特点是:苏军彻底摈弃了全线绵密“梳篦”的进攻方法,按各个独立方向在城市进行战斗,并在狭窄正面实施纵深突击。这种作战方法能使军队迅速楔入敌军配置地域,把整个城市切成若干块,把它们彼此隔离开,尔后彻底歼灭各个孤立地域内的希特勒军队。
柏林战役在组织物质技术保障和后勤工作方面也有一些特点。在战役过程中,仅炮兵弹药,三个方面军就消耗了7 ,200 个车皮。其中大约1 ,500 车皮直接用于强攻柏林。其它物资器材的消耗量也很庞大。苏军统帅部不仅能在战役开始之前使各个方面军储备了非常多的物资器材,而且在交战过程中能定期进行补充,在战役结束时使军队物资器材的保障程度达到很高的水平。不容争辩,应该认为这样的事实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明显证明,而且是苏联军事首长高超的组织才能的标志。
最后,不能不谈谈军队指挥的问题。
尽管战役性质复杂,战役空间广阔,参战的军队与技术兵器数量庞大,但目的明确,苏军统帅部圆满完成了对参战的三个方面军同时实施战略指挥和协调其行动的艰难任务,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达到预定目的这一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在计划和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