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6[1].3 >

第4部分

2006[1].3-第4部分

小说: 2006[1].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顺了一品香,继续出没在天马山一带。 
  女匪首一品香行事,与张正贵明显不同,她喜欢独来独往,袭扰的目标大多是那为富不仁者。一品香每次进城都乔装打扮成大家闺秀,住进上等客栈,然后放出眼线,瞅准哪有民愤者,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一时间闹得巴城的大户人家人人自危,昼不出门,夜不敢寐,惊恐之心犹胜当年张正贵的队伍袭城。 
  这年秋天,一品香又化装进城,不抢不劫,只在包旅长眼皮底下偷走了七姨太所生之子。并公然给七姨太留书一封:“你男人杀了我男人,我本当杀你全家,看在我们都是女人的份上,今暂借你的孩子一用,算是对你男人的惩罚。你男人若有种,请单枪匹马上山来领人!” 
  孩子没了,那刚刚做了母亲的七姨太,其实也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孩子被偷后,七姨太终日寻死觅活,哭得死去活来。包旅长驻防川东北一带,每驻扎一处便娶一房姨太太,可谓姨太太众多。娶姨太太原本也只抱着玩玩的心态,压根就不愿为她们的事费心劳神,更何况还要孤身犯险。因而,对此事自然无动于衷,任七姨太怎样求情,就是不发兵前往清剿。 
  七姨太叫天无门,入地无路,半个月过去了,孩子也没有着落。末了,便只好暗自差人给女匪首送去一封回函。信中称:“我知道你失去丈夫的痛苦,可你是否理解我失去儿子的悲伤?我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换回儿子的性命。请看在我们都是苦命女人的份上,放了我的儿子!”一个匪首女人,一个旅长姨太,居然客客气气在“做女人难”上做起了文章。 
  也许,就是“苦命女人”四字触动了女匪首的灵魂,她居然同意了七姨太的请求,决定匹马单枪与七姨太在巴州城见面。见面的地点选在巴河的一条渔船上。女匪首这样做原本是动了脑筋的,她本是渔家女出身,自幼在巴河长大,极精通水性。在渔船上见面,即便对方搞鬼,她也可潜入巴河,来个水遁逃之夭夭。 
  然而,七姨太的一切行动都未能逃出包旅长的监控。就在她们约定了见面的那条渔船周围,包旅长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大约一个排的枪手化装成船夫,里三层外三层地合围着那条渔船。为防女匪首跳水逃命,渔船四周数百丈内外,也已撤下了层层渔网和若干鱼钩。这样的安排,女匪首纵然有上天入地的功夫,也注定难逃此劫。 
  凉风习习,江水滔滔,巴河在平静中迎来了女匪首与七姨太在渔船上的相见。仿佛冥冥中注定,两个素未谋面,仅凭书信交往,却颇有些心灵相通的女人,竟然一见如故,彼此生出相见恨晚之意。两个女人微笑着向对方走来。女匪首将怀抱中的小儿交给七姨太。就在这当儿,来自四面八方的数十支长短枪突然枪声大作,怀抱中的孩子眼看就要被射杀成肉酱。那一瞬间,只见女匪首陡转身子,一个鹞子翻身,用自己单薄的身躯将怀中孩子扑倒在船舱内。她自己却无法躲过那齐齐射来的弹雨。 
  七姨太扑到女匪首面前,孩子安然无恙。女匪首浑身已被那几十支枪打成了马蜂窝。鲜血浸透了女匪首的衣衫,女匪首两眼微睁,却是无悔的神色。她的一只手伸向七姨太,好像在说,我可把孩子完整地交给你了。 
  枪手们见女匪首倒毙,便都松了口气,纷纷闲来无事地伸长脖子向船舱观望。这时,船舱中突然站起一人,手执女匪首留下的驳壳枪,狠狠地射向那些得意忘形的袭击者……那执枪者,竟然是被突如其来变故惊得目瞪口呆的七姨太。 
  女匪首死后,她率领的那支队伍却并未解散,依然在天马山一带纵横驰骋,领头的还是一个漂亮女人。有人说,那个漂亮的女匪首就是七姨太,究竟是不是,也没有人说得准。 
  (选自《青年作家》 2005年 第9期) 


 

拾婴记
苏 童 


  【苏童简介】 
  苏童,江苏苏州人,1963年出生。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分配到南京艺术学院工作。1986年调《钟山》杂志任编辑。1993年转为作协江苏分会专业作家。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伤心的舞蹈》《妇女乐园》《红粉》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等。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只有三只羊是事情的目击者,凭着那天夜里的月光,它们应该看得见窗洞外面弃婴者的身影,羊耳朵也灵敏,它们一定能够分辨出来那人的脚步声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在哪里消失的。可惜三只羊都是羊,从不承担看门的义务,对什么事情都习惯了沉默。 
   
  1 
  一只柳条筐趁着夜色降落在罗文礼家的羊圈。 
  母羊被惊醒了,它有限的智慧受到了从未遭遇的挑战。柳条筐散发着湿润的青草之香,里面盛着的却不是夜草,是一件被露水打湿了的女装棉袄,蓝底黄花的灯芯绒面料,上面均匀地分布着几朵葵花,母羊以为陌生人送来了一堆葵花,细看之下,葵花掩映的是一张婴儿的小脸!葵花也好,婴儿也好,那都不是饲料,但母羊仍然执拗地停留在柳条筐边,用鼻子辨别着婴儿身上所散发的微妙的香气,那香气让母羊想起了春天清晨的草地,还有夏天在河边失散的一头小羊羔。 
  看起来那几朵棉袄上的葵花一直在守护熟睡的婴儿,葵花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在黑暗中与母羊尖锐地对峙,仅仅过了一会儿,葵花便获得了胜利,软弱的母羊放弃了主人的权利,躲到角落里去了。 
  那天夜里枫杨树乡的狗零星地吠了一阵,对岸花坊镇北边似有群狗回应,是较量的回应,带着一种天然的傲慢。河两岸的狗也许是听见了什么,也许只是尽一点义务,狗很快就安静了,只有罗家的羊圈萌动着神秘的迷宫般的气氛。只有三只羊是事情的目击者,凭着那天夜里的月光,它们应该看得见窗洞外面弃婴者的身影,羊耳朵也灵敏,它们一定能够分辨出来那人的脚步声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在哪里消失的。可惜三只羊都是羊,从不承担看门的义务,对什么事情都习惯了沉默。 
  羊这么固执地沉默,它的主人罗文礼一家也没办法追究,你即使把浑水河两岸所有的青草割来,也无法收买一头羊,人可以收买,可谁有本事从羊嘴里套出什么秘密来呢。 
   
  2 
  他们开始是把柳条筐放在家门口的,有点失物招领的样子。罗文礼的大儿子庆丰看着柳条筐,心不在焉的,一会儿蹲下,一会儿又站起来,庆丰手里捧着个大碗喝粥,喝几口喊一声,来看看,来看看,谁往我家羊圈塞了个孩子? 
  男人们一早都去花坊监狱送白菜了,孩子们上学去了,闻讯而来的大多是村里的妇女,他们小跑着奔过来,有的手里还拿着镰刀,有的肩上搭着毛线和编针,那么多丰满的身体和蓬乱的脑袋组成一道篱笆,把柳条筐热情地围了起来,后来者只能从人缝里看见筐子里的几朵金黄色的葵花,跺着脚对庆丰说,哪儿有孩子?看不见,就看见葵花了! 
  先来的妇女们细细地观察柳条筐里的女婴,嘴里啧啧地响,多标致的小女孩,怎么扔了呢?扔了还不哭,你看她还笑呢。有人贸贸然地问庆丰,是谁家的孩子呀?庆丰瞪着眼睛反问道,要知道是谁家的孩子,还放在这里让你们参观?他们知道庆丰脾气坏,不跟他说了,蹲在柳条筐边窃窃地讨论起来。有人说,那做大人的什么铁石心肠,怎么把孩子扔羊圈里了呢?笨死了! 
  庆丰在一边用手指敲着碗沿,说,你们才笨,说话不动脑子,这么冷的天,扔在外面不冻死才怪,羊圈怎么的,我们家羊圈比你们家温度高,不懂,你们就别乱说! 
  那妇女回头说,我们什么都不懂,你什么都懂,你什么都懂就教教我们,这孩子,怎么造出来的? 
  庆丰冷笑道,你以为这就难住我了?怎么造出来的?一男一女,×出来的! 
  庆丰大了,对许多事情莫名其妙地烦躁,见到饶舌的妇女就更烦,他不愿意守着柳条筐,一碗粥喝光就走了,走到羊圈外面,对他母亲喊,你自己吆喝去,我吆喝来那么多人,都是看热闹来的,没一个要抱孩子! 
  卢杏仙就出来了,抖着围裙上的草灰对别人说,你们看看这叫个什么事?早上起来出羊粪的,一眼看见这筐子,吓我一大跳,我这辈子手黑,从来没捡到过一分钱,这下好了,一下子让我捡了个孩子,你们说,这枫杨树乡谁不知道我家穷,那丢孩子的是瞎了眼,怎么偏偏丢我家来了? 
  妇女们大致上是默认卢杏仙的说法的,只是不好指明谁家富裕,谁家适合丢孩子,给她火上浇油,他们都默契地遥望着河那边花坊镇方向,七嘴八舌的,说的是一个意思,杏仙呀,这枫杨树的姑娘媳妇肚子里有个什么动静,也逃不出你的眼睛,这不是我们枫杨树的孩子呀,是花坊镇扔过来的孩子!也有像长炳的女人那样在任何场合都要显示其素养的,她就在人堆里发出不同的声音,撇嘴说,杏仙,你别老是钱呀钱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哪儿有人好?你家再穷还养着羊,多一张小嘴吃饭,也不能把你家吃垮了,看看这小女孩多水灵,自己留下养嘛。 
  卢杏仙的目光尖利地落在长炳女人身上,说,她要是一头羊,我还就留下她了!羊吃草,不花钱不占口粮,可你没看见吗,这是孩子,不是羊!你让我给孩子也喂草呀? 
  谁说让你给孩子喂草了?我们这里,谁不是粗茶淡饭吃大的?杏仙,这孩子不管扔得是不是地方,跟你家也是个缘分,自己养着吧。 
  缘分不能当口粮!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人多口粮紧,怎么张嘴就给我下这个指示呢?卢杏仙悻悻地折她的围裙,一边折一边眼睛亮起来,对女邻居说,你们家就两个女孩,口粮够,你不口口声声说女儿迟早要嫁人,一嫁人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吗,不如你把她抱走,陪你说话去。 
  长炳的女人说,是送到你家羊圈的呀,要是送到我家,我一定养。 
  卢杏仙的脸沉了下来,斜睨着长炳的女人,说话的口气里有了威胁的意味,好呀,那我养她一天,她说,明天早晨孩子在谁家门口,孩子就归谁养! 
  让卢杏仙这么一说,长炳的女人翻了个白眼就走了,其他邻居也莫名地恐慌,很快都散开了,有个女邻居在离开之前提醒卢杏仙,杏仙呀,孩子不管给谁,你先去报告政府,捡孩子不比捡小狗小猫,婴儿也是人口,是人口都要去花坊镇登记的! 
  登记登记,我怎么不知道要登记?卢杏仙把围裙当毛巾拍打着裤子,一只手突然向后义愤地一挥,指着院子里的一匾晒干了的萝卜,我哪儿忙得过来呀,你们各家的菜倒都腌好了,没看见我家的缸个个底朝天,腌萝卜的盐还没买呢。反正我家庆来要去花坊镇买盐,如果这孩子没人抱,让庆来顺路送到政府去! 
   
  3 
  早晨九点,越过河流,枫杨树少年罗庆来来到了花坊镇。 
  罗庆来提着那只柳条筐从花坊码头下来,码头上锣鼓喧天,他看见一群穿白衣蓝裤的人在储运仓库前敲铜鼓,文化站的一个干部正拿着电喇叭指挥排练。男孩在后排敲大红鼓,敲一阵举起鼓槌,齐声高喊:毛主席,万岁!女孩腰间用红绸绑着小腰鼓,组成几个圆圈,每人都沿着圆圈跳,一边跳一边敲小腰鼓,敲一会儿人身体都斜过来,脑袋朝天,喊道:祖国,万岁!好多路过码头的人都停下脚步,罗庆来也站在台阶上听了一会儿,说,敲什么敲?敲得一点也不整齐。旁边有个男人,一定是哪个敲鼓学生的家长,对罗庆来不满地瞪了一眼,说,不整齐?那你去敲。罗庆来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说,我才不敲鼓,要敲就敲你们的头! 
  他的手里提着一只柳条筐。柳条筐里装着一个陌生的女婴;女婴乖得有点出奇。罗庆来一直提防着她哭,她要是哭了他就要找个僻静的地方喂她,可是她不哭,不哭他就不用停下脚步。母亲在筐里塞了一个盐水瓶改装的奶瓶,里面是热过的羊奶,她说,孩子已经把过屎了,她要哭一定就是饿了,饿了你就喂她一口奶。罗庆来知道凡是婴儿都要哭,他为这常识焦灼不安,这个婴儿不会哭,她不哭!罗庆来一边向政府所在的八一街那里走,一边狐疑地看着柳条筐里的女婴,他看着女婴在柳条筐鲁莽的颠簸中一副坦然的睡相,那么红润那么神秘的一张小脸,脸颊上有一层细细的金色的茸毛,乌黑的眼睛忽而睁开,迎接阳光,阳光来了,却又害怕地闭上了。 
  罗庆来说,你不哭才好,不哭就不用喂了,多谢你了,你不哭就省得我去做妇女的事情!罗庆来研究着女婴在阳光下的脸,脑子里蹦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你长得很像一头小羊,羊也从来不哭的,你会不会是个羊人呢,你吃不吃草的?罗庆来看见街边一户人家的窗台上种了一盆菊花,菊花枯萎了,土里的一丛草倒是绿的,他就去拔草,草是拔出来了,但他犹豫着,最终放弃了探索的念头,罗庆来把草往柳条筐内一扔,说,开玩笑的,你这么小,我怎么会欺负你? 
  花坊镇半新半旧,旧的寂静和荒凉藏在那些花格木窗和老墙青苔后面,街上的水泥路永远是热闹的,罗庆来尽量地躲避人多的地方,还是有那些好管闲事的人追着他的柳条筐,喂,你筐子里装的什么好东西?经过供销合作社门口时,他想起母亲关照的买盐的事,要看看价格,是不是六分钱一斤的盐,他把柳条筐放在玻璃门外面,脑袋探进去看盐缸上的那面小红旗,价格没看清,却听见一个妇女在他身后又惊又喜地叫起来,这孩子倒是聪明呀,怎么把你妹妹装在筐子里,没见过! 
  罗庆来说,谁说她是我妹妹?她是一头羊! 
  罗庆来不愿意和那些妇女多费口舌,他想反正盐可以回去时候再买的。他提着柳条筐向八一街跑,路过老杜的桌球摊子时他的脚步一下迟疑起来。他看见他的小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