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极道军师 >

第117部分

极道军师-第117部分

小说: 极道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会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汛期是由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长江流域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每年五至九月份,流域内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岷江上游的森林对保护长江上游的丰富的水力资源;提供四川盆地充足的工农业用水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由于该林区不合理采伐利用及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已逐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据河道管理处的测量,这几年岷江河汛期时的流量呈明显的逐步增大态势,最大洪峰值已经达到每秒16700立方米。
    为提高防汛应变能力和防汛主动性,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秩序,保障各项工作稳定进行,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市才在这个时间开始了防洪工作。
    徐文军有理有据的对郑清颜和平哥阐述了市里这次防洪工作的来龙去脉,最后意味深长的道:“是主动提前做工作,科学的修堤坝兴水利还是年年被动的抗洪抢险,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防洪的事情不比其它,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情,临时抱佛脚这种做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干的。”
    郑清颜咀嚼着徐文军话里的意思,特别是那句“是主动提前做工作,科学的修堤坝兴水利还是年年被动的抗洪抢险”完全打动了这位具有高度新闻敏锐感及社会责任感的都市报主编。
    火候已经足够,平哥心里已经确定郑清颜肯定会关注这件事情,过犹不及,平哥悄悄对沈为和赵杰使了个眼色。
    沈为会意,笑着对徐文军道徐处,差不多到吃饭的时候了,工作上的事情就不说了,咱们准备开饭吧。徐文军当然明白沈为的意思,笑着答应道一说起来就收不住了,呵呵,我打个电话让陈记早点过来,免得担搁了梅总和郑总吃饭。说完摸出电话打给陈平。
    “饭晚点吃没什么关系,呵呵。”郑清颜笑着对沈为说道,转脸对徐文军很正式的问道:“徐处长,你们那份关于岷江河的调研报告能不能复印一份给我。”
    成了,赵杰和沈为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头都是一松,徐文军这种外表实干气息很重的官员,让郑清颜的接受度很高。“可以,我回去后复印一份交给沈总,让他转交给你。”徐文军温和的道,心中也是有数。
    陈平很快就赶了过来,长期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让他跟郑清颜交谈起来也没有什么障碍感,把村民对市里修堤缮坝提前做防洪工作的拥护态度和投入热情详细的说了一下,陈平提都没提镇里村里有什么功劳,给郑清颜也留下了个踏实肯干的乡镇记形象。
    “民心所向啊。”郑清颜对平哥感慨道,语气虽轻,含意却重逾千斤。
第一百七十章 养民莫大于水利
    第一百七十章养民莫大于水利
    镇江的黄辣丁肉质细嫩鲜美,三十年陈的茅台基本上也是有价无市,有这样的好菜好酒,加上赵杰和沈为这样好客兼有趣的地主在桌子上谈笑风生殷勤相劝,平哥这种老友举杯作陪,更兼徐文军和陈平这两个各自区域的一把手频频敬酒,郑清颜左杯右筷,很快就有些醺醺然了。
    “徐处,陈记,你们这个工程千万水不得啊,这是造福千家万户的事业,也是保障千家万户的事业。”郑清颜虽然是享受厅级待遇,同处级的徐文军科级的陈平说话却没有用居高临下的语气。一是毕竟没有真正的上下级关系,二来徐陈二人都是实打实的体制内实权人物,跟他这种编外人员根本是两回事。
    历来各朝各代兴修水利的人都是千古留名。以农立国的中国,历史以来就重视水利,重视水利,成为为政之要,而且前人治水之法早就采用因地制宜,不要说远古的大禹治水,就说历代之史,对各朝各代的水利建设,大多有著录。因为我国境内,河川众多,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无不将兴水利除水害作为已之政要而行之。《史记?河渠》有说:水利甚悉,除害兴利,民受其赐。就以黄河为例,历来为中国之患,而自“禹疏九河而患少息”起,自此历朝历代又都有自己的的治河之策。明代邱睿提出“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兴水利,民备荒年”的方法与思想。清代思想家则提出“水得其用,可以挽凶而为丰,化瘠以为沃,利莫大焉”。又提出:“高田用蓄,水田用泄,旱年用蓄,水年用泄”的治水办法,甚至深层次揭示:养民莫大于水利之说。兴修水利,是稳定国家社稷的基本条件之一。治水在于兴农,如何治水,又将决定于农之如何兴?上有载:“农既得其时,种既得其宜,然且不熟者,水旱贼之也。水旱之灾,虽天所为,至于人力,亦有可及矣。故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此乡遂之田制也”,可见“地利之食于人溥哉。”从上述可见,兴农在于治水,治水在于筑沟渠,筑沟渠在于抗旱防涝……如此系统整体之规模,可见先人对治水之重视。而治河,历来又是治水的重中之重。虽然在各朝各代,兴修水利成了政要之明智之举,但是还有一些冥臣官僚,失职为患,“今之所谓治水者,徒而议论纷纭,咸无良策。水监之官,既非精选,知河之利害者,百无一二。虽每年累驿而至,名为巡河,徙应事故。问地形之高下,则懵不知;访水势之利病,则非所曰。既无实才,又不经练,乃或妄兴事端,劳民动众,阻逆水性,翻为水患——水患本可防治,但凭无知、无识、无才的官僚治水,乃造成水患之原因!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今日之水危机就历史以来,已是到了过之而不及的地步。历史上水危机大多是自然所为之危机,所以人类通过对分布于地理之水系河网流通以疏浚、堵塞等方法加以治理,而水系的诸多自然功能还可以运行自若。如今,人为的水污染造成水系自净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分亏缺造成水分平衡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文区域变化又造成水体循环功能的失调。这就使地球上水陆分化日益加剧,水陆分化造成的危机对人类生存之威胁亦日益厉害。有些酒意了的郑清颜话匣子打开后有些滔滔不绝起来。
    构造和谐社会,在于保障人民生活。而要保障人民生活,在于保证人们的吃、穿、住、行之基本的物质供给。而粮、棉、菜肴,即人们的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生活,都离不了水,因此,清代思想家曾明确指出:“养民莫大于水利”,“水得其用,可以挽凶为丰,化瘠以为沃,利莫大焉”。而纵观历代来治水之要,首先无不在于防患于未然的治水思想;其次是具有治水是稳定国家的基本条件的功利认识,并成为为政之要务;然后是认识水性,因地制宜,治水重在治河,及治水之各工功,物效等实践知识的产生,使之方法层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然后总结教训,特别是对治水之患中因于官僚的无知无识无才等使之失职责予以了充分的指责。而我们历来于水利思想之重视,又无非源于我们的先哲对“水乃万物之本源”,“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与水利具有休戚相关的关系”之认识而已。从开天辟地起,人类从采集渔猎起,可以说,从没有脱离过对水产业的物质需求之利用。直至今后,不论是间接的交换,还是直接的交换;人类的生存与水生植物,水生类蔬菜,特别是水产业的开发、养殖、加工将会更科学地发展。因此,特别要尊重先哲所阐述的“农本在于水利”的思想学说,继承历来各代重视兴修水利的经验教训,从而在更科学地发展建设水利事业中,保证我们的农业基础建设,保证人民的衣食之源,使之实现对兴业强国之本的巩固。
    郑清颜不愧是肚子里满是锦绣的人,趁着酒兴基本上是引经据典,一气呵成。把桌子边上坐着的一众人等听的是不断的点头称是,受益菲浅。
    说到这里,郑清颜对徐文军和陈平道:“你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符合防患于未然这个中心的治水思想,很有远见。”
    没想到居然得到了郑清颜的高度评价,徐文军赶紧拔高了市委的指导,很认真的道:“主要还是市委赵记拍了板,明确表态克报一切困难,保证资金,这个工程才得以顺利实施。”
    市里下发的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05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听了徐文军对市市委市府都水利建设态度的介绍,郑清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道:“你们这位赵记是有远见有魄力的人啊。”一般来说,地方财政的资金对这种投入很大的民生工程都不会有很大的倾斜,没有一把手的支持,除非是有水利厅划拨的专项资金,才会出现现在这种力度的大工程。
    接下来平哥和沈为慢慢把话题从堤坝的修建上引开,大家的言谈就开始天南海北。反正郑清颜已经开口让徐文军把调研报告给他,借着这个原因平哥最后可以单独再加一把火,把郑清颜的工作做扎实。
    刘老二和刘老四都没有跟沈为赵杰他们坐一张桌子,而是坐到了周丽那边女将们的桌子上。刘老二压低了声音问周丽道:“嫂子,为哥他们那边桌子上坐着两个省城里下来的客人什么来头?气场这么大。”他和刘老四在河边上维持秩序,过来的比陈平还要晚了一些,沈为也就没特意给他们两个介绍平哥和郑清颜。刘老二估计有一个肯定是平哥,但是还是想问清楚些。
    “一个是凌子的爸爸,平哥,就是坐在你为哥左手边的那个,另一个是省都市报的老总,郑总。”周丽低声答道。让刘老二和刘老四晓得这些关系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至低限度,他们两个的立场都会更坚定,两个都知道跟省城的大哥佬倌有很直接的关系是什么概念。
    “为哥又在运作大业务了?”刘老二知一悟二的继续问道。
    “我们要在这边设立兰天集团的分公司。”梅凌看了刘老二一眼略微解释了一下:“由我负责,单独核算。”见梅凌的目光看向自己,刘老二点头轻声道:“我懂。”心里明白这个公司等于就是梅凌和沈为赵杰自己的公司,只是挂在平哥的名下而已。刘老二很上道,一点就透,梅凌也就按沈为给她讲的话开始给出承诺:“为哥说了,公司沙石的业务全部交给你和四哥。至于其它的什么业务,你如果有本事吃的下来,也可以交给你。”梅凌不紧不慢的对刘老二道,给了他和刘老四一个大惊喜。
    见梅凌一副言之凿凿,铁板钉钉的样子,刘老二晓得肯定是所言不虚,端起杯子敬了梅凌一杯道:“美女,先谢谢了哈。”沙石的供料,填方工程没什么技术含量,拿到工程就是赚钱,至于其它的什么绿化,土建工程,刘老二现在也没想那么多,他打定了主意下来跟沈为商量了再说,反正他是听赵杰提过梅凌和沈为的关系的,自然清楚梅凌说话的含金量,有沈为在,刘老二一点也不担心赚不到钱。刘老四紧跟着也单独敬了梅凌一杯,笑着道:“美女,谢谢,四哥办事,你放心。”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两手抓两手硬
    第一百七十一章两手抓两手硬
    梅凌跟刘老二刘老四提到了房地产的业务,沈为那边几个老爷们也说到这个上面去了。起因是陈平跟赵杰说到镇江的河沙生意自从被统一之后,管理上简直就不用他操什么心,以前争沙抢沙导致动手斗殴的事件这么久了一件也没发生。然后就说到沙石的销售,最后理所当然的就到了现在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房地产开发。
    “关于房地产开发,一九九八年是个非常关键的分水岭。这一年国务院出台了城镇住房改革纲领性文件国发199823号文件。”郑清颜边说边望向平哥。兰天集团这两年靠着政策的东风赚足了银子,是摆在众人面前的受益者,平哥对这个文件当然是有深刻的认识的。
    廖哥很少接触这些层面的东西,见郑清颜有意识的看着平哥,他也来了兴趣,对平哥问道:“哥佬倌,这个国发23号文件是怎么个内容?”
    “国发199823号文件的全称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个文件拉开了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一看。”平哥笑着对众人道。
    “这个文件的核心是以取消福利分房而逐步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提出了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发放住房补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